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改革开放40年之110印记:回望来时路,那份初心未曾改!

2018-12-30 10:41  来源:福建长安网  责任编辑:赵利丽
字号  分享至:

  时代的潮流浩浩荡荡,改革开放峥嵘四十载,浴火弥坚。“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唯改革者进。40年间,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福建省漳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直属大队(简称“漳州110”)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发起的全国警务机制变革,就是典型之一。

  从漳州开始服务于民,到全国遍地开花成为旗帜。“漳州110”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那份庄严的承诺——打击犯罪,为民服务。

  警务变革  核心始终为人民

  1990年8月1日,原本在漳州市公安局芗城分局刑警队的“110”盗窃报警电话被移到治安巡逻中队,设立报警台。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举动,成了漳州勤务改革的发端——漳州首创全国城市快速反应机制,主动担负起市区路面违法犯罪的接警和处置任务。

  1990年12月5日,漳州市公安局把“110”报警台改为报警服务台,向社会推出了“人民群众有困难,需要警察帮助的,均可拨打110电话”的承诺。

  2016年7月1日,“漳州110”勤务改革启动

  “这拉开了警务机制变革的大幕。”原“漳州110”教导员、现任漳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政委吴荣辉回忆起当时的情况,依旧激情如火。“自那时起,为人民服务就开始刻进这支队伍的灵魂。”

  如今,当你走进“漳州110”事迹展览馆,第一眼就能看到“人民的保护神”六个大字,这是1996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的题词。那一年以来,“漳州110”这个先进群体就时刻铭记“人民的保护神”的信任和嘱托,发扬“甘当公仆、赤诚为民,改革创新、开拓进取,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漳州110”精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有效推动勤务机制转型升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

  28年来,“漳州110”先后进行了6次重大勤务机制改革,但每次改革始终围绕着“人民”二字。

  2016年,为了回应群众的呼声,漳州市公安局全面充实“漳州110”队伍,配齐高科技警用装备,落实动态网格布警,坚持联勤联防联动,实行正规化、可视化、精细化、规范化的勤务模式,提升了驾驭复杂治安局势能力。

  “现在不一样了,警车多且好,装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整体的条件比以前好多了。”1998年进入“漳州110”的民警林志锋同样经历了从发展到勤务改革焕发新生机的不同阶段。

  红蓝警灯闪烁在大街小巷

  李志锋告诉记者,随着110勤务改革的推进,漳州市区全天24小时都有110民警在路面巡逻执勤。在执法执勤中,负责巡逻、接处警的民警,可以通过个人移动警务终端,实时与漳州市公安局指挥情报中心保持联络,一旦发生警情,能及时反馈情报信息,准确收发指令命令,实现快速精准调度;而指挥中心通过单警定位装备、接处警一体化车载终端等数字化装备,可以实时定位每辆巡逻警车和警员位置,动态掌握警力分布、监控处警现场。

  如今,“漳州110”处警更快了,联动更广了,服务更近了,但不管“漳州110”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如何跨越升级,这个集体与人民群众的心始终贴在一起。

  信念传承  队伍精神永不变

  “一、二、三、四……”12月21日上午,记者走进“漳州110”基地,只听见 110队员们晨练的番号声格外嘹亮。110队员们的日常体能训练井然有序,这是他们的必修课。

  “漳州110”雨中训练

  “大队体能季度考核达标率从平均75%提高到98.10%,个别中队达到100%。”“漳州110”大队长黄海强为队员取得的成绩感到满意,“我们的目标是锻造一流的队伍,体能只是基础项目之一。只有队伍强,才能更好地为民服务。”据介绍,注重队伍建设是“漳州110”一直以来的传统——这也是这支队伍保持旺盛生命力的秘诀之一。在队伍建设方面,“漳州110”既有传承也有创新。

  “快速反应、为民服务、艰苦奋斗,这些都是‘老110’传承下来的优良作风。”该大队的几位“老110”对此深有体会。“漳州110”能获得诸多认可,与队伍的优良作风息息相关。

  “我们所里有个‘老110’民警老胡,‘70后’的老同志,总是身先士卒。”浦南派出所所长黄赐龙也曾担任过原“漳州110”中队长,他向记者讲述了老胡的故事。

  2018年4月,老胡接到一起报警称,在长泰和漳州浦南的交界处有一名老人走失。老胡出警找到老人后,没有通过指挥中心呼叫移交警情,而是把老人接回到所里,通过系统查询后,联系到老人的家属,让家属将其接回去。“我深深地感受到,这位在110待了十年的老同志,把‘漳州110’优良的传统带到我们基层派出所里,‘漳州110’精神确实深入每个‘漳州110’人的心。”

  同老胡一样,从110走出的民警心中都保持着优良的传统,这种传统来自于新老民警交接的传承。在“漳州110”,老民警对新民警传帮带蔚然成风。黄海强大队长告诉记者,他刚进“漳州110”的时候,也是在师傅的带领下开展工作。从老民警身上,他领会到了快速反应、为民服务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如今,大队里的老民警也将这些优良传统带给新队员。

  1997年12月1日,漳州公安民警迎接国务院颁发的“人民的110”荣誉牌匾和锦旗。

  2017年,“漳州110”还以纪念国务院授予“人民的110”荣誉称号为契机,确定每年的11月26日为“漳州110荣誉日”。“荣誉日的确定,能够加强队员的荣誉感,让他们更快地融入这支队伍,队伍作风纪律建设也好抓很多。”该大队领导格外重视每名队员的荣誉感的培养,这是队伍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机制不断推陈出新,队伍初心始终不变。”黄海强表示,“漳州110”这支队伍特别强调精神的传承和弘扬,目标是为了保持队伍纯洁和活力,更是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回眸远望  美好生活显初心

  “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最突出的还是以‘人民的利益’为重,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漳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政委吴荣辉介绍,“漳州110”最大的收获就是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理解、支持。正因如此,一直以来“漳州110”不断探索着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漳州110”帮忙将生病孩子送医

  “漳州110”的出现,是为了回应时代的呼吁,“四有四必”是时代的呼声、人民的期待,它的出现拉近了干群关系、警民关系。如今,人民的需求发生了改变,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紧跟时代,为人民创造更好的生活体验。”黄海强大队长告诉记者,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漳州110”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推进警务改革。“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110”的赞誉,就是漳州警务改革获得的褒奖之一。

  如何适应群众的新期待?“漳州110”从群众最迫切的治安问题入手。为了打击两抢一盗,增强群众安全感,“漳州110”成立图侦中队,主动承担起打击犯罪的职责。

  不久前,漳州市区发生一起飞车抢夺案。案发后,110路面梯队立即赶到现场,先期展开搜捕,并迅速把嫌疑人衣着、体貌特征等信息回传图侦中队。

  随后,负责图侦队的王微带领战友投入战斗。“只要我们动作快,嫌疑人就跑不远。”王微介绍,当时他们以案发现场为中心,迅速调取周边探头,从里到外,逐圈逐层扩散搜索,逐一过滤视频影像,迅速锁定嫌疑人。工作到凌晨4时,图侦民警前后调取近100个探头,终于完整复原了嫌疑人的犯罪过程和逃跑路径。

  “漳州110”抓获嫌疑人现场

  当路面梯队接到指令成功抓获嫌疑人时,“漳州110”更快、更灵的场景,又一次刻在老百姓的心中。

  时代在变,“漳州110”为民的初心不变。清晨跑操的番号声、训练场上的精气神,他们28年不变;内务条令、体能达标、执法考试竞赛,他们人人过关;锃亮的钢盔、鲜艳的袖标、大街小巷闪烁着警灯的巡逻车,是漳州百姓最喜欢的风景……

  历经数次改革的“漳州110”在这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不断实现新跨越。28年来,“漳州110”这面旗帜始终在公安战线上高高飘扬,一代又一代的“110人”正为人民群众更有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的美好生活而不断努力前行!(记者洪凌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