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20年守护2000公里公路 他说我不是“铁打的”,只因更在乎责任

2018-11-09 17:02  来源:人民公安报——交通周刊  责任编辑:王淑静
字号  分享至:

  苏兆华说,对孩子、对家庭,我不是没有愧疚,我亏欠他们很多。家里有爱人顾着,但工作岗位辖区的5个乡镇2000多公里路,是我的责任,是我必须守护的地方。

  图为苏兆华勘察事故现场

  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金钟镇小尖山路段,一起交通事故发生,一名交警一手抱着一个现场记录本,一手勾画,刷刷几笔,现场情况跃然纸上:小尖山路段的急弯处,事故车辆撞上路边护栏,又弹开近10米,车辆损伤严重,所幸驾驶人及乘客毫发无损。详细了解事故原因后,得知驾驶人已经报了保险,这名交警语重心长地叮嘱驾驶人:“弯道开车要慢,注意力要集中,年轻人不要急躁。安全最重要,要珍惜生命。”

  这名交警是威宁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二中队中队长苏兆华,类似这样的话,他在这条路段说了20年,每天都在说,已经数不清重复了多少次。自1998年调到二中队工作至今,苏兆华在这个贵州省境内海拔最高的交警执勤点坚守了20年,同事们称他是“铁打的苏兆华”。20年间,威宁县交警大队大队长换了6任,身边同事来来往往不下50人,苏兆华依然如他所守护的梅花山一样昂首挺立着,每天奔忙在辖区重点路段和交通事故现场,默默守护着威宁新发、龙场、金钟、二塘、猴场5个乡镇22.7万名群众的交通安全。

  二中队管辖公路里程102省道66公里,加县道、乡道总里程2000多公里。威宁县梅花山沿线多盘山路,海拔最高处达2680多米,每年从12月至次年2月,这一路段常有凝冻,大雾天气多达200余天,能见度最低时不足5米,交通事故多发。在这样的环境中,每月要处理大小交通事故几十起,年平均处理交通事故达上百起。

 

  图为苏兆华勘察事故现场

  中午刚处理完小尖山路段交通事故回到中队,端起杯子才喝一口茶,苏兆华的手机又响了:二塘镇产底村发生一起翻车伤人事故。挂了电话,苏兆华迅速叫上两名值班民警驾车赶往事故地点。

  现场,事故车辆侧翻下4米多高的公路,整个车身损毁严重,驾驶人头部、手部多处受伤,浑身是血,附近村的卫生室医生正在给他包扎。警车刚停稳,苏兆华就跳下车跑向坐在事故车辆旁的驾驶人,询问受伤情况,仔细观察伤者表现,以防有内伤延误救治时机。经现场医务人员诊断,驾驶人只是轻伤。

  苏兆华一边指挥同事勘查现场,一边安抚驾驶人情绪,又将其扶上警车送到村卫生室,联系其家人前来照顾后,苏兆华才返回现场。

  交通事故现场处置工作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地开展。现场勘查结束,已是下午2点多了。早饭是7点钟吃的,其间喝过一口茶,中午饭还没来得及吃,对这样的工作方式,苏兆华笑着说:“我都习惯了,20年来,很少有准点吃饭的时候。”

  苏兆华患糖尿病已19年,每天除了在饭前给自己打针外,他丝毫没有病人的模样,工作起来总是风风火火,雷厉风行。

  今年7月中旬,苏兆华的儿子因为胸口疼痛,到医院检查发现是气胸,病情严重,自己坐车到六盘水的医院接受治疗。入院当天,苏兆华的爱人打电话告知了他,但是由于正在执勤,苏兆华只能让爱人好好照顾儿子,说等工作空闲的时候他再去看。这一等,就到了3天后儿子第一次手术。苏兆华的爱人告诉他孩子下午要做手术,希望他能到六盘水一起照顾孩子,他的回答依然是:“我还在事故现场。”

  当天晚上,苏兆华终于抽出时间匆匆去了医院一趟,看了看刚做完手术的儿子,随后又匆匆返回中队。与他守护的2000多公里通车公路里程相比,从他的执勤点到家的距离不过25公里,但在2000多公里的公路线上,他可以来回奔波,不管清晨还是半夜,只要有警情,他总是第一时间出动。而25公里外家人的召唤,他总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苏兆华说,对孩子、对家庭,我不是没有愧疚,我亏欠他们很多。家里有爱人顾着,但工作岗位辖区的5个乡镇2000多公里路,是我的责任,是我必须守护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