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法官可以远程参与鉴定听证,这项新举措了解一下!

2018-11-11 19:28  来源:京法网事 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黄海英
字号  分享至:

来源标题:北京法院运用视频技术,实现法官远程参与鉴定听证 

11月5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创新工作举措,运用远程视频技术,将法官在线参与司法鉴定听证制度引入审判程序,使承办法官“身在”法院的同时,亲历听证过程。

此举不仅让法官从繁重的审判辅助性事务中解放出来,更加专注于坐堂问案、拍板定案,北京高院诉讼服务办公室充分发挥全市法院诉服部门集中管理审判辅助事务的专业化优势,将对外委托鉴定、评估等审判辅助事务从审判工作中予以剥离,通过审判流程再造,实现审判辅助事务的繁简分流。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借助信息化手段,深入推进“互联网+对外委托”工作模式,努力减少群众出行、节约诉讼成本、提高审判质效,从而实现便利群众诉讼和服务法官办案的双赢。

作为此项工作机制的初试人和收益者,海淀法院复兴法庭负责人汪懿连声称赞:“诉讼服务部门为一线法官搭建的远程听证平台,极大节省了外出时间,有效提升了审判效率,让法官能挤出更多的时间专注于审判。”

近年来,通过司法鉴定解决诉讼中专门性问题的需求日益上升。召开听证会是医疗损害等疑难、复杂司法鉴定中的程序之一,可以使当事人明确鉴定事项和鉴定人全面了解案情。为提高法官参与听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医疗损害鉴定听证会的效能,海淀法院以审判需求为导向,通过在线可视化视频传输,让信息多跑路,让法官少跑腿,举行了这场别开生面的医疗过错司法鉴定听证会。

海淀法院党组成员、政治处主任戴国表示,法官们突破时空限制,利用视频传输技术以“同步异空”的方式实现了全程参与,就医学专业知识对鉴定人进行询问,就案件争议焦点与医疗专家进行交流,更加清楚地了解案件涉及的专业知识,厘清审判思路,维持听证秩序,缩短鉴定周期,节约审判资源。

    (作者:刘瑾 刘兴茹 摄影:张健)

再一次,让妈妈抚摸你的脸

一张照片可以有多揪心?在烈士王成龙的雕塑前,母亲管修梅哭成泪人,这是一次最残忍的重逢。

56名被告获刑!均藏身境外实施电信网络敲诈

对被告人陈某某等56名被告人以敲诈勒索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至十一年不等刑期,并处一万元至十万元不等罚金。

用政法新媒体的春天,带来政法事业的万紫千红!

我们必须为共和国守住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

等你,一起细数“从警体验”

在“警队”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