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波澜壮阔,40年光辉历程,40年历史变迁。从1978年到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40年波澜壮阔之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伴着改革开放的浪潮,福建福州公安也经历了40个不平凡的春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40年来,福州公安的办公环境改变了,制服款式改变了,但始终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科技兴警、数字强警,已渗透到福州公安工作的方方面面,成为平安福州建设道路上的一个重要基点。
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镜头,看看改革开放40年来,福州公安在科技强警方面取得的巨大变化!
科技,让公安实战如虎添翼
今年5月18日,第二十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近6000个国际标准展位的会展中心内外秩序井然,治安状况良好,赢得客商及与会嘉宾纷纷点赞。
海交会上,指挥部民警通过监控掌握整个场馆情况
“我还清晰记得第一次参加海交会安保的情景,当时通信靠手持电台进行点对点联络,民警开展治安巡逻防范只能徒步从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哪像现在现场指挥部可以依托立体化防控系统平台,实时调取现场图像信息,第一时间发现掌握各类可疑线索,通过扁平化指挥调度,实现精准巡防,精准打击。”说起科技发展给公安工作带来的巨大变化,已在福州公安科技通信战线上工作41年,从未缺席过任何一届海交会安保任务的福州市公安局科通处副处长林希凡心中感慨万千。
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州市公安局持续深化统筹信息化建设、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加速推进全市公安工作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
指挥调度
2017年1月25日,在逃人员朱某的预警信息突然出现在福州市马尾区公安局人像识别打防应用系统上,马尾区公安局指挥中心迅速调度,相关所队快速反应、协同作战,从系统报警到启动抓捕预案、信息联动,再到嫌疑人落网,全程仅用时5分钟。
“5分钟嫌疑人到案,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提及此事,在刑侦一线工作20多年的马尾区公安局刑侦大队图侦队队长刘捷颇为感慨:“改革强警、科技兴警已成为克敌制胜的法宝。”
当前,福州市公安局按照“打击防范专业化、城市管理精细化、安全保卫可视化”的工作目标,打造的“智慧天眼”视频监控体系已初步成形,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
科技,让管理规范科学高效
“关注、注册、申请,剩下的就是等交警部门网上电子批复了,企业单位‘占道施工网上报备’就这样一键轻松搞定。”5月24日,在福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召开的“福州交警”App新推八大功能新闻发布会上,与会记者们纷纷拿起手机“尝鲜”。
“福州交警”App平台
目前,“福州交警”App已推出交通违法网上预约处理、停车诱导、移车服务、补换证业务网上预约等16项功能模块,注册用户63万人,使用达800万人次。
不过,福州公安的利民之举可远不止这些——
建设应用公安智能交通控制系统,解决路口点、线、面交通管理难题;开发建成信号灯智能化管控平台,一键式快速疏解点、线、面交通流;整合汇聚电子警察执法系统,构建交通违法严管防控机制,自主创新推出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机动车乱鸣喇叭、机动车滥用远光灯等三大自动抓拍系统……
机动车乱鸣喇叭自动抓拍系统
福州交警部门秉持“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的服务理念,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通过实施“数字化+勤务管理”“互联网+交管服务”等智慧转型升级战略,将现代科技手段与公安实战深度融合,构建一套实用、准确、高效的智能交通管理新体系,为交通管理插上腾飞的翅膀。
数据多跑路,跑出加速度。福州市交通拥堵排名在全国大中城市中,由2015年第19位大幅下降至今年第一季度的第44位,再创“新低”。
1月1日,福清市公安局以信息化服务基层实战、服务民警应用为理念,建设“一体化、智能化、精细化”执法办案中心和涉案财物管理中心,率先实现“警情、案件、执法对象、涉案物品、执法民警”一体化管理,在执法台账无纸化、实战警务信息化、执法问题预警化、执法场所一体化、执法监督阳光化等方面走在了前列。
“依托大数据,最大限度解放基层警力,提高公安核心战斗力。”福清市委常委、公安局局长陈明俤说。
民警通过数据进行分析研判
大数据时代,通过海量数据汇集,公安和社会信息深度融合,实施智能研判、辅助办案,让科技在侦破案件、预防犯罪、精准打击、辅助决策等警务工作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有效提升了公安工作智能化水平,实现了“以机器换警力”“以智能增效能”,全面推动执法规范化提档升级。
2014年,福州全市公安机关执法工作满意率为85.23%,2015年为89.31%,2016年为93.30%,2017年为95.29%,今年上半年执法工作满意率为97.99%,连续位居福建省第一。
逐年递增的数据,彰显了福州市科技助推公安工作水平稳步提升的成效。
科技,让服务群众提质增效
7月6日,一个造型美观、功能强大的综合性“智能警亭”在福州市长乐区滨海新城东湖数字小镇正式投入使用。办理居住证、身份证遗失损毁补办、往来港澳和往来台湾通行证签注……一经亮相,它便吸睛无数,周围市民纷纷前来体验。这也是全国首座AI无人警亭。
“智能警亭”面积不大,内部却“五脏俱全”——
汇集人脸识别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高科技元素,嵌入出入境管理、交管、户政业务办理、报警服务等智能便民、求助服务终端,群众只要在警务一体机上轻按指尖,即可办理身份证、居住证、出入境证件签注等业务。试运行期间,“智能警亭”共办理往来港澳和往来台湾通行证签注88份,居住证签注26份,补领、换发二代身份证150余张。
小小警亭,成为福州市公安局大力推进科技兴警战略的一个缩影。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高科技手段助推公安“放管服”改革,不仅对落实从优待警、为民警减负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更契合了“数字中国”“数字福州”的战略要义。
1988年,福州仅有3万多人申请办理护照。如今,随着公安改革深入推进,福州市各县区已有出入境受理窗口,而且安装了自助填表机、自助缴费机、自助受理机、发证机。群众只要用身份证就可以自助打印申请表,免费照相,免交户口簿等证明材料,实现出入境证件立等可取。
电子港澳证自助办证机
据统计,仅2017年,福州市群众自助办理赴港澳台旅游再次签注8.6万余件次,占全年受理量的12%;全市自助受理机日均受理489笔,占比18%。“指尖服务”越来越受到群众青睐。
一项项创新举措,见证了福州市公安局不断用科技将便民利民的服务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角落,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公安信息化是提升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的必由之路。”福建省公安厅党委委员、福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潘东升表示,下一步,福州市公安局将顺应信息时代社会治安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通过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和推动科研创新,为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推进强警战略、平安福州建设提供强力支撑,回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40年春风化雨、春华秋实。回望福州公安改革强警40年,我们向改革者致敬,我们向共同拼搏奋斗的岁月致敬。
锐意进取,勇立潮头。福州公安将汲取前行的力量,开拓创新、砥砺前行,绘就改革强警宏伟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