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服务生命禁区 情洒雪域高原
他不计得失,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视西藏为“第二故乡”,被藏族同胞亲切地称为“扎西”,他就是山西省大同市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中心的魏铭。
今年7月中旬,魏铭参加最高检“双百计划”援藏活动,前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西藏那曲检察机关,开展为期半年的业务指导,在雪域高原上开始全新的挑战。
勇挑重担迎难而上
那曲市位于西藏北部,平均海拔4600米,是全国海拔最高的地级市,自然环境特别恶劣,在西藏地区有着“远在阿里,苦在那曲”的说法。
初到这里,那曲同事开玩笑地说,在这里生活,要学会“慢半拍”,做任何事都不能急,得慢慢来,可不能像在内地那样风风火火,走路步伐要放慢,做事要放慢动作,深呼吸,减少氧气消耗,否则就会心跳加快、胸闷难以呼吸。
虽然“慢半拍”,但是时间不等人。那曲撤地设市才刚满一年,各项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网络还不是很通畅,这给工作的开展带来不少阻力。按最高检要求,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在2013年底统一上线运行,但由于当地的特殊情况,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在2016年才开始运行,而且到现在仍有三个县检察院由于网络不通还未上线运行。案件信息公开、电子印章的使用、电子卷宗的制作,以及对统一业务应用系统的熟练、规范的操作等等诸多问题摆在那曲检察机关的面前。
看到这里,魏铭内心暗暗发誓,要为那曲检察留下点什么。他通过查漏补缺,言传身教,逐步对统一业务应用系统使用、管理工作进行了规范,带动当地检察机关业务水平的大幅提升。
奋发有为敬业精业
那曲检察机关案件管理线上办公滞后这一现状,一直是魏铭的一块心病。如何充分发挥好自己在案件管理工作上的经验,并为那曲市检察院案件管理工作提供一套高效优质的工作方法,成为魏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由于那曲经常停电,挑灯办公已经成为家常便饭。停电了就点着油灯继续埋头工作。老同志见魏铭晚上加班到深夜,就告诫他:“注意保暖,这里晚上气温能降到零下三四十度,不注意就会引起感冒,在高原很容易诱发肺水肿,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魏铭笑呵呵地多谢大家的关心,回去添件厚外套,继续奋战在工作岗位上。在勤勤恳恳日以继夜的努力工作下,通过近三个月的不懈努力,魏铭牵头组织了那曲市11个县区检察院案管部门进行了电子卷宗的制作、电子印章的使用和案件信息公开的培训,协调那曲市检察院完成了自治区检察院组织的案件评查工作,评查了60个捕后轻判刑和退捕的案件,促进那曲检察机关线上办公办案的顺利开展。
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初谈进藏感想时,魏铭说他没有丝毫的心理准备,因为家中双亲的身体不好,儿子已经上高二,正需要父亲陪伴,他也曾犹豫,要是自己走了,家里可怎么办,但想到了自己承载着大同市检察院领导及同事们的殷切嘱托,想到了“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没困难”这一人生座右铭,况且曾经军旅生涯的锤炼,无条件服从的意识早已融入到他的骨子里。在和父母妻子一番沟通后,他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义无反顾地踏上了雪域高原。
有时他也想,身处西藏,远离亲人,思念是难解的情结,每每听到亲人安慰关心的话语,他的心情不免沉重,但是想到在人生中能有如此难得的工作经历,并且为之热爱的检察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时,他又露出欣慰的笑容。每当领导关心问候他时,他总是言辞恳切地说,工作已经顺利开展,一定不负领导的期望和嘱托,因为他身后有大同市人民检察院全体同仁的共同支持,他要义无反顾为那曲检察事业的进步添砖加瓦。
援藏女作家杜文娟在其报告文学《援藏干部》一文中写到:“和平时期的援藏干部,就是出征的战士,选择了援藏,就是选择了崇高。”
魏铭说他并不崇高,只是不想让自己后悔,总想为那曲留下点什么,哪怕只是一个默默工作的背影,也不枉这一趟援藏之行。他做了一名检察干警该做的事,像众多援藏干部一样,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播下了希望的种子,希冀绽放最美的检察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