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被洪水冲走命悬一线 事后他却告诉妻子 只是摔伤

2018-11-15 08:51  来源:宁夏日报  责任编辑:黄海英
字号  分享至:

  原标题:“要对得起身上的警服” —— 记全区优秀共产党员郑建卫(上)

    把忠诚镌刻在心中 ——记全区优秀共产党员郑建卫(下)

  “自治区党委决定,拟授予银川市公安局西夏区分局镇北堡派出所教导员郑建卫同志‘全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现予以公示。”10月11日,郑建卫入选宁夏60年公安工作突出贡献人物;10月15日,被宁夏党委授予“全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看到同事转发来的公告信息时,他还在家中休养。

  荣誉的背后,是三个月前那场惊心动魄的遭遇,至今仍在郑建卫身上留下多处印记:右腿韧带撕裂,半月板被切除一块,腿上、手臂、背部有多处暗色伤痕——伤口渗进洪水中的杂质,愈合后形成难以恢复的瘢痕。“这都没什么,至少现在能和大家说话,我很幸运了。”手术后,除了右腿走路还不利落,郑建卫恢复良好。

  时间回到7月22日夜,宁夏贺兰山沿山突降暴雨引发山洪。“呼叫镇北堡派出所!在贺兰山滚钟口与苏峪口路段有辆越野车被山洪所困,请立即救援。”接到银川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发出的指令,郑建卫和辅警王永良立刻乘车,迎着暴雨冲进了夜色中。

  在接近贺兰山滚苏路和镇苏路交叉路口时,洪水暴涨,冲过路面,两人无法前进,只得将警车停在路边一处小丘上。此时,路对面还有处置其他警情的同事,大家本想会合,但看着越来越汹涌的洪水,只得伺机而动。

  突然,郑建卫和王永良注意到前方四五十米处停着一辆皮卡车,但无法确定车内是否有被困人员。洪水势猛,皮卡车随时可能被卷走。

  危急时刻,郑建卫和王永良决定上前营救。“下车前,永良提醒我把救生圈套上,这是救命的提示啊。”回忆当时情景,郑建卫感慨万分。

  两人赶到皮卡车前,郑建卫爬上车厢,王永良在车后接应。确定车内无人后,两人正准备离开,危险却突然袭来。“洪水迅速漫了过来,浪头涌到车窗的高度。永良让我赶紧走,话音没落,车被一下打翻,我们落水。”

  从落水直到被救,郑建卫再没见到王永良。

  猛烈的山洪中,乱石、树枝、泥沙俱下,人如蚂蚁一般被翻卷裹挟。冰冷的洪水、巨大的冲力让郑建卫蒙了,只能紧紧抓着救生圈。

  刚参加工作时,郑建卫被分配到银川市公安局巡逻警察支队特警大队。郑建卫始终刻苦训练,是队里的尖子,这给他打下良好的身体底子。

  “然而再好的身板,在洪水面前也太脆弱了。”浪头翻滚,天旋地转,四周漆黑一片,雨点砸在身上,郑建卫脑子里根本想不了太多,只能本能地尽力保持清醒。“头露出水面时赶紧吸几口气,浪把头按下去就尽力憋气,憋不住时泥沙灌进口鼻,差点窒息,好几次都想就这么放弃算了。”郑建卫回忆。

  漂流一个多小时后,郑建卫的救生圈早已消失在洪水里,所幸水势已不像落水时那样猛烈。郑建卫控制着身体顺势漂流而下,寻找着生的希望。

  23时30分左右,郑建卫爬上一处拦洪坝土坡。惊魂甫定,郑建卫就想着赶紧去寻找王永良。半个多小时后,他被巡逻查看拦洪坝形势的金山村村民发现。次日凌晨3时许,郑建卫成功获救,此时距他落水已过去5个多小时。

  被送往医院的路上,郑建卫借同事的手机给妻子打了个电话:“晚上出警不小心摔伤,手机丢了。”从警19年,郑建卫经历了太多急难险重时刻,他从不想让家人担心。

  从巡特警到派出所民警、指导员,多年从警生涯让郑建卫有一颗坚强的心,哪怕是这次经历的生死,然而得知王永良不幸牺牲,郑建卫悲痛万分,“当警察,伤痛是难免的,比起牺牲的战友,我的这些伤不值一提。”

  “要知道洪水那么危险,当时你们还会下车去营救别人吗?”记者问。

  “会。也不敢说我们有多么高尚,但我们要对得起身上的警服。”郑建卫说。

  经历过生死,平凡的日子愈显弥足珍贵。郑建卫在家休养的这段时间,是他的妻子多年不曾有过的心安时刻。

  这两年,每到镇北堡汛期来临之际,就是妻子最担心的时候。不仅是今年的“7·22”暴雨洪灾,2016年“8·21”洪灾、2017年“7·29”洪灾,郑建卫都冲在抗洪救援的最前线。

  “他总是忙,在单位、在破案路上。结婚后,我们一起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苏峪口景区,一家三口只照过两次全家福。”说起这些,妻子哽咽了。在万家团圆的时刻,作为警察,郑建卫往往只能压住对家人的思念和愧疚,忙碌在最需要他的岗位上。

  2016年9月,郑建卫到银川市西夏区镇北堡镇派出所担任教导员。当时所里只有所长一名、教导员一名、治安民警两名、治安辅警四名,却承担着5万人的日常治安工作。

  在所里统一部署下,郑建卫牵头安排警力,加大对辖区各类违法犯罪的打击查处力度,群众安全感大大上升,为镇北堡荣获全国首批特色小镇等6项国家级荣誉付出了辛勤汗水。

  刚到镇北堡镇时,郑建卫遇到一起案件。一家酒吧里,居民李某和素不相识的董某发生争执,推搡中李某拾起身边木棍砸向董某头部,董某当即血流满面,李某见势不妙,连夜逃匿。

  接到报案后,郑建卫和同事立即调查走访并对李某展开抓捕,但李某始终不露面。年关将近,得知李某可能潜伏在西安,郑建卫立即带队赶往西安实施抓捕。

  他们在寒风中一守就是十天,但李某始终未露面。除夕之夜,郑建卫只给家人打了个电话报平安。回到镇北堡,年关已过,李某依然未到案,就连受害人都觉得一起打架斗殴,可能就这样不了了之了,郑建卫却坚持要给群众一个公道。他和同事王永良十多次到李某及其亲友家中,耐心做思想工作。一次次宣讲法律政策,一趟趟真情说服,最终,潜逃了一年零两个月的李某投案自首。

  在打击犯罪行动中,郑建卫是嫉恶如仇、英勇向前的人民卫士,而对弱势人群,他总是心怀惦念,总想着去帮助。2016年9月,郑建卫接警:一商铺发生手机盗窃案。根据报警人提供的监控视频资料,郑建卫很快将涉嫌盗窃手机的嫌疑人抓获,却是个14岁的未成年人。了解情况得知,嫌疑人之前因多次盗窃被抓。面对孩子,郑建卫心情特别沉重,他为孩子的将来担心。

  郑建卫很快就去孩子家里走访。“这孩子5岁时父母离异,父亲因盗窃入狱,母亲离家出走后再无音讯。他的姐姐16岁辍学打工,他和弟弟在父亲入狱后由姑姑抚养,因姑姑没时间照顾,这孩子染上了小偷小摸、沉迷网络游戏的恶习。他和另外几个未成年人流窜在西夏区,盗窃作案20多次,先后被抓获10多次,均未改邪归正。”知情人的话让郑建卫非常难过。

  为了让孩子早日改邪归正,郑建卫多次到孩子就读的学校与教导主任、班主任交流情况,到孩子姑姑打工地的村委会调查走访。郑建卫还联系银川市西夏区团委,想方设法解决几个辍学孩子的上学问题。经过多方努力,这几个孩子有的重新走进校园,有的改邪归正,再没有违法行为。

  镇北堡镇留守儿童较多,郑建卫对孩子们的安全格外关心,经常组织警力到校园周边巡察,加强对校园周边娱乐场所的清理和控制。居民们非常感激,说有了派出所民警的关心,他们对孩子就多了一份放心。

  从警19年,郑建卫始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因工作成绩突出,2003年他被评为银川市青年岗位能手,2007年和2009年分别荣立个人三等功,多次受到市局、支队、分局的表彰奖励。郑建卫用自己的行动,履行了为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而努力奋斗的铮铮誓言,把人民警察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镌刻在心中。(记者和牧川)

《坚持发展“枫桥经验”》第三集 固本强基

中国大,大在基层;治理难,难在基层。百姓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小事不解决就会出大事、小问题不 ...

销售含有害物质的保健品 这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

被告通过开设四家淘宝网店销售含有国家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的酚酞、双氯芬酸钠等有毒有害物质的苦瓜清脂系列等保健品,销量 ...

用政法新媒体的春天,带来政法事业的万紫千红!

我们必须为共和国守住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

和男戒毒所里的女咨询师一起走进“高墙”

他们在戒毒所里生活是什么样的?像影视剧里被看管的犯人一样?毒瘾发作后歇斯底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