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震遥往身上浇盆凉水,拿起水管冲进火场救火。
参与扑火的民警张永铖、崔震遥、黄瀚(从左至右)。警方供图
这块土地英模辈出,这块土地文化厚重,这块土地更从不缺乏温暖,或许就在你的身边,或许就在你的身上。
1月7日下午,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下夹河乡政府楼旁柴草垛起火,火势顺着藤草烧至楼外墙。
为防止烧伤,他在扑火时将一盆凉水从头浇下。事后发现手上被烫出了几个大水泡,还被冻得感冒数日,流涕不止。
“当时挺着急,只想快点把火扑灭,没想过退缩,咱警察是干啥的?就是关键时刻顶上去的!”他说。
柴草垛起火 老民警冲进火海
1月7日下午4时许,新宾满族自治县下夹河乡,一声“后院着火了”打破了暮色的宁静。下夹河乡政府和下夹河派出所在同一幢楼里办公,喊话人站在门口这一嗓子让楼里的人听了个一清二楚。
57岁的老民警崔震遥和年轻民警黄瀚冲出派出所,抬头一看,浓烟正在楼旁升腾,两人赶紧朝火场跑去。起火的是一个10多米长、近4米宽、约2.5米高的柴草垛,浓烟夹着火光,高温烤得人不敢靠近。
此时火势已经蔓延,楼外墙的藤草被引燃,楼内房间是乡政府档案室,一旦起火将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崔震遥看到一旁是村民家的豆角架,赶紧从架上抽出两根棍子,冲上前朝着外墙抽打。
他想把干枯的藤草抽断,这样可以防止火势在外墙蔓延,还没打几下,头发就被烤焦。“你别过来,楼里锅炉房有水,快去接水管!”崔震遥朝身后的黄瀚大喊,自己忍着高温炙烤将外墙的藤草打掉。
给自己浇盆凉水 端水管灭火
崔震遥扔下棍子跑到锅炉房,顾不上看自己哪里受伤,赶紧接盆凉水兜头浇了下去,转头又跑回火场。此时黄瀚已把一条约40米长、手腕粗的水管接到了锅炉上水管道,“从深井里抽上来的凉水,带着压力。”
黄瀚要上前灭火,崔震遥一把将他拦住。“你别过去,我来!”崔震遥嘱咐黄瀚在身后抱好水管,自己端着水管冲上前。凉水遇到火焰,伴着“呲呲”的声音瞬间腾起蒸汽,崔震遥眼前一片白茫茫。
柴草垛表面火焰被浇灭的地方,内部仍有很高温度,他朝一个起火点反复喷水,将柴草浸透。水管又硬又沉,想绕着柴草垛喷水并非易事。此时民警张永铖也赶来加入灭火,和黄瀚一起抱着水管配合崔震遥换位置。
三个人绕圈朝柴草垛喷水,浓烟和雾气夹在一起呛得人涕泪直流。他们用凉水把衣服打湿掩住口鼻,尽量少吸入浓烟。40多分钟后明火消失,只剩少量烟雾。
烫出大水泡 冻得鼻涕止不住
此时虽看不到明火,但柴草垛的内部温度还是很高,无奈水管的压力有限,三人只好继续不断地绕圈朝柴草垛喷水。正在犯愁,消防车赶到。高压水枪很快将柴草垛掀开,杜绝了复燃的可能,把火彻底扑灭。
回到派出所,崔震遥发现头发被多处烤焦,手上也起了大水泡,衣服更是多处烧坏。“当时没觉得冷,扑完火才感觉浑身冰冷,冻得牙齿打架。”崔震遥说,浇下的凉水虽能让自己少受一点伤害,却也导致感冒,仍流涕不止。
崔震遥说,起火点西侧是乡政府办公楼,中间只隔一条不到2米宽的小道;东侧是车库,相隔约3米;南北两侧相距10米左右是村民家的平房,“刚到现场的时候,火都上房了(办公楼外墙藤草被引燃)!”
回到家,妻子给他找出药膏涂抹烧伤处,没有一句埋怨。“我当警察36年了,老伴儿从没有一句抱怨,一直在默默支持我!”崔震遥说。
对话崔震遥
必须在消防车到达前我尽最大努力扑火
记者:冲到火场的时候,感到心慌了吗?
崔震遥:当时火势挺大,手上也没有扑火工具,确实着急,但没想过退缩,咱警察是干啥的,就是关键时刻顶上去的,我必须在消防车到达前尽最大努力扑火。
记者:怎么想到就地取材控制外墙火势的?
崔震遥:旁边有人喊“火上房了”,我一看乡政府外墙藤草烧起来了,正好旁边有豆角架,就顺手抽出架上的棍子把藤草抽断,没想太多,看到啥能用就拿来用了。
记者:为啥要冲在最前面,还告诉年轻民警别上前?
崔震遥:和我去扑火的黄瀚才24岁,刚毕业几个月,要是脸上烧一块,还不耽误找对象啊……其实我就是担心年轻人鲁莽,毕竟我岁数大,能应付的局面就尽量多上前呗!(记者 李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