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魏官元:愿做调解一颗松

2018-11-18 21:41  来源:大同政法  责任编辑:张昆
字号  分享至:

塞上的风,雄壮而令人荡气回肠。这曲,如涓涓细流使法治汇入人们的心田,滋润着长城脚下的新荣大地。而奏响这曲的“演奏家”就是人们称之为“娘家人”的大同市新荣区西村乡司法所所长魏官元。

翻开魏官元的履历,一溜很长的荣誉映入我的眼帘。2017年荣获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2018年荣获司法部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县级以上奖励获得100多项。用魏官元本人的话说,荣誉只能说明过去,但也是起点,是冲锋的号角,是更大的责任和担当。

抉择

 

抉择是每个人一生面临的重大命题。1994年,风华正茂的魏官元从山西财贸学院毕业,被分配到西村乡党办从事秘书工作。这天早上,加了一夜班的魏官元放下手头的工作,习惯性地来到北面的圪梁上想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心情倍感舒畅。当他正沉静在绿色海洋中放飞梦想的时候,一辆疾驶而来的摩托车打破了沉寂,就见镇和堡的村民许某快步走上前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啊呀,魏秘书,可算找到您了,出人命呀!

调解就是命令,魏官元二话没说,不顾个人身体上的残疾,“飞身”上了许某的摩托车后座,车一路的狂奔来到事件现场。现场混乱不堪,十多人吵吵嚷嚷地聚拢在一起,有的怒气十足,抡胳膊挽袖子准备干仗。

原来邻村席某开了一家洗煤厂,由于用水量较大,汽车每天要到镇和堡村东拉水以满足厂子的需要。这天司机,也就是席某的儿子一个不小心车碾了许某的地。为此,许某的父亲纠集起村里的亲朋好友硬是把车用千斤顶拿走,把汽车轮胎的气放光还不解气,最后还打了席某的儿子。

席某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厉害人”。早些年,在煤矿打工时和工友一块玩儿扑克,一语不合就把工友拿刀捅了,直到现在生活也不能自理。出狱后,成了魏官元第一批帮教对象。魏官元开门见山地说明来意。席某说,这事不怨我,要是那几年的脾气早就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哪有好的和他说。这不是咱们撵了人家的地,咱们认赔。可这家伙得理不饶人,打了孩子不说,还狮子大开口要钱呢。你孩子撵他的地,也不是故意的,他有损失你赔这对,但他打人就不对了。席某一听,态度瞬间缓和了下来,他先安顿自己的朋友,今天这事就听魏所长的,你说几胡就几胡。

有人说,乡里的秘书工作待遇好提拔又快,而司法工作成天就是些老百姓鸡毛蒜皮的事,烦也烦死了,咋就偏偏想起个干调解,又费力还讨人嫌。

有人劝住说,你身体有残疾,走路不方便,那里火烧眉毛了,你还像个大姑娘扭捏呢,哪能干成事?他说,只要心里装着老百姓,事儿就拉不下。

他不容置否地毅然选择了司法调解工作,他说,工作总得有人做呢,你不做,我不做,老百姓家长理短的事谁管?

老魏的工作用车是一辆两轮摩托,很可能是别的领导替下来的,因为本来一脚就能发着的车,蹬了好几下才点着火。也不见老魏埋怨什么,掉头、挂挡、上路是一气呵成。

事发地是西村乡下辖的狮子村。摩托车还没停稳,村主任就跑上前来抓着摩托车的把子就说上了。村医看病把人看死了,医生也跑了。死者家属正在闹腾,准备把尸体往村医家拉呢?魏官元没说二话,加大油门就往死者家里赶。而被煤矿包围着的狮子村他是更熟悉的,谁的家在哪,门朝哪儿开,他都一清二楚。等我们来到死者的大门口,就见门口围了约100多人,院子里哭声、骂声、喊声嘈杂成一片。死者的女儿说,“把妈抬到他家,让医生打发。”看到此情景,魏官元冲着院子里喊了一声,“大家听我说,先不要动”。“顶个屁啥,能把我妈救活。医生把人治死就跑了,他跑了和尚跑不了庙。走,甭听他的”。“3天,给我3天时间。到时候答复不满意大家再闹不迟”。死者家属还是有些不依不饶,魏官元又耐心地劝说,死者为大,入土为安等等说了一大堆,直到午后,事情才稍有缓和。

对村主任安排好所有的事项之后,老魏才和我一起出来。他抱歉地说:“你看一忙上啥也顾不下,连累的你连饭也没吃上”。

老魏放下电话就安顿我,“家有三件事,先从紧处来。今天我看顾不上照应你了,营生也做不成了”。

和医生好不容易谈下来的2.3万元赔偿,死者在矿上的亲戚不同意,还纠集了一棒子小混混到医生家闹腾呢。后来老魏也了解了,死者是一个常年病号,80多岁了,医生一直也不敢接手,可架不住死者孩子们的磨蹭。这件事,老魏到双方家里跑了10来趟才解决好。

工作经验告诉他,要想把矛盾及早掌握尽快化解,必须第一时间掌握辖区内的矛盾信息。于是他在全乡20个村6个企业选聘了158名兼职调解员,建立起自己的立体化调解信息网,并根据实际主导制定了西村乡《乡村民约》,这一创举成为全区的范本得以推广。

他任司法所长二十多年来,累计调解纠纷1300余件,其中,制止因民间纠纷引发的自杀、自残案件15件,制止民转刑案件38件,调解成功率达99.8%,近5年调解成功率达100%。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世道在变,人在变。可他们眼中的魏官元没有变。

也许世界上最麻烦的工作莫过于解释工作。解释给懂的,能听进道理的人还好说,解释给村里的“法盲”就要学会村里话,把法律这个非常严谨的概念通俗化,以案说法、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依法调解成了他的四大法宝,通过日积月累他创造出了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那就是三.三工作法。即“三看”就是一看人。即是看看当事人是“皮人”还是 “厉害人”抑或是“难缠人”,就采取相应的方法。二看事。就是什么样的纠纷就采用什么样的调解方法,如侵权纠纷、合同纠纷就适用释法定责法。遇到邻里解法、婚姻等就适用“亲情感化法” 等。三是看情形。就是看纠纷的起因。 “三法”即是释法定责法、以情动人法、技巧运用法。释法定责法包括过错剖析法、依法为据法、批评教育法、交换证据法、案例引导法、成本核算法、价值预期法。以情动人法包括亲情融化法、入乡随俗法、把握心态法。技巧运用法包括苗头预测法、单刀直入法、背靠背面对面法、巧借外力法、灵活变通法、换位思考法、模糊处理法、褒扬激励法、逆向思维法、冷却降温法。

成绩的背后是辛勤的努力,一块块奖状,一摞摞荣誉证书的背后更多的也许是辛酸。挂在妻子嘴上的一句埋怨话就是,荣誉证书再多不能顶饭吃也不能当水喝。但官元说,我不后悔,最起码群众需要,推进社会法治化需要。需要就得有人做,做就得有付出,没有付出何以谈回报。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听着肢体残疾而六尺高汉子的豪言壮语,钦佩之余,我觉着人活着的价值恰恰在此时光耀无比。

关心

 

岁月催人老。再次见到老魏还是缘于任务。一个空旷的独院,一个明显老了许多的半截小老头,和初识时的魏官元有明显的区别,他除了内在的精气神尤甚,已没有年轻时的意气风发,倒显得很事故成熟,粗重的嗓音有些沙哑,腿脚不便更加明显,给人的沧桑感极强。

山还是那座山,四家山的翠绿没有变,魏官元一心为民的热情没有变。作为资深老所长,他一如既往地干着自己的调解工作,关心着群众的冷暖生活。姜某因交通肇事罪被判缓刑后在西村乡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妻子病故后留下年幼的儿子,他是又当爹又当妈和孩子相依为命。为了照顾年幼的孩子,不能外出打工仅靠种地为生,生活可谓艰难。可有钱没钱还得剃头过年,这不在买年货的路上被车撞断了腿,一时生活没了着落,加上肇事者没有赔偿能力,住院费都成了问题,姜某的生活一时失去了重心和方向。得知情况的老魏专门到医院进行了探望,并好言相劝,帮他重新树立对生活的信心。之后,全身心投入到调解中。在拿到2万余元的赔偿后,出院的姜某激动不已。随后他积极联系企业,还为姜某找到了一份开搅拌机的工作,,使姜某的生活一下子稳定下来。

一枝一叶总关情。在魏官元看来,对待帮教对象你就要像老师对待那样的无私,父母对待子女那样博爱,走进他们的内心,才能真正让他们回归社会,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可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有时候真的不容易。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年轻的都到大海里遨游去了,可在村里的留守老人就有些难挨了。早年丧妻王老汉含辛茹苦地把5个子女拉扯大,老了可没人管了。为了让老汉颐养天年,老魏苦口婆心地跑了九趟才总算安顿好。老人逢人就讲自己可碰上大恩人了。

路上

 

有人说,魏官元不是在调解的现场,就是走在调解的路上,不是在田间地头,就是在矛盾一方的炕上,这话还真不假。而他的交通工具就是单位配备的摩托车,人们称之为“党员调解车”。在车上经常放着两样必备的东西,一边的箱子里放着普法宣传资料、调解常用法律知识材料。另一边放着调解文书、公章和录像记录仪。

第三次见到魏官元是在区委门口,他骑着那辆专门用于调解工作的摩托车,在做上访户的工作。他是区委政法委书记搬来的“救兵”。原来,郭家窑乡的一个村民在翻修自家房子的时候,因为动摇了原有的房基,致使房屋倒塌死了人。之后,死者的父母等近亲家属披麻戴孝来区想获得赔偿。基于老魏的调解能力,调解任务就这样落实到老魏的头上。因为村里没有明显的法律责任,死者家属想获得的经济赔偿依法无据,一时调解陷入僵局。老魏明确告诉死者家属法律是公道公正的,该赔的少不了,不该赔的赔了,赔偿你的人就得但责任。进京非访、到市上区来回折腾。老魏就像一个消防员跟在后面灭火。来来回回十几趟下来,家属看看也没辙,在老魏的感化下,最后进入法律程序,为了尽快解决此事消除不良影响,他积极为死者家属进行法律援助,还说服法院缓交了诉讼费。此后,他多次主动和法院沟通,在法定程序的框架下把该案进入快立快审通道,庭上,他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反复做双方的工作,促使双方通过诉讼途径达成调解协议,事情最终得以圆满解决。

有人说,老魏爱管闲事。在我看来不是一般的爱管闲事。 去年,在乡里的“铁腕治污”活动中,他是冲锋在前,积极宣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认真讲解中央有关精神和《环保法》,使部分企业和员工深受教育,感动了一大批企业的领导者,他们相继自行解决了自身的问题。可一家洗煤厂很抵触。原因是他把自己的全部身家投了进去,还贷款500万元用于扩大规模,刚刚建成还没见一分钱效益就让关门,他一下就受不了。情况更严重的是债主听说厂子要被强拆,纷纷到家里逼债。厂主郑某的父亲一激动拿着汽油要自焚,逼迫工作组让步。面对此情此境,老魏左右为难。一头是严格的法律,一头是百姓的生存。为了寻求一个好结果,他顶住来自各方的压力,协调环保等部门,充分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积极联系相关企业寻求合作,不到一个星期就联系好一家大型洗煤厂愿意与郑某合作,该厂也雷厉风行,第二天就进厂入驻投入了建设。也许用不了多长时间一座符合环保要求的现代化大型洗煤厂就会拔地而起。我想,立起来的是企业高耸的厂房,不如说是人心,不如说是党惠民政策的光芒。

每当圆满完成一次调解,就像打了一场胜仗。放松下来的魏官元就站立在四家山的顶峰远眺,他似乎在思考人生,似乎在远眺中博大自己的胸怀。他知道自己要走的路很长,虽然前方荆棘密布,但他相信远方的光明。

 

人说,他是一颗无名的小草,默默地为大地增彩添绿。他说,我是一块砖,那里用着往那里搬。我认为,他像脊梁,支撑着共和国的法治大厦,使我们生活的一片天更加绚丽多彩,和谐美好。

 

坚持发展“枫桥经验”——第五集 三治融合

在亿万中国人民伟大实践中诞生、发展、创新、完善的“枫桥经验”,将在建设平安中国,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销售含有害物质的保健品 这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

被告通过开设四家淘宝网店销售含有国家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的酚酞、双氯芬酸钠等有毒有害物质的苦瓜清脂系列等保健品,销量 ...

用政法新媒体的春天,带来政法事业的万紫千红!

我们必须为共和国守住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

面对这样一道选择题,他们给出了惊人的答案!

当警察,能为别人拼一回命,也算是不负警服不负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