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手机证件全托付,男子被当面骗取25万元

2019-01-25 20:01  来源:天津政法报  责任编辑:王淑静
字号  分享至:

  天津市民周先生通过一个金融行业的朋友借款3万元,而一年后发现实际负债高达30万元!这是怎么回事?天津市宁河警方接报,经工作抓获了当初帮周先生办理借款的业务员,发现他在办理借款时搞了一些“小动作”……

  急用钱 朋友圈里找人办借款

  “江湖救急,急需3万元借款,哪位朋友有合适的借款渠道,请与我联系……”

  2017年底,天津市宁河区某单位职工周先生资金周转出现问题,为按时还上一笔信用卡借款,发微信朋友圈求助。

  数分钟后,有人主动联系周先生,自称天津某金融公司业务员张某。他向周先生简单介绍了公司的情况,核实其借款需求。

  周先生40多岁,张某20岁出头,两人之前是网友,有些互相“点赞”的交情,线下互不相识。但周先生很信任张某,如实说明这是首次借款,不清楚该如何操作,请张某帮忙。

  张某沉默了一会儿,回复说:“我们公司可提供小额借款,借3万元,一年期的话,每天利息只要3元。您看,我大学刚毕业,需要业绩,如果可以的话,我当面帮您申请……”周先生欣然同意。

  不设防 证件手机随便给人用

  第二天中午,张某搭乘长途客车赶到宁河区,和周先生在一家快餐店见面。验证张某的身份后,周先生按照其之前的要求,拿出了借款所需的身份证、住房公积金卡、社保卡等证件资料,供其查验。

  “资料是够了,但我还需要用您的手机办理申请流程。如果涉及密码,请您提供一下。”张某信誓旦旦地说,走完手续,这笔钱肯定能批下来。

  “这年轻人靠谱!”周先生丝毫没有怀疑,爽快地将证件和手机一并交给张某。

  拿到手机后,张某根据周先生提供的银行卡信息,下载安装了两家银行的App,又以周先生的身份登录,解释说需要查询周先生的征信情况。

  “我不懂这块儿业务,你就弄吧,我就办理那个一年期的借款,需要什么资料你再告诉我。”周先生大大咧咧地说,然后坐在一旁等待,也没细看张某究竟如何操作。

  10分钟后,张某操作完毕,删除了之前下载的两个App,表示申请已提交审核,24小时后放款。“明天这个时候,我过来送钱、拿借条……”

  次日中午,两人再次见面。张某又拿周先生的手机“摆弄”了一通,称3万元已到账,一年后他会再来收取本金和利息。同时,他请周先生帮个“小忙”:“是这样的,我下午还要跑几个客户。公司一共批下28万余元借款,想用您的卡倒下钱,其中3万元给您,剩下的我带走。”

  周先生认为,自己的账户并无余额,借给张某倒钱也没什么,于是和张某一起前往银行,果然从卡里取出28万余元。张某将其中3万元交给周先生,让他打了借条,然后携余下的25万余元离去。

  一年后 发现名下负债30万

  周先生借到钱,按时还清了信用卡借款,非常高兴,打算和张某联络一下感情,却发现对方从自己的微信好友列表中消失了。周先生使用微信的“搜索好友”功能搜索张某的昵称,也没有查到。

  “也许他换昵称了,年轻人啊……”周先生考虑到对方一年后还会再和自己联系收款,就没有在意。可是,直到2019年1月初,还款日已经过了好多天,张某一直没有出现。

  “这是怎么了?这钱他不要了吗?还是这笔借款有问题?”想到这一年间看到的各种诈骗案例,周先生心里犯嘀咕。

  这时,周先生需要再办理一笔贷款,于是前往银行咨询。银行工作人员经查询发现,周先生名下已有两笔贷款未还,连本带利共计30.01万元。

  “不可能!您再帮我看看,是不是弄错了,我不可能贷这么多钱!”周先生大惊失色。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立即报警。

  细侦查 多警联动揪出嫌疑人

  接报后,公安宁河分局打击犯罪侦查支队三大队对此案展开侦查。

  “从贷款时间看,就是那个小张干的,大家都是朋友,他居然坑我……”向民警讲述案发经过时,周先生忿忿不平地说。

  可是,时隔一年,周先生只记得嫌疑人姓张,至于其全名是什么、在哪家金融公司工作,一概记不得了。而因为微信好友中查不到张某,他也无法再和对方联系。

  同时,民警对这两笔贷款的银行流水进行查询,但也只能证实这笔钱确实打入了周先生的账户并被提取。

  根据寥寥线索,三大队民警反复与周先生沟通,并联合芦台派出所、网安支队等部门缜密侦查,最终成功查到了嫌疑人的真实身份:23岁的北辰区男子李某。

  1月15日,民警在北辰某小区将李某抓获。

  揭真相 网友欺他不懂捣鬼

  “我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金融公司工作,经过培训,对各种贷款业务比较了解。那天在朋友圈里看到他发的求助信息,本想向他推荐小额借款来着,但交流中发现他啥也不懂,就起了歪念……”经讯问,李某对利用周先生的信息贷款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李某交代,他化名张某与周先生见面后,在对方的手机上下载安装了两家银行的App,以对方的名义申请贷款。由于周先生工资较高,又没有贷款逾期记录,在上传相关资料后,一家银行很快批了10万元,随时可用,而另一家批了19万余元,需24小时后支取。

  为了避免自己的“小动作”被周先生察觉,李某在查询贷款信息后立即将两个银行App删除。第二天再见面后,他重新下载安装App,进行转账、提现等操作。

  考虑到其中一笔贷款是“先息后本”,即每个月都会扣除利息,李某为了防止因余额不足过早地暴露,特意在该账户内留了足够扣除12个月的利息共计1.6万余元。

  一切处理妥当后,李某再次删除了周先生手机中的银行App,同时删除了他俩的微信聊天记录和好友关系……

  落网前,李某早已从原公司辞职。他以为作案天衣无缝,没想到最终被民警找上门来。

  目前,嫌疑人李某因涉嫌诈骗罪已被天津市宁河警方依法刑拘,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民警提醒:市民若有贷款需求,一定要到正规金融机构办理,同时增强防范意识,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转账汇款,谨防上当受骗!

陕西西安公交车杀人案被告人一审获死刑:曾致4...

被告人犯罪手段特别残忍,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人身危险性极大,遂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辛海平死刑

重刑46人 江西11起黑恶势力犯罪案件集中宣判

一批重大涉黑恶势力犯罪案件的宣判,有力打击、震慑了犯罪。

用政法新媒体的春天,带来政法事业的万紫千红!

我们必须为共和国守住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

杭州警嫂的朋友圈让人泪目:嫁了警察不是我的 ...

“不嫁,警察是我的,我是人民;嫁了,警察不是我的,是人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