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他想破罐破摔,他们却接力挽救 

2018-11-27 11:22  来源:福建长安网  责任编辑:赵利丽
字号  分享至:

  近日,福建宁德监狱监狱长信箱收到一封特殊的来信——

  一名原判17年的重刑犯用3000字长文回顾7年改造历程,并在信中感谢民警的付出,希望自己今后继续好好改造,帮助他人,能够有机会赎罪……

  惹是生非  他是危险人物

  写信的人,是宁德监狱三监区文创中心服刑人员倪权(化名),他今年31岁,四川遂宁人。据倪权信中介绍,他从小家教森严,17岁时,响应国家号召入伍当兵,退役后,因受发小的不良影响而染上毒瘾。

  2010年10月的一天,吸毒后产生严重幻觉的倪权,在晋江伙同他人绑架、强奸受害人,被判处有期徒刑17年。2011年11月,倪权到宁德监狱服刑。

  此后的五年,脾气火爆、性格比较偏激的倪权,常因小事和其他服刑人员争吵,有四五次甚至与人产生肢体冲突。2017年3月,他又因小事与同宿舍的服刑人员孟某发生摩擦,进而殴打孟某。根据规定,倪权被监狱处予警告处分,送高危监区严管集训1个月。几年时间里,倪权是监区出了名的重点管教对象,日常考核扣分多如麻,其他服刑人员看到他也是避而远之。

  两次减刑申请被退  他恨一切

  2014年8月和2017年3月,倪权两次因为重大违规,减刑申请被退回,而且六年多来因为表现不佳,他的处遇一直在严管线上徘徊。减刑机会渺茫,倪权十分焦躁,对前途彻底失望,但是他非但没有从自身找原因,反而变本加厉,仇恨一切。

  “我恨这世界的一切,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我恨毒品,恨法律、恨国家,甚至恨警察。”倪权在感谢信中回忆当时的状态:不服从民警管理,因为小事与其他服刑人员发生摩擦更是家常便饭。

  “如果倪权遵守监管纪律、积极改造,顺利获得减刑,他现在的余刑可能只剩下四年了,而不是七年,结果完全不同。”九分监区民警介绍说。

  他想破罐破摔  他们却接力式挽救

  日常改造路上的种种不如意以及国家减刑新政策的实施等原因,使倪权觉得最后一丝希望都荡然无存了,他在劳动改造现场消极怠工,在服刑人员中散布反改造言论……他开始破罐破摔。

  “那时候的倪权丝毫没有领会民警的良苦用心,甚至对民警的教育改造也十分抵触,总觉得民警是没事找事,处处针对自己。”十五分监区民警回忆。

  民警找倪权谈心

  然而倪权不知道,从一监区到五监区再到三监区,民警从未放弃对他的挽救。这么多年来,最关注他的莫过于管教民警,每次情绪波动或者违反监规纪律,民警总是第一时间介入,耐心疏导,谈话教育。

  监狱服刑人员心理矫治中心至今还有一摞倪权的各类心理测评矫治档案,狱情平台有100多条民警记录的谈话教育信息,日常的点滴变化和进步,都记录在了狱情平台上。

  油画创作  让他重获希望

  6年多时间先后换了5个队,倪权最终落脚宁德监狱善德文创中心。就是在这里,他开启了新的改造历程。

  今年6月,宁德监狱在三监区成立善德文创中心,面向全监招收30名服刑人员专职从事柘荣剪纸和油画创作。考虑到油画创作能提高审美,考验耐心与专注力,对重塑人格很有帮助,原本在三监区七分监区服刑的倪权被推荐进入文创中心从事油画创作。

  倪权在创作油画

  画画是倪权儿时的梦想,但一开始,由于功底较差,他信心不足,有得过且过的思想。得知情况后,民警专门找来油画入门的书籍让他学习,耐心启发,每日组织开展能量朗读,背诵监狱整理创作的《善德训》,同时积极利用“唐心谈话”个别教育工作室开展教育。

  持续不断的关心、教育,让倪权重新打开了心扉,渐渐建立起对民警的信任感,也让他迷恋上油画创作,尤其是风景画。态度端正以后,倪权的创作水平进步明显,目前他已经创作了10多幅油画作品。近半年来,也表现稳定,与人相处融洽,没有因为违规被扣分。

  想要义卖油画  筹集善款帮助他人

  “感谢关心、帮助过我的每位警官,我在思想深处深刻地改变了以前的错误认识,我仍会在善德文化创作中心积极改造,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回馈社会,帮助他人,洗涤罪恶。”倪权在信中发出了心声。

  倪权创作的油画作品

  目前,宁德监狱正在紧锣密鼓筹办服刑人员油画剪纸作品展,近一个月来倪权都在抓紧创作,他有6幅油画作品入围。

  “我会争取更上一层楼,现在最大的愿望是能有机会将自己的油画作品义卖筹集成善款,用于帮助弱势群体,洗涤罪恶。”采访结束时,倪权表示。(卢孝露)

暖心!打伞少年收到来自北京和民警的礼物

诱骗11人至境外赌博致一死一重伤 10人受审

该行为涉嫌构成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绑架罪,组织他人偷越国境罪。

用政法新媒体的春天,带来政法事业的万紫千红!

我们必须为共和国守住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

政法干警不怕死?不是不怕,是——

“我今天可能会牺牲,你好好保重,把孩子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