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建筑工、寒夜里连续几天在路边蹲守、精准记忆逃犯局部特征、高效的追捕……如果对这些深处抓捕一线的民警加以标签,估计不少人都会认为,前面所说的这些工作内容都是属于刑警的范畴。不过在大足区,有一群“技术宅”却也是上阵抓嫌犯的好手,他们就是多数时间都是坐在电脑前,在网络上“巡逻”,防范、打击犯罪的“网警”。自“2018净网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在最近2个月时间里,网安支队、情报信息支队民警抓获了52名网上逃犯。他们时常身着便衣、跨省追逃,惊心动魄的经历并不亚于冲锋陷阵的刑警。
近日,记者来到大足区公安局网安支队和情报信息支队,揭秘这群维护网络“治安”的神秘队伍。
日常巡查发现有人盗取公民个人信息
如今,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伴随着的犯罪也随之而来。为了进一步强化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今年6月起,大足区公安局网安支队与情报信息支队合署办公,有效地整合警力。在位于大足区北环路的办公楼里,两个支队共有17位民警在此工作。当天上午,在这个共享的办公区里,有民警正在进行网络巡查。虽然只是坐在电脑前监控着,但互联网世界广阔,他们关注着海量的信息,保持着持久的专注力,对任何网络违法行为都不放过。这是“网警”最日常的状态。
“对网吧进行管理也是两个支队的工作之一。”网安支队副支队长覃俊富介绍,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市民会接到精准的推销电话,甚至在银行卡绑定手机后被盗刷,这就可能存在公民个人信息被侵犯的情况。近日,网安支队和情报信息支队破获一起盗窃案,犯罪嫌疑人正是通过木马程序盗取公民的手机ID,再在另一部手机上使用快捷支付等方式刷走账户里的资金,涉案金额超过200万元。
这起案件便是民警在日常巡查中发现的。今年6月,正值俄罗斯世界杯期间,两个支队的民警在一次网吧巡查中,看到一台电脑的屏幕上正在播放着球赛。虽然同样身为球迷,但此时处在工作状态下的民警却丝毫没去关注场上比分,而是将目光放在了电脑屏幕的边边角角和任务栏之中,用自己的学识来分析这些网吧用户是否在运行非法程序。
面对民警的到来,正在“看”球赛的年轻小伙儿似乎有些紧张,他下意识的拖动了一下球赛播放窗口,这一举动也引起了民警的注意。民警发现小伙儿企图用播放窗口盖住的屏幕一角,“好像是木马程序在工作!”民警上前查看,发现小伙儿正在盗取公民手机ID,截至被民警发现,他已经获取10多万条信息。民警立即固定证据,根据线索,当晚就抓获三名犯罪嫌疑人。经讯问,还有两名主犯身在境外。
犯罪,不容姑息!
凭“过目不忘”的记忆“筛查”千余人,没有逃犯踪迹
在确定这是一个五人盗窃团伙后,网安支队和情报信息支队民警分析,两名云南籍主犯身在境外,跨境抓捕存在一定难度。很快,情报信息支队副支队长彭雅婧收到消息,两名主犯即将回国,他们将乘坐飞机回到云南。
对于网络犯罪,民警不仅要精通专业的计算机知识,还要具备专业的办案经验。两个支队立即组织警力前去。当他们得知,当天主犯可能乘坐的航班有5个,具有超强记忆力的彭雅婧将不可避免的要面对一场筛查大战。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当与一位陌生人擦肩而过时,并不会太多留心。而对于情报信息支队的副支队长彭雅婧来说,简短的“过目”,她就能够默默记下了对方的身高、眼型和眉宽等。尤其是逃犯的外型特征,彭雅婧更是烂熟于心。“只要我仔细留心对方的外型,就能记住特征。”
来到云南当地的机场,在得到当地警方的配合后,大足民警们严阵以待,每架航班到港后,彭雅婧都和同事站在出站口,等待着犯罪嫌疑人的出现。在外人看来,他们几个人和接亲友的人没什么区别,无非都是对从出站口走出的人进行观察,寻找自己要接的人。但彭雅婧的眼睛却如同一台精密运作的扫描仪一样,对每一位出港乘客进行仔细辨认,同行的民警更是时刻准备着抓捕。5个航班依次到港,彭雅婧凭着“过目不忘”的记忆力“筛查”了1000多人,却没有两名主犯的踪迹,这让民警有些灰心。
营造旅客已出站假象,逃犯仍被民警抓获
难道是信息有误?还是嫌犯听到风声临时改变行程?一个个问题开始在彭雅婧的脑海中浮现,她生怕是自己的失误,导致抓捕时机被错过。为了确认两名主犯是否可能已经回家,他们去主犯的家附近蹲守,也在附近走访,饿了就在车里简单地吃个泡面,轮流在车里休息,两天两夜后仍然无果。
忙活数日扑了个空,民警们也只好驾车回重庆。而当他们回到大足后,正在家中休息了不到4个小时,一则消息的传来让他们立即动身——两名主犯这次是真的回来了!原来,当时逃犯在境外因琐事耽搁,临时决定改期回国。“绝不放过任何一个逃犯。”凌晨3点多,彭雅婧和覃俊富带上原班人马,再次出发!这次,两名主犯乘坐的是火车。
根据提供的消息,两名主犯乘坐的火车已经到站,可随着出站的人流逐渐稀疏,大家仍旧没有发现他们的身影。难道又是失望而归?这次,民警没有放弃,他们仍旧守在原地,等了半小时,看到在靠中间的一节车厢门内,缓缓探出两个头。“他们出来了!”彭雅婧老远就看到被她深深记在脑海中的嫌疑人,她和同事立即上前抓捕。在讯问中,两名主犯交代,就是担心会有警察在外蹲守,为了让警察以为乘客都已出站,他们特地在车厢里待了半小时才出来,以为安全了。哪知道,民警如此有耐心还守在外面。
他们将两名主犯押解回重庆。如今,案件已被移送检方审查起诉。
和逃犯拼体能完胜,逃犯累躺在地上直言“配合调查”
在大足网安支队、情报信息支队这个队伍里,不少民警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网安支队副支队长覃俊富擅长追捕,凡是追击,就没有让逃犯跑掉的。“覃队身体素质非常好。”年轻民警说起覃俊富,眼里满是佩服。
在不少人看来,负责网络安全和情报信息的民警应该都是“宅男宅女”,他们只要在幕后提供技术支持就好,对体能上的要求并不高。不过覃俊富却不这么认为——网上追逃也是他们重要的工作之一,面对亡命的逃犯,他们要是没有强健的体魄做基础,如何将逃犯捉拿归案呢?从警8年,他遇到的逃犯为了躲避追捕,会绞尽脑汁来使计脱身,但每次抓捕,他都会用尽全力让逃犯伏法,甚至不顾自身受伤。“逃犯只要到了大足境内,就不能让他再离开。”
在一次抓捕行动中,覃俊富发现了目标出现在马路对面。“王华(化名),站到!”这一声吼吓得王华拔腿就跑。逃犯躲进一栋老式居民楼里,覃俊富和同事眼看着他钻进一间屋子将房门关上。大家立即追上去。覃俊富想要踹开木门,哪知用力过猛,一脚将木门踹穿,腿上刮出好多道血口子。这时,逃犯却从另外的门窜出来,向楼下跑去。
顾不上腿上的疼痛,覃俊富从破碎的木门里抽出腿就追了出去,紧紧跟在逃犯后面,从龙水镇朝阳街追到步行街,从步行街追到龙水老大桥,这段足足三公里的路程,不是为了保存实力匀速奔跑来获得优秀的长跑成绩,而是民警为了抓捕罪犯坚持正义与嫌疑人为了逃避惩罚的亡命逃窜的正面硬刚,全程冲刺的长途奔袭,最终让逃犯体力不支越跑越慢,覃俊富在发现能追上选择故意跟在嫌疑人后面跑,故意消耗对方体力,待后期控制嫌疑人时减少受伤的可能。到最后,逃犯瘫倒在路边,脸色煞白,浑身被汗水湿透,喘着大气说“跑不动了,不跑了,不跑了……我配合,我配合。”,他还抓着民警的衣角要喝水缓缓。面对民警的讯问,王华坦言自己没想到这些民警的体力这么旺盛,就好像运动员一样。
现在,覃俊富的腿上还能清晰看到当年踹门受伤的印记。在他的带动下,支队的民警对身体的锻炼并不放松。在空闲时,他们都会戴起拳套、切磋“武艺”,为的就是在抓捕时能够一击即中。大家活跃的样子,似乎看不出这是一群精通计算机的“技术宅”,眉宇间透出的锐气像是驰骋沙场的战士。
和数据打交道是枯燥的,打击犯罪是强势的
杨鹏昊今年28岁,从警五年,他进入网安支队一年半,是这个队伍里最“新”的兵,在这期间,他多次参与到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的案件中负责数据分析工作。他坦言,和数据打交道是枯燥的,曾和同事连续三天两晚进行数据分析,在最后一天累到流鼻血。今年以来,他通过数据分析协助办案部门破获网络诈骗10余起,网络赌博3起,网络盗窃1起。
2017年6月,辖区派出所民警在凌晨巡逻时发现一男子邓某行迹鬼祟,于是进行检查。民警发现邓某涉嫌网络赌博,杨鹏昊和同事接到线索后,通过调查发现,邓某还有两人共同作案,而邓某在其中负责财务管理。
民警查获7部手机,3个iPad,通过调查发现,邓某和同伙进行网络赌博的窝点在一个偏僻的村镇上。杨鹏昊和同事赶到了村镇上的窝点,开展调查工作,他和同事轮轴转,持续了三天两晚。最后一天,杨鹏昊累极了,加上天气逐渐炎热引起流鼻血。简单地处理过后,继续回到工作岗位。
最终,通过案件分析发现,邓某和同伙在3个月的时间里,依靠赌博群盈利数万元。如今,邓某等三人得到法律的严惩——被判处缓行3年至有期徒刑一年半不等的刑罚。
“看到罪犯伏法,再辛苦都是值得的。”再狡猾的罪犯,都会有破绽,而网安支队和情报信息支队民警正是根据嫌疑人留下的蛛丝马迹,最终锁定在互联网另一端的犯罪嫌疑人身上。
情报信息支队支队长解文谦介绍,今年以来,大足区公安局依托情报、网安支队的合署办公,既盘活了警力,又强化案件分析研判,破获案件7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7人,抓获网上逃犯8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