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老刑警案例解析:看完我说的再买买买不迟!

2018-11-11 19:13  来源:平安北京 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黄海英
字号  分享至:

“双11”临近,又到了买买买的“剁手购物节”,某宝、某东都已经提前开启了狂欢模式。当你把“期待”装满购物车时,可曾想过,有那么一群人早已暗中等待,蠢蠢欲动,就等你掉入陷阱之中……

北京市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心权威发布“双11”购物三大诈骗陷阱,帮助大家提前练好“防骗术”。望大家仔细阅读,提高警惕、认真防范,安全购物、愉快狂欢!

交易异常诈骗



真实案例

小刘在某电商平台购物后,接到一陌生手机号码来电,对方自称是该电商平台客服人员,告诉小刘在网站上购买的产品缺货,无法发货需要办理退款,并让小刘加微信办理相关手续。之后小刘通过微信与对方联系,在对方提供的网址链接里,填写了自己的信息以及短信验证码,最后发现自己网银被消费了5000元。

案例解析

此类骗术,骗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到了事主购物信息,之后冒充卖家、客服给事主打电话,告知事主购买的商品存在问题,需要退换货。之后以重新付款或退款的方式诱骗事主登陆虚假网址填写银行卡信息进行付款或直接获取银行卡验证码,盗刷事主银行账号内资金。

防范提示

1. 在电商平台上购物时,所有的操作和沟通要在电商平台里的沟通软件进行联系。例如在天猫、淘宝上购物要通过阿里旺信进行联系。这可以让我们购物的信息在平台的监管之内,既能防止被骗,也可避免购物纠纷。

2. 在陌生网站不要填写个人信息,特别是银行卡信息、密码和短信验证码。

钓鱼网站诈骗




真实案例

小张短信收到一条信息,内容为“双十一购物节,领取优惠红包”,随后附有一个短信链接。小张点开链接之后,要求填写个人信息。小张填写完后,发现自己银行卡被盗刷3000元。

案例解析

这种骗术中,骗子先向事主发送信息,诱使事主填写个人信息,通过获取的信息,盗刷事主银行卡资金。

防范提示

1. 个人五项基本信息非常重要,如果同时被对方获取就可能直接盗刷个人资金。具体信息为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账号、银行卡绑定的手机号,动态密码(网银密码、短信验证码)。

2. 对陌生的链接不要随便点击,即使不是钓鱼网站,也有可能是木马链接,点击之后就有可能直接从后台给手机安装木马病毒,从而造成信息泄露,甚至资金损失。

虚假购物诈骗


真实案例

小王在网上看到有人发布信息,低价出售苹果手机。小王与对方联系后加微信好友,以5000元价格购买一台iPhone X手机。通过微信向对方转账后,对方将小王拉黑不再联系。

案例解析

骗子在网上发布虚假的销售货品信息,诱导事主进行购买。当事主进行转账后,骗子就逃之夭夭,不再联系。

防范提示

1. 不要贪图便宜,购买远低于市场价的物品要格外注意。同时,要在正规购物平台交易,不要通过直接转账的方式付款。

2. 要注意防范山寨购物网站。电商平台网址前缀为HTTPS,如果前缀是HTTP的话,谨慎填写个人重要信息。




为何撤销母亲对四岁亲生儿子的监护权?

被告人把怨恨发泄在自己的亲生儿子身上,已经触犯了《刑法》,即使是父母,也不能随意剥夺孩子的生命权。

用政法新媒体的春天,带来政法事业的万紫千红!

我们必须为共和国守住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

等你,一起细数“从警体验”

在“警队”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