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庆祝改革开放40年丨四十不惑 与法治同行的四川检察

2018-12-24 18:28  来源:四川法制报  责任编辑:王淑静
字号  分享至:

9月29日,自贡市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图片展开幕式暨征文活动表彰会举行。活动中,一张张泛黄的黑白照片,定格一个个动人的历史瞬间,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从艰苦创业,到职能转变,到发展壮大,照片记录着自贡检察40年来的历程,也浓缩了四川检察的发展路径。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检”,表署书函谓之检;“察”, 纤维皆审谓之察。1978年6月,四川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年筚路蓝缕,40年风雨兼程,40年春华秋实,40年薪火相传。“归来”40年,四川检察初心未改,与法治四川同行,与改革开放同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同行。

职能、机构变了

不变的是“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热忱

2018年9月26日,中江县检察院在检察建议室首次以公开宣告方式向县国土资源局发出了首份检察建议。如今,公开宣告检察建议,在我省已全面推开。

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天生”的使命。40年前,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1978年《宪法》,并重新设立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恢复重建。一年后,《人民检察院组织法》首次将检察机关的性质确定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1980年1月,省检察院下发《刑事检察工作意见》,标志我省刑事检察、审判进入法制化新阶段。

80年代的中国,处在社会矛盾复杂与经济急需发展的时期,全省检察机关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和严厉打击严重经济犯罪。198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首次在单行刑法中将贪污贿赂犯罪规定为一类犯罪。顺应国家要求和社会需要,1990年7月,省检察院将经济检察处改为反贪污贿赂工作局并成立罪案举报中心,全省检察机关反贪污贿赂工作不断加强。2017年,省检察院开展内设机构改革试点工作。2018年1月,监察体制改革拉开序幕,检察院将反贪污贿赂局、反渎职侵权局机构、人员转隶至新成立的监察委。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犯罪手段不断翻新,案件类型呈现多样化趋势,检察机关职能的内涵及检察机关的工作范围也随之变化。”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冯键介绍,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全省检察机关依法打击各类犯罪,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积极开展未成年人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公益诉讼,加强检察监督等工作。

今年,是我国开展未成年人刑事检察保护工作的32个年头。2005年,成都市武侯区检察院成立了我省最早的独立未检机构——“青少年犯罪检察科”。13年来,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愈加被社会关注。目前,全省共成立独立的未检机构128个,培育了一支精通法律、富有爱心、具有一定心理学专业知识的未检干部队伍。21个地市州共建立了136个未检工作办案区,推动全省未检工作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虽然起步晚,四川未检厚积薄发,如今我省未检工作迈入全国先进行列。

2017年7月1日,检察机关提请公益诉讼工作全面铺开。截至目前,全省18个市(州)检察院、123个基层检察院成立了由检察长任组长的公益诉讼工作领导小组。一年多来,全省检察机关共收集公益诉讼案件线索3941件,立案2932件,办理诉前程序2462件,向法院提起诉讼170件。其中,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1856件,占比最高。

改革开放以来,检察机关机构和职能随着依法治国、法治四川建设的发展变化,庄严的检徽始终诉说着“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初心。

办案方式变了

不变的是“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司法信念

1979年2月,绵竹市人民检察院恢复重建,当时名为绵竹县人民检察院。这一年,刁荣加入这个大集体中。

“那时送达法律文书哪里像现在这样方便。” 刁荣记忆最深刻的是1981年,检察院在大山里办理一件林木案,作为法警他需要送达法律文书。当天一大早,他骑自行车到山脚,然后将车寄放在农户家,再翻大半天的山到达半山腰,“当时遇到一个热心的农户,我还在他家喝了水。”担心山路危险,农户还带着自家的猎狗为他带路,直到当日傍晚,才到达办案现场。 

一支笔,一张桌,一本法律书籍,在80年代便是检察官上乘的装备。三轮摩托车是出门办案的必备,骑车风驰电掣,身后的风景如画一般在风中飘过。

40年,检察官的办案方式悄然改变。包括司法体制改革在内的一项项改革更加深刻地改变着检察官的办案理念、办案方式和办案路径,四川检察工作也在改革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按照最高检部署,我省从6月开始在成都等4个检察院试点,对16所监狱全面实行巡回检察。10月15日,试点在全省铺开。在此之前,监狱检察方式一直以派驻检察为主。改“派驻”为“巡回”,极大地改变了检察办案方式。

1996年,我国《刑事诉讼法》首次修改,强化检察机关的公诉职能成为迫切的实践需要。省检察院在1997年探索公诉改革特别是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1999年,最高检在全国推行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同年,全省任命主诉检察官544名。

2016年,作为司改第三批试点省份,我省开启司改大幕。四川检察机关实行检察官办案责任制,建立了检察官惩戒制度,检察官在职责范围内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在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中,四川检察机关积极主动推进改革,在证人出庭、诉前主导、审前过滤、庭审指控、诉讼监督等方面,推出了典型做法和创新举措。“实现庭审实质化是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而强化公诉人当庭指控犯罪能力是顺势而为,也是提升公诉工作水平的重要机遇。”省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立克幸义说。

无论是过去或现在,检察机关改变的只是办案方式和路径,但“将公平正义放到群众手心头”的信念却始终放在心尖上。

办公环境变了

不变的是对法治信念和检察事业的期望

“你好,欢迎来到营山县检察院,请问您需要什么帮助?” 2017年1月3日,全省检察机关大数据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和智慧公诉建设应用工作推进会在南充营山县检察院召开,与会人员被检察官服务机器人吸引了。

2018,检察院拥有“黑科技”加持。电脑办公自不必说,还配备无人机,智能辅助审查系统、法律监督指挥中心等。回看80年代,检察官的办公环境略显“简陋”,多名检察官“挤”在一个并不宽敞的房间里,除了日常办公办案,还兼具案件讨论、接待来访群众等功能。

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是我国民经济大踏步前进、,科技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40年。大数据时代,四川检察机关积极探索科技与办案的深度融合,一系列科技强检成果出炉。

2018年,检察官可使用电脑制作法律文书,通过信息化设备送达法律文书,并收到回执;通过远程设备“面对面”讯问嫌疑人,讯问过程同步录音录像;需要多方参与的庭审,也可在网上完成,规范程序一步不漏,语音智能转化系统根据庭审各方发言自动转换出文本,书记员确认矫正即可。节约了检察官办案时间,提高办案效率。

办公环境的变化,也带了执法理念的转变。80年代,设点宣传、集中接待的方式至今仍有沿用,但群众对多途径和现代化的检察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网上咨询、线上接待、远程解答等服务新方式应运而生。

2015年7月,蒲江县检察检察服务大厅投入使用,律师、群众在这里 “一站式”完成所办业务。如今,检务大厅正在全省发挥着重要作用。2018年,检察机关服务群众的方式不仅仅局限于此。检察机关12309服务中心普遍设立,通过新媒体多形式进行检务公开,开通远程视频咨询接访系统,让群众足不出户便能与检察官“面对面”沟通;研发掌上检察院和网上检察官为群众答疑解惑;添置的检务直通车,成为了流动的检察室,将检察工作延伸到田间地头,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40年来,检察机关硬、软件设施不断提高完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执法为民的心却坚如磐石,不曾动摇。

制服变了

不变的是“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决心

王颐刚是雅安检察系统的一名检察官,他的父亲也是一名检察官。出庭公诉,王颐刚总要穿上那身“检察蓝”,而在父亲的衣柜里,那套穿得很旧的豆绿色检察制服依然叠得整整齐齐。

40年来,检察制服从无到有,几经改变。从最初的“84式”制服;到豆绿色的“88”式检察制服;再到“91式”制服。那一身检察蓝不仅是检察官的身份标志,更是对法律与正义的不懈追求。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规范化、专业化的检察队伍,则是检察机关不变的目标。

镜头拉回到改革开放之初。“那时,很多检察人员都是从部队转业的,学法律的很少,大家一边办案一边学习。”64岁的武家荣从检35年,刚刚获得最高检颁发的“检察纪念勋章”。1985年底,全省检察人员大专以上学历仅占总人数的7%。到2005年,全省检察人员具有大学专科以上人员由最初不足总人数的十分之一,提高到近十分之九,达到9876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59人)。

2016年,四川开始司法体制改革,推行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实行员额制。同年5月29日,我省首批法官检察官入额考试举行,1110名法官检察官参加笔试。2016年底,全省5473名检察人员参加检察官入额考试。目前,我省检察机关入额检察官3687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占到97.5%(硕士、博士研究生13.1%),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检察队伍已经建成。

3月30日,全省检察机关第一期“学法大讲坛”举行,这是我省检察机关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的缩影。2018年7月底8月初,第二届全省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和第二届全省检察机关刑事执行检察业务竞赛举行。以赛促学、以赛促练、赛训结合是省检察院提升检察官业务能力水平的方式之一。今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共开展各类培训39次,培训3700余人,现有在职全国、全省检察业务专家53人,检察官业务素质和办案能力大幅提升。

作为一支政法队伍,全省检察院将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警。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四对照四提升”专题教育等活动,不断筑牢检察干警忠诚、为民、担当、公正、廉洁的思想根基。

40年,薪火相传,检察人献出了青春与芳华,更涌现出无数闪亮与值得铭记的名字。

1988年,任建操转业到剑阁县检察院工作。为在暴雨洪水中救出两名老百姓,他献出了23岁的生命。1988年,任建操被省检察院追记一等功,被最高检授予“舍己救人的模范检察干部”,被民政部批准为革命烈士;

1989年,20岁的女检察官冯频不幸患尿毒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手术后,她坚持线办案。1996年,冯频办理一起抢劫案。庭审中,由于过度疲劳,她脸色苍白,嘴唇发乌,强忍着病痛坚持到庭审完毕。不久,她生命的时钟定格在29岁。冯频被追授为“四川省优秀女检察官“ “全国模范检察干部”;

从石渠到炉霍,再到九龙,这条近800公里的路是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检察检察长苏知斌一生的生命轨迹。2016年9月2日,苏知斌在成都开会的间隙与同事加班讨论案件侦查方案。由于脑溢血突然发作,苏知斌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50岁。2017年6月,苏知斌被追授为“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模范检察官“称号。

40年,一代代检察人用生命守护心中的追求,用信念支撑前行的脚步。40年,是一代代检察人的青春岁月,是一代代检察人的不忘初心,是一代代检察人的不懈坚守。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40年,岁月如歌,步入不惑之年的四川检察踏出的每一步印记,都见证了中国法治建设的伟大进程。40年,岁月更迭,变化的是环境、设备、方式、效率,不变的是使命与那一颗追求公平正义的赤诚之心。




最新通报!嫌疑人劫持公交动机查明,检察机关 ...

司机被刺伤后打开车门让所有乘客下车,目前公交部门已经启动紧急预案,正全力配合公安机关进行调查处理。

死刑!维持原判!陈建湘故意杀人案二审宣判!

对陈建湘的死刑判决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用政法新媒体的春天,带来政法事业的万紫千红!

我们必须为共和国守住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

你办的其实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

这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它体现的是法律人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