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救人重要,救心更重要—戒毒所民警刘羽

2018-11-04 16:01  来源:贵阳公安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赵利丽
字号  分享至:

  当挺拔干练的他坐下来时,你会发现,这个戒毒所民警身上那种特有的阳刚之气一下子减淡了,取而代之的是文雅、平和和耐心。或许,这就是在数年如一日的工作带来的沉淀,是如工匠一样耐心打磨后特有的从容。在他充满书卷气的交谈中,一个基层民警坚守岗位、刻苦专研、救人救心的形象逐渐清晰起来,他就是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戒毒所民警刘羽

  刘羽,34岁,云岩区戒毒所民警,从警13年。

  刘羽是一位普通的戒毒民警,所从事的也是一份普通的工作。在很长的时间里,他为了赶交通车,不得不早点6:30起床;为了节省点休息时间,他不得不借住在母亲家里。因为工作的特殊性,他与身为司法民警的妻子,一个星期难得碰上一面,至今也不敢要孩子。

  可以说刘羽没有多余的时间,也没有多余的精力。但因为对工作的热爱,因为高度的责任心,他把工作的每一个空挡,把每一点休息的时间都利用起来,以巨大的热情钻研那些本可不学的知识,从而更好地帮助一个个戒毒人员去掉毒瘾,重返社会。

  一个颇具代表性的故事是,2010年,他与一位李姓戒毒人员谈话时,发现对方神情颇为古怪,于是特意单独交谈,但对方什么也不愿意说。刘羽没有放弃,而是通过兄弟单位找到该戒毒人员母亲的号码,并了解到他家里有一个两岁的孩子,父母身体也不好。经过努力,他还找到了该戒毒人员本已离家出走的老婆,并说服对方照顾孩子。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该吸毒人员成功戒毒,一个破碎的家庭得以拯救。

  一个戒毒人员背后是一个家庭,众多的家庭组成了我们身处其中的社会。刘羽的工作不仅是拯救一个个的戒毒人员,更是拯救一个又一个的家庭,从而保证了这个社会更稳定、和谐。

  “自学心理学和医学知识”

  2005年毕业的刘羽,至今已经工作13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老民警了。他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负责与戒毒人员谈话。每年接触戒毒人员上万人,日复一日的工作无疑显得单调和枯燥,但作为有心人,刘羽却试图在其中发现问题,并以匠人的执着不断专研,从而帮助戒毒人员重回正常的人生。

  “我的工作之一是了解新学员的心里状况,交谈中发现,很多人竟然有四五次吸毒经历。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重犯呢,戒毒怎么就这么难?”刘羽对记者说,经过深入交谈,发现身体戒毒其实不难,三五天就能见效,关键的还是心理,如个别社会人员唆使,或者来自家庭的冷漠,都会让已康复的戒毒人员重犯。因此,要帮助重犯人员彻底摆脱毒瘾,除了有效的管理,关键还得在心理方面下功夫。

  病根找着了,该如何治疗呢?刘羽买来《心理学与生活》《普通心理学》《直面内心的恐惧》等心理学书籍,利用休息时间学习,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向心理科医生请教。掌握相关知识后,他便对吸毒人员进行心理辅导,检验方法是否有效。随着经验成熟,他还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并组建思想感化小队,利用戒毒人员身份相同的同感效应,鼓励其相互引导。

  心理疏导的案例很多,如有个戒毒人员一进戒毒所就装疯卖傻,答非所问,甚至拿大便来抹脸,大家都把他定义为神经病人。但刘羽感觉不大对劲,于是回放了病室里的监控,观察该人员的行为,发现其实有一定的规律性和连续性。他结合所学的心理学知识,请教精神病院的医生,并进行家访,从而确定此人的行为是装的。“怎么办呢?最好给他台阶下,不能当众出丑,然后慢慢恢复正常。”刘羽说,自己通过私下聊天暗示后,此人的行为逐渐收敛,之后把他从原来的监室调出来,换一个全新的环境,便顺理成章地恢复正常了,并成功戒毒。

  “工匠精神,就是把普通工作做到极致”

  若说心理方面的尝试是刘羽工匠精神的一个方面,那在医学方面的努力,则是这种精神的延续。通过学习,他不仅对吸毒人员的常见病症有所了解,知道所患疾病对生活的影响,还能根据对方脸上的表情判断,所说的病情是真实的,还是谎报或夸大。多年前,某个吸毒人员硬说自己腰椎骨折,不能下床,有所怀疑的刘羽于是去翻看相关医疗档案,发现只是腰椎间盘突出。但他并未说破,而是通过实际行动让对方体会到关心和温暖。后来,该吸毒人员不仅成功解毒,还作为思想感化小组的一员获得大家的肯定。

  “若说工作有什么特别之处,那大概是我比较肯钻研吧。” 谈及工作上的成绩,刘羽表现得很谦虚。他说,自己所理解的工匠精神,说白了就是一种职业精神,具体就是把普通的工作做到极致,在每一个细节上保持专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的工作对很多来说显得枯燥无味,但在当今社会环境要求下,戒毒工作已经不仅仅是管理,而是必须在心理辅导、生活帮助方面下功夫,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意义,帮助戒毒人员重回人生的正轨,寻找到生活的意义,而不是一次次重蹈覆辙。”刘羽说。

  刘羽孜孜以求的匠人精神帮助了一个又一个戒毒人员,其间的故事也常常令他心生感动。如某个戒毒人员再次进戒毒所后,前来探望的母亲表现得很溺爱,这让刘羽深感有必要劝诫。沟通中,他不仅帮助对方成功戒毒,还与这家人成了朋友。2013年,对方结婚时,还专门邀请他出席,一家人都表达了对他的感激。这些,都让刘羽觉得,这平凡的工作其实并不平凡,而是充满了温暖和意义。

  “匠人般日复一日的工作可能令人乏味,但当一个个戒毒人员重返社会,找到并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这就是对我最大的肯定,会感到由衷的欣慰。”谈及一个个成功戒毒的案例,刘羽的表情不再严肃,而是流露出欣喜的笑容。

奖10万元!因他在过江公交上的这个动作……

不做看客!

山东省原副省长季缃绮受贿、贪污案一审开庭

贪污受贿千万!

用政法新媒体的春天,带来政法事业的万紫千红!

我们必须为共和国守住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

等你,一起细数“从警体验”

在“警队”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