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护航高质量发展,四川政法工作2018年亮点看过来

2019-01-24 21:00  来源:川报观察  责任编辑:王淑静
字号  分享至:

检察干警和公安民警联合开展现场走访。

川报观察记者 吴忧

过去一年,全省政法机关在中央和省委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深化平安四川、法治四川、过硬队伍和智能化“四大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今天,我们通过一组镜头,回眸2018年四川政法工作。

发挥职能作用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

2018年6月,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四川政法机关坚定担负起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政治使命,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法治的经济增长助推器、社会运行调节器作用,为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民营经济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体,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增加就业的重要渠道。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印发后,省委政法委下发了《关于依法保障和服务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省直政法部门分别结合各自职能,出台了具体措施。

2018年12月7日,省委政法委组织召开全省政法机关依法保障和服务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座谈会,省委政法委主要负责人在会上强调,要充分发挥好法治保护产权、稳定预期、激励创新的作用,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更加坚强的法治保障,努力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营造法治化、便利化、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围绕推动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全省政法机关聚焦为企业提供涉外法律服务、帮助支持企业“走出去”开展探索实践。

到2018年底,我省8家律所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24家律所建立了法律服务协作关系,我省39名律师入选全国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库,并组建了首批涉外律师人才库和涉外律师后备人才库,共89人。

积极投身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是政法机关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主要切入点、着力点。

2018年,全省对17374项重大决策事项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缓127件,不予实施33件。2018年6月,全省政法系统选派415名“精兵强将”奔赴凉山,开展为期3年的脱贫攻坚和综合帮扶工作,主要参与凉山州禁毒攻坚工作。2018年9月27日,省公安厅召开四川禁毒人民战争动员部署会,提出“精准识别、精准管控、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精准打击”。省检察院深入调研凉山彝区毒品、艾滋病、贫困交织问题,向省委提出工作建议。省法院制定服务保障凉山地区禁毒防艾审判指导意见,持续开展打击毒品犯罪专项审判。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创新构建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和赔偿制度。2018年,全省检察机关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督促修复被污染、破坏、违法占用的林地、耕地、湿地、草原5978亩,消除污染隐患及治理恢复被污染水源地4446亩,督促清理生活垃圾和固体废物2.1万吨。

遂宁市公安局夜间设卡拦截抓获犯罪嫌疑人。

扫黑除恶保一方平安

2018年,全省政法机关按照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全面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

打击“套路贷”、深挖保护伞、严打欺行霸市……在过去的一年中,全省政法机关担当尽责、攻坚克难,掀起了对黑恶势力的强大攻势,有力打击了黑恶势力嚣张气焰,惩治了涉黑涉恶背后腐败问题,社会治安形势进一步好转,基层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进一步增强。

开局的强势源于高位部署和全面推进。中央部署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履行党政第一责任人职责。“朗朗乾坤,决不能容忍黑恶势力有任何藏身之地。”《法制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坚决打赢四川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展示了党委政府扫黑除恶的坚定决心。

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四川省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施方案》,成立了以省委领导为组长,省政府、省纪委监委、省委组织部、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相关领导为副组长,省直相关部门分管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设立了相关成员单位牵头的侦查打击、重大案件协调、“打伞”问责、软弱涣散基层组织治理、宣传和舆论引导等5个专项组,统筹推进专项斗争开展。

开局的强势还源于精心组织和持续用力。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各级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专班,加强线索核查,加大打击力度,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涉黑涉恶问题,出重拳、下重手,“零容忍”,查处打击了一批黑恶势力犯罪分子,有效遏制了黑恶势力犯罪势头。

“保护伞”“关系网”的存在,是导致黑恶势力长期盘踞一方欺压百姓的重要原因之一。我省将扫黑除恶、反腐“拍蝇”工作与扶贫领域专项治理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全省建立完善了政法部门与纪委监委线索移送处理机制,推动了双向核查、统筹处理,成功深挖查处了一批“保护伞”,有力打击了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的嚣张气焰。

人民调解员正在依法进行调解,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2018年12月12日,我省传达贯彻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55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15周年大会精神电视电话会议在成都召开,对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四川做了部署安排。

“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是“枫桥经验”的核心要义,也是“枫桥经验”历久弥新的关键所在。多年来,我省不断传承丰富“枫桥经验”内涵,探索完善了“诉源治理”“公调对接”“诉非衔接”等一批“枫桥经验”四川实践,走出了一条有四川特色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路子。2018年,全省共排查受理各类矛盾纠纷89.18万件,成功化解87.93万件,成功率98.6%,有力维护了全省和谐稳定的局面。

2018年,省多元化解办、省公安厅、省司法厅在宜宾市召开全省“公调对接”机制建设现场会,印发了《驻公安派出所人民调解组织调解员管理办法》,大力推动人民调解组织和调解员进驻公安派出所,参与化解矛盾纠纷。目前,全省1859个公安派出所进驻了人民调解组织,城区和重点乡镇实现全覆盖。2018年,驻所人民调解组织和调解员调处矛盾纠纷10.4万件,占公安派出所受理矛盾纠纷总数的42.2%,基本做到了“服务不缺位、纠纷不激化、问题不出所、矛盾不上交”。

新时代“枫桥经验”需要与时俱进。“互联网+人民调解”、非警务类求助分流改革、“和合智解”e调解平台……“互联网+服务”为“枫桥经验”不断注入新的活力,科技的运用也让矛盾纠纷化解过程更加高质高效。

2018年,我省建立了“互联网+人民调解”“大数据+人民调解”信息化平台。以“12348四川法网”为依托开发人民调解信息化管理系统,网上申请、受理、调解成为新常态;运用微信、手机APP等新平台,为群众提供指尖上的调解和精准法律服务。全省建立人民调解微信群260余个、801个人民调委会可实现视频在线调解、“四川人民调解”APP已在5.3万人民调解员手机端运行。

2018年,四川省常态化开展员额法官、检察官遴选工作。图为遴选现场。

让司法公正的阳光温暖人心

2018年,四川省司法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具有四川特色的法官检察官员额制已形成;大数据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全面推广运行;省检察院全面推行对监狱实行巡回检察,公安“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入……

2018年12月17日,省法院在凉山中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一起毒品上诉案。案件由二级大法官、省法院院长王树江担任审判长,二级大检察官、省检察院检察长冯键出庭履行职务,系四川省首例由大法官大检察官同时出庭履行审判、检察职责的案件。

院长、检察长带头办理疑难复杂案件,是落实司法责任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四川省的新常态。2018年,四川省推进院庭长、检察长入额必办案,实行领导干部办案通报机制,以示范效应带动全省法官检察官将案件办得更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一年来,全省法院院庭长办理案件49.16万件,占员额法官办案总数43.69%。全省各级检察院检察长主动办案,带头办疑难、复杂、有影响的案件,落实检察长列席同级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制度。

提升司法效率,让公平正义不再迟到,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题中之意。2018年3月,省委政法委组织专门大数据智能辅助办案系统汇报演示会议,推动建设应用工作迅速推进,达成全省推广条件。2018年6月28日,办案系统在全省上线使用,进度在全国处于前列。

如今,全省法院基本实现了全部案件100%上网运行,实现了诉讼卷宗的同步化、电子化,让办案过程可视化、透明化,让法官审判权的行使更加规范化。全省公安持续深化公安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建立案件管理中心244个,与省检察院建立案件管理联席制度,实现案件管理对口衔接、信息共享、联系协作和个案协调。

公开是最好的防腐剂。一直以来,四川省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系统坚持全面深化司法公开,以案件信息公开为核心,深入推进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以公开促公正。

到2018年底,全省190个检察院建成“12309检察服务中心”并向公众开放,人民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网累计点击量1000多万次,发布重要案件程序性信息9.6万余条,重要案件信息5766件,公开法律文书46104份;司法行政系统初步形成网络、热线、实体三位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体系。

公安特警开展实战训练和比武,提升队伍战斗力。

锻造忠诚担当的政法铁军

2018年5月30日,全省180余名政法领导干部走进教室,参加全省政法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讨班。“政法领导干部要在对党绝对忠诚上作表率,在提升能力上作表率,在清正廉洁上作表率,在真抓实干上作表率,充分发挥‘头雁效应’,以‘钢班子’带出‘铁队伍’。”省委政法委主要负责人的一席话,引起全省政法领导干部的强烈共鸣。

过去一年,全省政法系统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把政法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来抓,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为主线,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思想、组织、能力和作风建设,政法队伍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进一步增强。

在“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中,省委政法委会同省委组织部启动新一轮省管政法领导干部政治轮训,推动各级政法机关分层分类培训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2289人次,专题宣讲1380余场次。

2018年,全省政法系统紧紧围绕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大力实施能力强警工程,与四川大学合作共建川大法学院,正式启动运行四川法官学院,强力推进四川警察学院实战化教学改革,积极推行“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着力培养高素质法律人才。法院院长大比武、全省公诉人与律师论辩赛、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刑事执行检察业务竞赛、“战训合一”、岗位技能大练兵、警体技能大比武等一系列实战比赛,切实增强了政法干警的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

刀刃向内,全省政法系统坚持从严治警,把扫黑除恶与查处黑恶势力“保护伞”同步推进,坚决清除政法队伍中的害群之马。针对容易滋生执法司法腐败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健全完善执法司法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触角就延伸到哪里,不断筑牢权力运行监督防线。

2018年,全省政法系统持续开展学政法英模活动,充分发挥政法英模的示范引领作用。省委政法委会同省人社厅开展了政法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我最信任的基层政法单位”“我最喜爱的政法干警”评选表彰活动,省法院开展了“十佳庭审”评选活动,省公安厅开展了“十佳刑警”表彰活动。

据统计,2018年,全省政法系统共有350个集体及个人获得国家和省部级表彰。

图片由省委政法委提供


陕西西安公交车杀人案被告人一审获死刑:曾致4...

被告人犯罪手段特别残忍,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人身危险性极大,遂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辛海平死刑

广西柳州“8·20”重大案件罪犯黄日朝今被执行...

对重大恶性暴力犯罪案件,人民法院将依法从快严惩,确保社会大局稳定,有效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用政法新媒体的春天,带来政法事业的万紫千红!

我们必须为共和国守住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

杭州警嫂的朋友圈让人泪目:嫁了警察不是我的 ...

“不嫁,警察是我的,我是人民;嫁了,警察不是我的,是人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