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641、362、899,这是数字,更是平安宁夏的基础

2019-01-01 14:55  来源:宁夏日报  责任编辑:赵利丽
字号  分享至:

  “群众就是天,只有把群众交代的事办好了,把治安防范工作做好了,群众的安全感才能落到实处。”采访中,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公安分局长城中路派出所社区民警王普达这样阐释自己的工作。

  近年来,宁夏围绕共建共治共享新型社区警务工作目标,根据辖区面积、人口、治安状况等要素,在全区划分了641个警务区,建成规范化社区警务室362个,警务联系点(站)899个,在社区和村庄实现了警务全覆盖。目前,全区共配备社区民警819人、社区辅警1041人,每个警务区至少配备1名民警1名辅警,配备率全部达标。社区民警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群防群治工作的积极性,发动物业管理人员、社区志愿者、小区保安等,协助社区民警开展基础信息采集、化解矛盾纠纷、掌握社情民意、组织巡逻防范、服务人民群众等工作,全面提升治安管控的效率和水平,打造出宁夏版的“枫桥经验”,实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目标。

  “明天警务室见”

  “我在自己家院子里养兔子,关你们什么事?我想干啥就干啥,我又没有犯法!”

  王大妈情绪激动,银川市兴庆区公安分局青山警务室社区民警刘谊决定先行离开。

  “还没开口,就败下阵来了。”搬请刘谊出马的社区网格管理员感觉比前两次还尴尬。

  刘谊安抚网格管理员:“老人年纪大了,不能受刺激。别着急,咱们慢慢来,明天警务室见。”

  当天下午,刘谊电话联系王大妈的儿子蒲先生,蒲先生认为老人养兔子没有危害他人,是邻居们小题大做。不过,既然民警都出面了,他会尽力劝说。

  11月29日上午,青山社区警务室,刘谊、社区网格管理员、王大妈,3个女人拉起了家常。

  见时机成熟,刘谊开始给王大妈讲邻里关系、法律法规以及消防隐患。最终,王大妈退让,同意卖掉6只,留2只小兔子,并将堆放在楼道的杂物归置整齐,勤扫兔笼,消除异味。

  2005年退伍后,刘谊一直负责青山警务室社区警务工作。13年来,她调解的矛盾纠纷达852起,社区群众亲切称她“刘户籍”。

  今年,在刘谊牵头下,青山社区警务室成立了宁夏首个妇女儿童维权警务点,设立“青山平安岗”工作点、矛盾纠纷联合调解点、警社联合党员活动中心,创建了“三点一中心”品牌警务室,践行“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时代“枫桥经验”。

  7月9日上午,成立不久的妇女儿童维权警务点迎来第一位“客人”。张女士拉着刘谊的手说,与丈夫关系越来越紧张,已经有了离婚的念头。

  “过去这种家庭纠纷,报警到派出所,一般是处理不了。但是,这次你找对地方了,你就是我们妇女儿童维权警务点服务的重点对象。”刘谊给张女士“撑腰”。

  刘谊迅速启动维权机制,联合驻警务室的兴庆区妇联专干、司法调解员,先后6次登门走访张女士的丈夫,从法律后果、夫妻感情、社会道德、子女前途、父母赡养等方面对其进行教育,最终使其认错回头。

  社区民警老杨与平安市场

  现年55岁的杨树军,已在银川市兴庆区公安分局解放西街派出所做了14年的社区民警,辖区居民多称其“老杨”。

  2017年1月,杨树军成为北苑警务室首任“大管家”。上任伊始,杨树军就遇上了一道难题:龙升早市扒窃案高发,群众报警时,警车进不去;等民警跑到现场,小偷早跑了。早市人流量大,南北距离不到1公里,服务周边3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居民。

  “安全问题是大事,也是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杨树军说,经蹲点观察,他发现在早市盗窃的多是惯犯,“完全可以通过‘人人喊打’的方式让犯罪嫌疑人无处遁形。”

  杨树军联合市场管理部门,组织早市管理人员、摊主、保洁员共30余人成立龙升义务巡逻队,打造“平安岗哨”。巡逻队成员着专用马甲、戴统一的红袖标。在早市巡逻时,用高音喇叭不断提醒群众注意防范小偷。巡逻队员一旦发现治安、纠纷隐患,及时通过北苑警务室微信群上报,方便民警处置,早市治安状况大为改观。通过积极争取,兴庆区投资40余万元,在龙升早市的路口安装了17个气动升降桩,防止车辆冲撞,新建6处监控系统,并接入警务室,提升了警务室的“技术实力”。从此,一张多主体参与、全方位防范的立体“安全网”建成,早市被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评为平安市场。

  “以前龙升早市扒窃案高发,大清早买个菜都提心吊胆地捂着口袋。现在不一样了,早市成了平安市场,这都要感谢老杨。”12月10日,北苑社区一位张姓居民说。

  据兴庆区公安分局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龙升早市接报警、盗窃案件立案比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65%和87.5%。

  用脚板“跑”出来的微信群

  “尊敬的社区居民,砸车玻璃的犯罪嫌疑人已被抓到,谢谢广大居民的支持。”

  “受害者应送一面锦旗,感谢你们保一方平安。”

  11月上旬,银川市西夏区多个小区停车场一些汽车车窗玻璃被砸,车内财物被盗。西夏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经缜密侦查,于11月14日将多名嫌疑人抓获。16日18时许,贺兰山西路派出所沙城子警务室社区民警李晓海将破案信息发布在农牧场社区E家信息平台微信群,居民反响热烈。

  李晓海的手机里有农牧场社区管理群、农牧场宾馆管理群、农牧场寄递业管理群等12个微信群。仅农牧场社区E家信息平台微信群,成员就有150多名,大多是农牧场社区居民。

  2015年5月20日,沙城子警务室成立后,李晓海一直在这里从事社区警务工作。

  “辖区流动人口多,很多信息采集工作要去几次才能完成,有时还要晚上进行。”李晓海说,手机里12个微信群里的人员信息,全是他用脚板“跑”出来的。

  居民居住较分散,信息采集难度较大。为此,警务室先对农牧场辖区的地理坐标、道路名称、沟渠干道、居民点和村庄等,结合卫星航拍图,实地进行标注,然后再完成对18个居民点、15个自然村、5个建制小区158栋楼等的地理信息采集标注工作,共采集出租房屋757间,采集自建房1218间,登记暂住人口7195人。

  “警务工作印证了预防的重要性。”李晓海说,通过微信群可发布防电信网络诈骗、禁毒、防盗等安全防范信息,方便了治安管控,拉近了社区民警与辖区群众的关系。通过多个微信群,李晓海了解到辖区一些暂住群众的孩子入学、购车入户等需要居住证,他便把采集来的需要办居住证的群众信息输入电脑,打印出居住证,再统一交到贺兰山西路派出所盖章。今年以来,李晓海共为辖区群众送居住证598份,送身份证95个,还接送16名行动不便的老人到西夏区政务大厅办理了身份证。

  “智慧警务”为群众省了不少事

  “前段时间老伴心脏病犯了,儿子的电话打不通,我就打了‘智慧连心卡’上的电话。不一会儿,你就来了,帮我把老伴送到了医院,多亏送得及时,谢谢你。”日前,70岁的梁大爷专门向灵武市公安局东塔派出所朔方警务室社区民警王阳阳致谢。

  为更好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朔方警务室特意制作了便民服务卡,将社区民警和社区、物业以及水、电、气维修等联系电话印在卡上,方便群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群众称其“智慧连心卡”。这是灵武市公安局“智慧警务”的延伸内容之一。

  近年来,灵武市公安局以社区警务与网格化管理深度融合为契机,借助智慧社区云服务平台,着力打造“智慧警务”:依托灵武市政务网打造公安管理平台,开通公安通手机APP智慧门牌模块,将3色智慧门牌安装在老旧小区和行业场所等重点区域,警务人员扫描蓝色门牌,可获知常住户家庭成员的基本信息、房屋平面图;扫描黄色门牌,可获知出租房屋承租双方人员的基本信息;扫描绿色门牌,可获知行业场所、法定代表人及从业人员的基本信息。居民通过手机扫描3色门牌,可知晓辖区派出所、社区民警的基本情况,以及各类安全防范知识、便民事项等。

  此外,灵武市公安局还在智慧社区云服务平台智慧社区版块增设集警务快讯、警情分析、法制宣传、禁毒宣传、便民服务为一体的智慧微警务平台,直接将安全防范、警示类信息等推送给群众。

  “以前的宣传形式相对单一,更新迟缓,收效甚微。如今,借助‘智慧微警务平台’,宣传及时、同步,效果突出。”东塔派出所朔方警务室社区民警王阳阳说。

  “信息化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东塔派出所副所长张文征说,运用“脚板+网络”“传统+科技”的工作方法,社区民警们将每天采集的信息数据实时录入系统,保证了基层管理底数的鲜活、实用。

  “以前去派出所办业务,因为不知道要带啥,要跑好几趟。去年4月份,我为孙女上户口,打开电视查看‘智慧微警务平台’后,按照办事清单准备材料,只到派出所去了一趟就办好了,省了不少事。”灵武市民何女士说。(记者陶涛 马钦麟)

张文中接到再审决定书后整整一年的日子,选择 ...

四个惊心动魄、感人至深的瞬间。

人贩子张维平、周容平被判死刑,案涉九名幼儿 ...

2人死刑、2人无期!

用政法新媒体的春天,带来政法事业的万紫千红!

我们必须为共和国守住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

她在朋友圈"控诉":世界上有很多好警察,我只有...

“她是我最好的妈妈,我也希望大家能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