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市和平区法律援助中心的接待大厅,不时有市民前来进行各种法律咨询。律师和工作人员耐心地予以解答。在这些律师和工作人员中间,总有检察官忙碌的身影,提供法律咨询、指导拟定诉状、整理证据、出具《支持起诉书》……这是和平区检察院派驻区法律援助中心办理支持起诉工作平台的日常工作。该平台是和平区检察院为依法做好支持民事诉讼起诉工作,维护弱势群体权益,提高支持起诉工作效能的新尝试。

支持起诉工作平台 扩大民事起诉影响力
“原来人民检察院还能支持我们的民事起诉。”来法援中心求助的市民老李感慨道。
老李今年60岁,早年离异,独自一人把女儿抚养成人,但最近女儿因为经济问题和老李闹僵,不再登门。老李经济困难,只靠低保生活。最近几年,他身患重病,本想让女儿承担赡养义务,但女儿拒绝支付医药费。11月初,万般无奈的老李来到法援中心寻求帮助。经过审核,老李的情况符合检察院支持民事起诉的工作范畴。检察官为老李出具了一份《支持起诉书》,老李凭这份《支持起诉书》便可直接到法院进行立案。
检察官给老李讲明所有诉讼的流程,还不忘将起诉的风险告知老李:“您的女儿能否支付赡养费以及是否达到您提出的数额,法院要考量您女儿的经济状况和家庭负担再给予判决。”老李拿着《支持起诉书》万分感谢。检察官的讲解,让他对于诉讼有了更为理性的认识,“我要把检察官讲的,说给街坊邻居听,让更多的人了解法援中心的检察院支持起诉工作平台”。目前,老李的案子已经进入诉讼程序。
指导起诉证据提交 申请人起诉更顺畅
在很多人眼中,检察院多处理“大案要案”,和普通民事诉讼案件“相距甚远”。
检察官助理董凯告诉记者,和平区检察院派驻区法律援助中心办理支持起诉工作平台,是检察院与法援工作相结合的一次新尝试,对于支持民事起诉工作意义重大。“区检察院民行部对法律援助代理的劳动争议、人身损害赔偿、赡养、抚养等民事案件进行初审后,解答当事人提出的法律问题,并指导拟定诉状、整理证据、出具支持起诉书,帮助贫弱群体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小周和小黄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同在一家饭店打工。今年夏天,饭店由于经营不善倒闭,老板以没钱为由拒绝支付拖欠二人的工资。情急之下,小周和小黄来到法援中心寻求帮助。二人表示,他们和饭店签订了劳动合同,但合同在老板手里,他们无法证明自己是该饭店的员工。“不要着急,你们工作期间的自拍照,与店长交流的微信聊天截图,饭店发给你们的规章制度、排班表,以及为店里进货与配货商的通话记录等都可以作为证据。”检察官一边安慰他们,一边指导如何搜集证据。小周和小黄焦虑的情绪一下子得到缓解。在法援律师的帮助下,他们的案子很快进入法院审理阶段。
和小周小黄一样得到检察官帮助的还有外卖送餐员小卢。今年5月,小卢在送餐途中与一辆机动车相撞,造成腿骨骨折。经认定,机动车负全部责任,但机动车司机拒绝为小卢支付医药费。小卢所在的公司也不愿垫付这笔钱。由于骨折无法上班,小卢没有了收入,无法继续进行治疗。医生告诉他,再耽搁下去,他可能落下残疾。走投无路之下,小卢来到法援中心,希望通过起诉向肇事方讨要赔偿款。检察官详细告知小卢诉讼流程的同时,提醒他要提供医药费和就医期间的交通支出票据,并建议他可以让对方赔偿误工费和营养费。很快小卢拿着《支持起诉书》走进了法院立案大厅。
工作高效便捷 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
“检察机关支持民事诉讼,为弱势群体提供了一层保障,对立案和案件的审理起到了推动作用。”法援律师马学忠这样评价和平区检察院派驻区法律援助中心办理支持起诉工作平台的工作。
对于检察院支持起诉工作给申请人带来的便捷,法律援助中心律师马学忠深有体会。今年4月,张先生来到法援中心,称自己2011年进入一家保安公司工作。2017年,他被该公司无故辞退。他想向公司讨要这几年的带薪年休假工资以及夜班的加班费。在来法援中心之前,张先生去过劳动仲裁部门,然而他对裁决结果并不满意。没有工作且经济困难的他最终来到法援中心寻求帮助。律师马学忠介绍道:“根据规定,不服劳动仲裁结果的申请人15日内可向法院提起诉讼,由于张先生家中有生病的老人需要照顾,来法援中心时,这15天的时间已经过去大半,对于他来说,上诉时间非常紧迫。”
检察官立即指导张先生整理证据,两天以后便为他下发了《支持起诉书》。刚来法援中心时,张先生情绪非常低落,他觉得时间如此紧迫,很可能无法及时到法院立案,而当他拿到《支持起诉书》后,得知可以直接立案,心中燃起了希望,眼中又有了神采。今年10月,张先生拿到了盼望已久的法院判决书。法院支持他向公司讨要带薪年休假工资以及加班费共计4万余元。这个结果让张先生十分振奋,也让帮助他的检察官和法援律师欣慰不已。
这一份份《支持起诉书》的背后,倾注了派驻区法律援助中心办理支持起诉工作平台的检察官们和法援律师的全部心血,而这些付出换来了受助群众的张张笑脸和深深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