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宁夏法院风雨兼程中坚守公平正义
四十载扬鞭风雨兼程,四十载坚守公平正义。
改革开放40年,正是宁夏法院全面发展的40年。
40年来,宁夏法院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办案量从1980年的5000多件,到2017年首次突破20万件大关。
办公条件从土坯房和各级法院审判和办公分离的审判大楼,到如今全部使用数字化法庭,实现了审判过程同步录音、录像和庭审网上直播。从步行办案到骑自行车、两轮摩托,再到“北京212”吉普车,到现在拥有各类办案车辆和“便民服务流动法庭车”。
连通全国法院执行指挥中心,执法单兵系统普遍使用,彩色喷墨打印机、多功能传真机、电子卷宗扫描仪、摄影摄像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一应俱全,电子送达、网上查控、远程执行指挥和远程电子签章,办公、办案进入了全新的信息化时代。
1980年,随着《刑法》《刑事诉讼法》颁布实施,结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刑事司法无法可依的局面。改革开放40年来,刑事法律制度日臻完善,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初见成效。
1979年3月,宁夏高级法院开庭审理案件。
1986年9月,银川市原新城区法院审判人员开展法律咨询活动。
1986年10月,宁夏高级法院开庭审理宁夏乡镇企业局供销公司等5单位诉银川市政府购销合同纠纷案。
1989年5月,固原市泾源县法院建设办公楼。
1990年3月,银川市中级法院在灯光球场召开宣判大会。
2004年7月,固原市泾源县法院巡回法庭法官走进农家院审理案件。
2011年4月,吴忠市红寺堡区法院法官上门为呼吸衰竭的被告和原告进行现场调解。
2013年2月,宁夏高级法院为全区法院63个基层法庭配发63辆“便民服务流动法庭”。
2015年6月,宁夏高级法院法官走上街头向群众宣传环境资源法律法规。
2016年12月4日,宁夏法院首批入额法官宣誓仪式在自治区工人文化宫隆重举行。
2018年6月,二级高级法官、石嘴山中院院长陈大威运用远程庭审系统主审减刑案件。
建设美丽新宁夏,共圆伟大中国梦。
进入新时代,宁夏高级人民法院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监督和亲切关怀下,紧紧依靠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的有力监督和自治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带领全区各级人民法院和广大干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开拓奋进,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目标,以“让法治成为宁夏未来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为遵循,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审判执行和司法体制改革、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宁夏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大量纪实图片,全面生动展示了宁夏法院40年来励精图治、砥砺奋进的发展历程,立体展现宁夏法院各项建设的丰硕成果和广大干警爱岗敬业、厉行法治,在服务保障宁夏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中付出的艰辛努力,发挥的重大作用。(记者张怀民 王潇翊 图片由宁夏高级人民法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