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1月5日上午开幕。展会期间,3000多家参展企业,超15万专业采购商,如果有法律服务需求怎么办?万一遇到法律纠纷又该如何解决?
从为进口博览会度身定做的“涉外商事审判法庭”——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西虹桥(进口博览会)人民法庭;到“服务保障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检察官办公室”的设立;再到(进口博览会)涉外法律服务中心、人民调解中心……
这些“法治元素”的融入,既是 “精准对标”护航进博会的有力司法服务保障,同时也是上海法治建设的最新生动注脚。
法院
“四叶草”里的法庭 已受理案件33件
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会场所在地国家会展中心东北片,有一个总面积435平方米的西虹桥(进口博览会)法庭。这是青浦区人民法院为此次进口博览会度身定做的“涉外商事审判法庭”。其中包括一个审判法庭、一个诉讼服务中心和诉调对接中心。
法庭主要受理上海青浦法院管辖的四类案件,分别是涉进口博览会民商事案件、涉会展业的民商事案件、涉国家会展中心的民商事案件、具有涉外性质的商事案件。
上海青浦法院西虹桥(进口博览会)法庭诉讼服务中心
日前,一外籍当事人来到该法庭起诉。原来,这名外籍当事人与国内的一家企业合伙经营国际会展中心内的快餐业务,但在合伙过程中却因费用结算问题发生纠纷,双方协商不成,外籍当事人于是诉至西虹桥(进口博览会)法庭。该案件目前尚在审理当中。
“自10月8日法庭成立至今,我们已经受理具有涉外性质的商事案件8件。”西虹桥(进口博览会)法庭庭长吴小国告诉记者,截至昨天(11月4日),该法庭已受理案件33件,其中涉进博会案件6件,涉外商事案件8件,涉会展业相关案件19件。涉及案件类型包括合伙纠纷、服务合同纠纷、运输合同纠纷、承揽合同纠纷等。
开辟“绿色通道” “一站式”服务力求“快解”
西虹桥 (进口博览会)法庭成立后受理的首起案件为一起房屋租赁产生的违约金赔偿纠纷,已于近日调解结案,上海法治报此前已有报道。“我们开通了‘绿色通道’,推进快审机制。”吴小国表示,针对涉进博会案件,法庭采取“快立、快审、快执、快结”的方法,力求快速化解。因此,该案从立案、庭前调解、开庭、庭后调解到履行完毕,仅用了16天时间。
这一方面得益于法庭的便捷诉讼服务和“智慧法庭”信息化建设。为了提高案件审判效率,法庭内随处可见智能化设备:在诉讼服务中心,一个诉讼文书智能辅助书写系统格外显眼,旁边还有自助书写系统、自助立案系统、诉讼服务一体查询系统;在审判法庭,原、被告席上各有一个电子屏幕,不仅具有互联网在线直播功能,还可以实现语音文字同步转化等。
上海青浦法院西虹桥(进口博览会)法庭诉讼服务中心
此外,为了高效审理涉进口博览会案件,法庭工作人员积极练好“内功”。法庭干警利用中午时间组织学习进口博览会情况(会展流程、各阶段内容及可能的纠纷类型),涉外商事审判知识,信息化应用等,同时,还积极熟悉场馆、商业广场等地形情况、场馆分布等,为纠纷尽快处理奠定基础。
记者了解到,考虑到展会期间知识产权纠纷可能相对较多,目前法庭专设知识产权服务窗口,展会期间,由普陀区人民法院、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安排法官到窗口值班。展会期间,诉讼服务中心将延长开放时间,确保有需必应。
“我们还与上级法院、相关单位形成有效联系、有效对接机制。”吴小国介绍,法庭还与调解组织、仲裁机构探索一站式衔接工作。在法庭设立一站式服务专窗,向当事人进行宣传、引导,帮助、支持当事人选择其认为合适的纠纷解决途径。
检察院
特殊办案组
专项监督已排摸公益诉讼线索64件
为“当好东道主,办好家门口的盛会”,今年8月,青浦区人民检察院在国家会展中心设立“服务保障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检察官办公室”,在该院派驻赵巷检察室设立“服务保障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工作站”,制定并履行开展涉进口博览会案件专项诉讼监督、排查场馆周边“食药环”领域监管隐患等10项工作职责。
公共安全、市场规范等整治是进口博览会优良社会环境的重要保障。青浦检察院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数月来,深入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等地,对食品药品、危险化学品等领域开展专项排查工作。
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检察院服务保障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检察官办公室
“我们以国家会展中心附近的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为突破口,开展食品药品专项排查工作,集中排查场馆周边“食药环”领域监管隐患。”青浦检察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开展专项法律监督,目前已排摸公益诉讼案件线索64件。
为了确保“舌尖上的安全”,青浦检察院还将配合公安重点打击进口博览会期间发生的有关餐饮住宿、食药品卫生安全等方面犯罪,对严重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将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同时,还将加强与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联动,建立食品、药品领域行政民事检察工作对接,做到精准打击。
此外,青浦检察院还同时开展生态环境领域和危化品领域专项排查工作,为进博会举办提供优质的生态环境、营造安定有序的市场环境。
个性化服务 保障参会企业知识产权
进口博览会期间,各国参展企业将带来各项专利、知识产权等,知识产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这一新形势,青浦检察院加大知识产权法律监督力度,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建立重点知识产权企业名录和重点科创人员名录,提供精细化、定制化法律服务。
“我们会同职能部门建立了包括日立电梯(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熊猫集团等在内的176家知识产权重点企业名录。”检察官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同时建立顺丰公司等重点快递物流企业名录,并对“达芙妮”、“熊猫”、“起帆”等知名注册商标的权利人进行调研,提供个性化法治服务,力争建立公平、安全、高效区域营商环境,积极保障各国参展商和相关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检察院服务保障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检察官办公室
此外,青浦检察院还在原工作站内设立“涉进口博览会”专窗、公开宣告听证室、知识产权保护室等,协同“涉进口博览会”办案组对相关案件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重点企业对接服务机制等,细化服务措施,为进口博览会及“6+365”服务平台提供常态化检察保障。
司法局
组“王牌队伍” 法律服务打出涉外“特色牌”
展会期间,参会企业如果有法律服务需求怎么办?
在国家会展中心1号馆11号门4楼,分别设立有“上海市司法局 上海市律师协会 (进口博览会)涉外法律服务中心”、“上海市司法局(进口博览会)人民调解中心”和“徐泾镇(进口博览会)联合调解中心”。
其中,“(进口博览会)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将为进口博览会及后续“6+365”计划提供涉外法律服务,包括营商环境政策指引、涉外法律事务咨询、服务机构对接、防范投资风险等。
此外,上海市司法局还从上海涉外律师人才库中挑选24名政治可靠、业务过硬、外语精通的律师,打造了一支“王牌队伍”----“进口博览会涉外法律服务团”。
记者了解到,这支“王牌队伍”将进入展会现场为外国法律服务机构入华开展业务、为参展机构及人员提供涉外法律咨询服务。同时还将聚焦展会的相关服务,满足进口博览会期间及“6+365”计划中的各项法律服务需求,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法律制度的了解和认知,增进客商进入中国开展合作的信心。
四张“服务清单”让法律服务“全覆盖”
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法医毒物化学研究室副研究员严慧如今的身份有点特殊。经过多层选拔,严慧从上海市司法鉴定专家库成功入选,将以司法鉴定人的身份,入驻涉外法律服务团。
进口博览会期间,严慧将以现场驻点、线上咨询的服务方式,发挥司法鉴定在进口产品入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合同纠纷文检等方面的作用。在进博会召开期间以及后续的“6+365”平台中,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还将有多位鉴定专家为各参展机构提供司法鉴定领域的优质服务,努力满足公众法律服务的需求。
日前,上海市司法局发布了《上海市司法局法律服务保障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行动方案》,并明确了服务清单、服务主体以及获取服务的途径。
记者看到,律师服务清单中包括参与处理进博会组织方、参展商、搭建商、物流商及其他配套供应商之间争议或纠纷,协调处理与进博会有关的财产和人身损害纠纷,代理进行诉讼、仲裁及替代性争议解决程序等17方面的法律服务内容。
人民调解服务清单中,民事纠纷、商事纠纷、治安案件及其他适合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纠纷都将由专业的“老娘舅”来化解。此外,在进口博览会举办期间,公证员还将为有需要的参展商提供保全证据等公证法律服务。(胡蝶飞 陈颖婷 季张颖 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