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云端上的派出所”:15个人为上万人排忧解难

2018-12-29 17:36  来源:多彩贵州网  责任编辑:刘杰
字号  分享至:

 

  矿山之巅,云端脚下,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大田乡派出所的两层小楼,虽已有些年头,但干净整洁;窗口民警着装规范,工作有序;去向牌上标示清楚,几台警用摩托车摆放整齐……

  这里是一个典型的偏远农村派出所,这里也是“全省公安机关文明示范窗口”。

  这里,5个民警、10个辅警管理着辖区85平方公里面积上的1个社区6个村上万人口;这里,彝族、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与汉族和睦相处;这里,平均海拔1700米左右,常年大雾笼罩,被称为“云端上的派出所”。

  警民结亲情:7旬老太太步行3小时给派出所送公鸡

  在大田派出所的辖区,“有事儿找警察”已深深扎根在群众心中,警民关系深厚,才有了7旬老太太步行3小时山路去派出所送公鸡的感人场面。

  大田乡幸福村70多岁的张老太太,是一位孤寡老人,派出所民警隔一段时间都会给老太太家送些生活用品,帮助老太太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民警把老太太当成亲人。

  老太太家距离乡政府所在地有十来里路,家里养了几只鸡。民警几次去到她家,老人都要杀鸡招待派出所民警们,但都被民警婉言谢绝了。

  一天中午,老太太抱着一只大公鸡来到大田派出所要送给民警,民警说什么也不肯收老太太的公鸡,但老太太却执意要送。

  经过陈学永所长再三劝说,老太太最后不情愿地收下了民警100元“买”鸡钱,离开了大田派出所……

  大田派出所民警与辖区村民朝夕相处,为村民们排忧解难,早已建立起解不开的浓浓“亲情”。

 

  

  雨夜救幼女:微信“朋友圈”发挥大作用

  实现“警民一家亲”的,还有干部群众都越来越离不开的警民微信群。

  近年来,在大田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以社区(村)委会为单位搭建社区警民工作微信群,与群众、社区干部等交流沟通、答疑解惑、办事服务、信息互动等,随着社区民警与群众感情的加深,微信群成为社区民警、驻村民警的“朋友圈”,案件线索、情报信息等开始“点对点”反映到民警的手机上,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初显成效。

2018年5月8日晚,派出所民警从警民微信群中第一时间获得线索,一名7岁放牛女孩走失,家人正到处寻找。

  社区民警陈进波获知信息后,迅速组织警力并发动村民冒雨寻找,搜索到一片悬崖边时,终于发现走失小女孩被困在30多米的悬崖下。

  民警和几名辅警现场搭“人梯”下到悬崖,当晚9时许,终于冒雨将小女孩成功救起。

  小小的警民微信群,发挥了大作用。

  大田派出所根据辖区划分3个警务区,实现民警全员包片责任制。由5名民警带领10名辅警进村入户,调查走访、采集信息、化解矛盾、巡逻防范,听民情、知民意、解民忧,全面夯实农村警务基础,服务群众、开展法治宣传工作。

2018年上半年,全省公安派出所“一标三实”考核中,大田派出所各项指标完成率均为100%,社区(村)民警对辖区人口的熟悉率达到90%以上。

 

  

  两年“零发案”:智能化防范真正实现降“发案”

  “我们这里偷牛盗马案件已两年没发案了,由于加强了夜间巡逻,两年来也没有发生过偷盗摩托车案。”34岁的陈学永所长,是所里年纪最大的。

  在他的带领下,大田派出所做实派出所警务指挥室,深化视频网上巡查,推动“公安信息化”智能应用,以人“吃穿住行销”生活轨迹为着力点,从源头上抓好社会治安防范工作。

  针对农村偷牛盗马案高发的实际,在辖区农村推行“大牲畜”佩戴防盗铃技防措施,有效降低了偷牛盗马案件发生。

  截至目前,全乡共有2005头耕牛佩戴防盗铃。防盗铃实行以来,大田派出所辖区偷牛案件同比下降200%,连续600多天没有发刑事案件。

   

  三个“窗口”建设 全省文明示范

  “这里常年都是云雾缭绕,尤其是冬天,长期都是阴雨绵绵,我们派出所给老百姓准备的便民伞,一年都有上百把。”

  便民伞、老花镜、留守儿童捐款箱……

  人来有声,笑脸相迎;创新管理,上门服务……

  这是大田派出所的户籍“窗口”。

  “你好!我们是大田派出所。请问有什么事?”……

  装备齐整,语言规范,执法规范,全程录音录像……

  这是大田派出所的接出警“窗口”。

  一个社区六个村,村村都设单独办公室,七个警务助理身背“警务助理工作包”奔走在田间地头……

  这是大田派出所的警务助理“窗口”。

2016年,大田派出所被省公安厅授予“全省公安机关文明示范窗口”称号。

  一个农村派出所获此殊荣,实属不易!

  正是一代代大田民警在艰苦险恶的环境中,打击违法犯罪,服务大田群众,用实际行动书写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协作”的新时代大田公安精神。

  大田派出所坚持深化警务公开,制定便民服务清单,推出“最多跑一趟”清单7项。针对群众距离派出所较远的实际情况,改造派出所执法办案区,无论情况多紧急,该带的装备一定要带上;无论事情多简单,该履行的手续一定要履行。

  实行警务“五公开”,即办事承诺公开、办事程序公开、收费标准公开、警务纪律公开、办事结果公开;工作实行“五办”,即紧急事情紧急办、疑难事情认真办、特殊事情设法办,能办的事情马上办、未办成的事情上门办。

  严格按照“最多跑一次”要求,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切实解决群众“烦心事”,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真正将窗口服务工作抓细、抓实、抓规范。

  有警必接,着装要整齐;接警必处,装备要带上;处警必录,说话要严谨;有案必立,程序要到位;立案必查,过程要记录;查案必公,财物要管好——这“六必六要”的执法规定,规范了民警的执法办案行为,确保人民群众在公安机关的每一起执法活动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立足新时代,勇于新担当

  “近年来,派出所稳步推进防控网建设,整合基层巡防力量,建设基层警务室,在基层深入推行社区联巡、治安联防和问题联治,针对重点部位、重点时段和重点区域进行24小时错时巡逻防控。”所长陈学永介绍说,通过整合背街小巷、公路、矿区、酒店等社会单位监控镜头,实现了重点部位视频监控全覆盖。

  大田派出所主动适应实战指挥体系变革,建强勤务指挥室,24小时值守,注重各类案(事)件、情报信息收集,每日研判,指导派出所警力布置、打防工作,提升技防效能。坚持“五防”并举,积极探索警务区和“社巡合一”工作模式,在重点村(社区)组建义务巡逻队,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群防、联防“五防”齐抓并举,全面构筑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治安防控体系。

  “立足新时代,勇于新担当,大田派出所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决心,全力打好新一轮公安派出所建设攻坚战!”陈学永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该所将从几个方面精准发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队伍建设上,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严管关爱结合,激发队伍活力。在当前民警拥有一间独立备勤室、协警一张床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改建,尽可能地确保每个备勤室内都有独立卫生间、独立洗浴设施,让每一位民警和协警都休息得好,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力。

  在队伍素质上,坚持“三能”达标,练就过硬能力。坚持每周不少于4个小时的体能、技能、智能“三能”达标集中训练。

  “我们平时都住在派出所,天气好的时候,大家早上6点半起床,先一起跑步,然后在广场上集中,练习执法记录仪的交叉使用、巡逻盘查的要点、取证的要点、抓捕站位等警务技能,有时候还会打一会儿篮球,再跑回来到食堂吃早餐……”陈学永幸福地描述着他们的集体生活。

  采访结束,驱车行驶在大田与雨冲乡崇山峻岭的公路上,山脚下的油杉河奔流向前,高山上的银杏树黄叶飘落,山间的菊花傲然绽放。

  大田派出所民警,就像这一棵棵平凡而坚韧的千年银杏古树,把根扎在大田乡这片绿色的土地上,也扎在大田群众的心中!

2018结束前,他们拿到了被拖欠的工资

暖冬执行!

人贩子张维平、周容平被判死刑,案涉九名幼儿 ...

2人死刑、2人无期!

用政法新媒体的春天,带来政法事业的万紫千红!

我们必须为共和国守住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

她在朋友圈"控诉":世界上有很多好警察,我只有...

“她是我最好的妈妈,我也希望大家能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