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女子监狱的民警张辉,有一套记录自己二十多年监狱工作经验的“独门秘籍”。
其实,这份“秘籍”是张辉的十余本工作笔记,里面满满地记录了她二十四年的工作历程、工作心得,同时也记载了一段段教育改造服刑人员的温暖故事。
让我们翻开这本“秘籍”,一起来看其中的两个故事~
人物名片
张 辉
1973年出生
1994年参加工作
现任安徽省女子监狱
第四监区政治教导员
所获荣誉
2016年,荣立个人三等功;
2017年,被省司法厅党委评为“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优秀共产党员。
一张汉字拼音表背后的脱盲故事
翻开这本“秘籍”,一行特殊的字迹引人注意。细看之下,这是一张手写的汉语拼音字母表。
这份拼音表背后,有着一个励志的脱盲故事。服刑人员李某从小没有受过教育,对法律知之甚少,因盗窃罪被判有期徒刑五年。细心的张辉通过日常观察,发现李某对知识的兴趣很浓厚,可因为是个文盲,她始终迈不出学习的第一步。
张辉在和李某的谈心谈话中,向李某普及了相关的法律常识,让她认识到了自己行为的错误,同时也对认字识字、学习阅读鼓足了信心。
张辉首先帮助李某报名参加了监狱的脱盲班,为了让李某能跟上学习进度,她主动提出为李某补课,从最基本的拼音到字、词、句,张辉都手把手教学。
为了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张辉自己也“从头学起”,手抄汉语拼音字母表,校对自己发音是否正确。
日积月累,在张辉的教学下,李某学会了读拼音、写汉字,还通过了监狱文化课测试,达到了初中文化水平。李某识字后学习了很多法律相关知识,明白了违法犯罪对社会的危害性,还常常为同犯普法。
李某每次见到张辉,都会激动地说:“感谢您教我学文化,以后我再也不会因为无知而触犯法律了!”
一份人际关系图承载的满满感动
时光荏苒,张辉的工作“秘籍”变得越来越厚,其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张画满整整两页纸的人物关系图。
服刑人员朱某因行贿罪被判有期徒刑十年。入监后,她感到身份落差大,而她的自尊心又强,不爱与人说话,所以整日郁郁寡欢,改造情绪异常低落。监区民警多次对朱某进行个别谈话,却都收效甚微。而每晚朱某看着孩子照片,悄悄抹眼泪的画面都被张辉看在眼里,更急在心里!
2017年底,全省监狱系统首批服刑人员离监探亲试点工作在三所监狱同时铺开,女子监狱有幸被列入其中。
张辉想,这对朱某的改造来说也许是个好机会,为了让朱某能够重拾改造信心,张辉决定帮助她申请此次离监探亲。
这一天,张辉和同事们一起先后走访了朱某的家、社区委、司法所、派出所,每到一处张辉都会记下走访的具体内容。
没有桌椅,没有舒适的环境,一个工作记录本,一支笔,这张人物关系图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描绘出来了,为的只是能够更加详细全面地了解朱某入狱前情况,争取相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
在张辉和监区民警的共同努力下,朱某最终赶在元旦来临之前,如愿地回到了梦中温暖的家。没有了会见室玻璃的阻隔,朱某一家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而此时已泪流满面的朱某面对着张辉深深鞠上了一躬,没有言语,但对张辉来说就已经够了。
二十四载春秋,八千多个日夜,像这样的故事在张辉的“秘籍”里还有很多很多。张辉将她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她钟爱的监狱事业。她和许许多多基层监狱警察一样,真实而自然,平凡却伟岸。
张辉说,在岗一天,她就要思考怎样去改造服刑人员,用真心真情帮助她们回归到正确的人生道路上。日子一天天过去,新的温暖故事正在书写……
供稿:安徽省女子监狱
作者:吴文芳 汪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