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驻第三师四十四团三连“访惠聚”工作队围绕“脱贫攻坚”工作,通过建立群众诉求限时解决机制、拓宽稳定就业渠道、成立国语夜校、推荐技能培训、支持自主创业等措施,提升贫困户脱贫的素质能力与信心,着眼贫困户长远发展。工作队注重发掘壮大连队特色产业,提升服务质效,通过翻新改造托畜所、成立种养殖合作社、培育发展林果产业、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电商等措施,助推基层贫困连队综合发展。
一、“政策更加了解啦”
帕提古丽说:“我丈夫今年去世了,现在一个人带着四个孩子,就种一点地,基本没有什么收入,生活越来越困难了。”走访中工作队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在当天的工作会议上就讨论了帕提古丽的家庭情况,之后工作队经常走访帕提古丽家庭,向她讲解国家对贫困户提供廉租房的相关政策,另外带领她办理医疗保险及时就医,为她讲解医保政策和报销比例,工作队依据政策为她申请了一套廉租房,按照国家低保政策规定为其家庭落实了低保,使其生活得到保障。扶贫扶志,通过长期观察工作队和连队“两委”干部一直认为帕提古吃苦耐劳,工作队也根据她的情况教导帕提古丽,广大妇女也要走出家门崭露头角,女人也顶半边天,通过沟通现在帕提古丽在社区环卫站工作,实现了稳定增收,距离脱贫更近了一步。这些仅仅是工作队的一个小缩影。
工作队全体带头积极做好政策宣传员的角色,带领连队干部、帮扶干部共同组成宣传队,把政策精神宣传到田间地头,并将周一升国旗、夜校、“三会一课”、道德讲堂等活动做为宣传政策的好平台,让职工群众对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了解的更加深入,以多种形式把扶贫政策、惠农政策等讲深、讲透,帮助职工群众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二、“后顾之忧没啦”
登记职工群众诉求,现场确定责任人限时给予解决。“克力木,加工厂给我们扶贫专干反映你最近这几十天经常请假有事,我们今天过来看看,你最近家里是不是有什么困难?”“唉,王书记,我正想去找你们呢,学校马上就要开学了,我的孩子因为户口问题上不了这边的小学,快急死我了。”兵团法院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王多勇带领队员到贫困户克力木·吾甫家中走访,了解到他家孩子的上学问题,立刻启动群众诉求限时解决机制,通过与学校及教育部门的对接,在两天之内解决了贫困户的难题。“我为孩子的上学问题已经烦心半个多月了,工作队这么快就帮助我解决了,这下我可以安心工作挣钱了。”
兵团法院工作队坚持群众工作与脱贫攻坚同抓不懈,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探索确立了群众诉求限时解决“四个立刻”机制,通过“第一书记”定期走访、扶贫专干日常摸排、帮扶干部等措施及时汇报,汇总热点难点问题,严格做到“立刻记录、立刻上报、立刻落实、立刻回访”。问题解决之后,当天反馈给职工群众,让职工群众安心放心。
三、“国语学习火啦”
开办国语夜校,工作队参与培训提升职工能力素质。“我的好几个姐妹她们早就从国语班毕业了,学好国语之后,她们都去城里服装厂上班了,她们都喊着要我也去,这次从国语班毕业我就准备去呢。最近还听说国语成绩优秀的人,还可以到附近中专技校参加电工培训呢,你看看学好国语的好处可真不少。”在星期一升旗仪式上,收到工作队发放的国语班结业证后,热依汗古丽高兴地说到。
办好国语教育是兵团法院“访惠聚”工作队的一项重要工作,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贫困户脱贫能力素质不高,信心动力不足,是工作队一直在摸索要解决的难题。兵团法院工作队将国语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职工生活实际相结合,将扶智与扶志结合,通过一系列措施让国语培训再次火热了起来。贫困户参与国语培训以及相关技能培训之后,就业比例大大提升,带动了其他职工群众的参与热情。
四、“特色产业发展起步啦”
“以前么,我的地少又不好种,我养的牛羊么,饲料喂的多,就是不见长个头,一年到头的辛苦钱,只够还去年的帐。现在,我的牛羊进入了连队的托畜所,我自己也加入了连队的养殖合作社,我的牛羊由养殖技术好的人帮我养着,年底还给我分红,另外我又在加工厂打工,现在没有以前那么累,收入反倒增加了不少。”贫困户斯拉衣曼在参加连队畜禽专业养殖合作社之后说到。
三连作为农业生产连队位于图木舒克市郊区,毗邻唐王城机场及其他主要交通主干道,但人均土地面积不足,种植、养殖规模分散,没有形成特色产业,缺乏市场竞争优势,可谓是“守着聚宝盆没饭吃”。兵团法院工作队针对连队实际,努力抓好连队特色产业发展,制定了连队发展规划,为贫困户实现多元增收致富提供坚强保障。计划成立专业种植、养殖合作社,以及村级电商中心,集聚连队职工集体的智慧与力量,计划发展冷棚蔬菜种植,辣椒贫困户+企业规模化种植,桑葚、小白杏等特色林果种植,野鸡、元宝鸽等特色养殖,积极发掘连队产业潜能。
2018年驻村工作队的脚步是忙碌且坚定的,三连职工群众的致富之路越走越清晰,越走越幸福。兵团法院工作队将始终牢记职责使命,持续围绕脱贫攻坚工作想实策、干实事,为三连贫困户实现长期稳定脱贫奠定扎实根基。(艾成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