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在变
但心中的信仰未曾改变
一张张尘封已久的照片虽已泛黄
但走过的青春岁月却从未褪色
光阴易逝,韶华易老
重温旧照,
总能勾起无限回忆
燃起种种情愫......
【二中院的忠诚守护者】


从参加工作的那天起,肖克健就一直在天津中院工作。从1995年12月31日天津二中院的成立一直到现在,他已工作了27个年头。立案庭、刑庭、民庭、研究室、办公室都有他辛勤工作的身影。建院初期,院里没有自己的办公大楼,还是租用远离市中心的部队招待所办公,那里紧靠排污河,场地窄小,却从未阻挡他的工作热情。他常说,一个人只有敢于吃苦而且能够吃苦,才知道如何去珍惜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出成绩。
新院建成后,法官们日复一日为办好每一件案子呕心沥血,一步步推动着二中院的发展。肖克健依旧在忙碌工作,但他依旧饱含着进院时的那份工作热情,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每个人都能感受到那份切实存在的踏实感和忘我精神。二中院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无私奉献的忠诚守护者,才能为守护人民群众公平正义提供不断的源泉。
@市二中院 肖克建
【玫瑰柔情亦铿锵】


翻开记忆的相册,看着尘封已久的照片,回忆着自己从警28年来的点点滴滴。还记得参加工作的第一天,20岁的我,第一次穿上警服,站在长长的过道,看着自己即将工作的特殊岗位,那美好的憧憬被现实打破。不是没有想过退缩,不是没有想过逃避,只是肩上的责任和担当告诉我不能后退,不能逃避。而当我真真正正的投入到工作中,我开始觉得我们的角色不是简简单单的执法者,更多的,是灵魂的改造师,这些特殊的群体需要我们的帮助。
在从警的近三十年中,我的人生角色不停的发生着变化,从一个稚嫩青涩的女孩成长为人妻,又成了孩子的母亲。唯一不变的是我对岗位的崇敬和成为人民警察的自豪。冰心曾说:“这个世界如果没有女人,就会少了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而我最幸福的时刻,就是看着一个又一个病人在我的帮助下战胜了他们的宿命,将他们原本灰败的人生重新焕发光彩。作为女人,我们喜欢红袖添香;作为女警,我们更爱玫瑰铿锵。
@公安强制治疗管理处 陈芳
【杨柳青监狱的时光印记】

当年,我刚从警校毕业,意气风发,挥斥方遒;如今,我正值壮年,步履依然坚定,褪去的是青涩,积淀的是成熟,不变的是初心……
@王琰

警校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天津市杨柳青监狱从事管教工作。那时,监狱条件艰苦,我和战友们奋战在一线,埋头苦干,这一干就是32年,这32年我们共经风雨、涉险滩、守底线,勇担当,以实际行动诠释忠诚,以担当作为护佑万家灯火,以执着坚守共撑起一方晴空。
@ 赵针行

不一样的警服,一样的设备;不同的年代,相同的动作。我用摄像机记录着每一个精彩的瞬间;我用生命的年轮见证着监狱四十年来的变迁,时光荏苒,青春不再,初衷不改。
@林成立

这是我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时的照片,面对党旗我心潮澎湃,立志为监狱事业奋斗终生。如今,当年的帅小伙已是半百之龄,虽然岁月抹去了年轻时的棱角,虽然光阴在脸上刻画出了印痕,但面对党旗我心依旧,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薛宝发
【不忘初心的“天平守护者”】


2011年,我从部队转业来到法院,成为政法战线上的普通一员,开启了新的征程。十几年的部队生涯,十几年训练场上的摸爬滚打,磨练了我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意志品质。如果问我部队教会了我什么,那就是奉献。与我而言,职业的变化改变的只是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但我的初心没有变,我始终坚信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放下以前的荣誉,克服家庭的负担,带着执着的信念,一切从头开始。记不清多少个日子伏案阅卷,多少个夜晚枕卷难眠,多少遍的文书论理。我知道,哪里有什么一览成诵过目不忘,只有无数次废寝忘食之后那疲倦却澄亮的双眼。当我选择了法服,就选择要为维护公平正义奉献一生;当我佩戴上金色的法徽,就要守护法律的尊严,我愿意用自己平凡而坚定的梦想去织就永不倾斜的天平。
@市二中院 武伟
【藏蓝色的“白衣天使”】


不经意间,岁月已经爬过眼角,角落里泛黄的照片,诉说着别样的芳华。曾经的橄榄绿警服激励着她走过昨天,曾经的青春书写过不一样的平凡。
王红新既是一名公安干警,同时也是一名在精神科从事护理工作的“白衣天使”。她曾经柔弱低语,小小的身躯穿梭在精神病人的身边,在精神科病房工作,在责任的驱使下,她内心就像一名果敢的勇士,用柔弱的肩膀扛起沉重的责任。记得曾经有名年老的病人忽然躁动,从重点病房舞动着双臂快速跑向走道,她没加思索冲到病人面前去阻挡,怕那个老人摔倒,却被挥舞的拳头打在她脸上。
记得她笑着说过:“干了这么多年的精神科,不论男医生女医生,有谁没挨过病人的骂?没被打到过?最重要的是保证病人的安全,给他们提供最好的护理和帮助。当你看到他们能健健康康的出院回归社会,这一切都值得。”
时光荏苒,走过青春、走过成长、走过不惑,从警三十年,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迹,但却润物细无声般温暖着每个病人的心。如今,风采依旧的她,走到新的起点。新时代,新征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公安强制治疗管理处 王红新
【时光流淌,岁月有痕】
这是1987年刘海军在学生时代参加学校组织的野营活动时拍摄的一张照片,当时的他只有20岁。绿色的警服,红色的领章,记载了那个年代的警服样式和人们对警察的印象。


这是2018年12月拍摄一张工作照,岁月流过三十年,昔日的少年已经人到中年,警服的样式也已经几经变革,但不变的是依旧闪耀警徽和内心的那份执着坚守。
@西青监狱 刘海军
【警营里的“八朵金花”】

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八名女警,在监狱办公楼前的雪地里合影,在当时艰苦的环境下,还没有配发警服的八名少女,穿着当时颇为流行的“军大衣”,带着那一脸的稚气,这也算是她们的入警仪式吧。

38年后,“八姐妹”再在李港监狱聚首,共叙这38年的姐妹情缘,时间最是无情物,化作两鬓斑白发。
@李港监狱
【戒毒所里的“灵魂摆渡人”】

孙志傑是一名警察,铁血忠诚守护场所的安全稳定;也是一名教师,孜孜不倦挽救戒毒人员的心灵;更是一种精神,默默无闻诠释扎根一线的坚守。他将灿烂的阳光,照亮每个戒毒人员晦涩的人生,让一颗颗冰封的心灵感受到希望;他像温润的春雨,洗涤每个戒毒人员蒙尘的灵魂,重新焕发人性的光辉。

梅江戒毒所工作职能转变后,孙志傑同志全身心扑在社区矫正工作上。还有几年就退休的他常说:“”党培养咱,咱必须对得起党,必须冲在最前。”从警35年来,他牢记初心,爱岗敬业,诠释着从警时在国旗下的誓言,诠释着戒毒人民警察的峥嵘风采;诠释着对党和戒毒事业的无限忠诚。
@梅江强制隔离戒毒所 孙志傑
【岁月回眸,初心未改】

八十年代末,我走出大学校门便成为了天津市人民检察院二分院的一员,蓦然回首才发现,一路走来的我们已然见证了检察事业软、硬环境的巨大变迁。办公环境的不断改善、办公设备的不断升级、人员素质的不断提升......,仿佛一切都发生在不知不觉间,而定格的每一个瞬间又那么的清晰。

记得我刚参加工作时,所有的文字材料都靠手写,每天写到手软是常有的状态,当时书记员的基本功就是要在各种杂乱无章的陈述中,迅速抓住定罪量刑的关键内容,并准确地记录下来,因此那些具有法律功底同时写字又漂亮流利的人自然就成为了所有年轻人的偶像。
检察院恢复重建四十年,我有幸伴随她走过了近30个年头,青丝染成花发,回忆依然如昨,好在初心不改,从未懈怠……
@ 津检二分院 闫旭彤
【军营到警营,梦想在歌唱】

时光飞逝,已到而立之年,回首过去,心中感慨万千!从小立志要做一名威风凛凛的“警察叔叔”,而在二十二岁那年,专科刚刚毕业的我刚好赶上征兵,“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这句话不停在我耳边回荡。于是我瞒着家人偷偷报了名,从此踏上了当兵的征程。

每天跑步十公里,400米障碍、器械、射击、战术、攀登等不断重复,虽说辛苦,但收获满满。因工作勤奋努力,我被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在抚宁大火任务中表现突出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后由于家庭原因,没有继续留在部队服役,选择了退伍。
恰逢网上公务员招录考试,监狱系统有面向退伍军人招录的岗位,我感觉儿时的梦想又有了希望,经过努力准备,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如愿成为了一名监狱人民警察。如今从警6年有余,我将继续恪守本职,把军人的作风和要求融入到教育监管工作中,挽救服刑人员,帮助他们重回社会,成为守法公民。
@津西监狱 张博强
【心怀感恩,砥砺前行】


今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23个年头。在这23年里,无论身在哪个岗位,有付出,有成长,怀揣感恩,收获温暖。曾经身在窗口前台为民服务为民解忧,群众万分焦急地赶到窗口寻求帮助,想尽办法为其解难;现如今身在外资企业服务管理科室,全心全意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不一样的服务内容,不变的是内心不变的热忱。一个个热情服务后的暖心感谢及群众的满意笑容不断感染着我,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出入境管理局 丛沛
时光清浅,岁月嫣然
过往在老照片上轻轻着色
记录着那些年的光与影
你是否也会想起
自己历经的点点滴滴
时光轮转,初心永恒
它是坚守的梦想
是内心的善良
是对生活的感恩
是对生命的尊重
愿你永葆真诚
善良而有力量
成长路上
温暖如初,芳华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