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今年以来,新疆沙雅县人民法院驻红旗镇多勒昆村"访惠聚"工作队坚持“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从根本上消除贫的“基因”,激发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谋致富的内生动力。
扶贫:精准帮扶促增收
"买买提·那曼,4亩地,小麦种子100公斤;艾山·艾合买提,2亩地,小麦种子50公斤……"10月23日,在沙雅县红旗镇多勒昆村,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干部一边宣读着村民的名单,一边为村民免费发放着冬小麦种子。
为确保冬小麦及时播种,近日,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提前谋划,免费为510户村民提供约13吨冬麦种子,价值约5.2万元,帮助村民做好冬麦播种工作。
村民领到了免费的冬小麦种子
今年以来,驻村工作队将精准扶贫与助力生产相结合,采取为贫困户送农资、送技术的方式,先后为50多户贫困村民送去3.5吨玉米种子,发放300只鸡苗,捐赠13吨冬麦种子,并积极宣传脱贫攻坚相关政策,鼓励贫困村民坚定信心,自力更生,依靠产业扶持,早日脱贫致富。
扶志:激发内生动力促脱贫
玉米、白糖、蜂蜜、少许清油混合放入铁质容器内加热、不停地地翻滚……不一会,一盆盆香气扑鼻的爆米花就在艾海提·阿木提的操作下制作完成。
9月16日是红旗镇巴扎日,多勒昆村村民艾海提·阿木提在自家的爆米花摊位前不停地忙活着,随着爆米花的香气弥漫开来,引得不少顾客前来购买。
“巴扎日,我这小摊生意还不错。一袋爆米花卖3元,一天可净赚500元,加上平时干活的收入,我每月可以赚3000多元呢!"艾海提乐呵呵地算着一笔经济账。
艾海提的爆米花生意红红火火
几个月前,艾海提还顶着"穷帽子",整天蹲在家门口的墙角晒太阳。听说工作队要帮自己脱贫,艾海提觉得那是个“玩笑”,家中三亩地,还有生病无法就业的妻子和两个孩子,怎么脱贫?
为了帮艾海提重拾脱贫信心,工作队主动帮助艾海提闲赋在家的大儿子在县上找了一份厨师的工作。艾海提的房子年久失修,家里破烂不堪,工作队组织人员帮艾海提进行庭院改造,并且加盖了一间厨房。在工作队的帮扶下,艾海提一家住上了干净的房屋,生活逐渐开始有了起色。
可是,艾海提家仅有三亩玉米地,收入少得可怜,如何脱贫呢?工作队员想出了一个点子——给艾海提找个制作爆米花的摊位。说干就干,工作队请来县上有制作爆米花经验的老师为艾海提培训,并帮他在镇上联系好摊位,买来制作爆米花的工具和包装袋。就这样,艾海提的"爆米花店"开业了,第一天就净赚了70元。
"家里的一件件难事在工作队的帮助下都解决了,这在十年前做梦都不敢想啊。感谢工作队,今年,我再加把劲,争取年底脱贫!"艾海提信心十足地说道。
扶智:脱贫指导促摘帽
"工作队给我修了牛棚,还邀请专家指导我们科学养殖,这样,我就更有信心发展好家庭养殖了。"今年7月,村民艾比布拉·买麦提逢人就"吹"。
村民参观艾比布拉家的牛圈
几个月前,艾比布拉还是村里的贫困户,每天食不果腹的日子让他和妻子很是发愁,看着两个孩子越来越大,用钱的地方也越来越多,每天的生活变成了煎熬。
今年3月,为了帮助艾比布拉一家脱贫,工作队专门来到他家,为其提供脱贫指导服务,帮助他搭建圈舍、养殖黄牛、免费发放饲草饲料,联系养牛大户、专家给艾比布拉上课。
看着自家的牛一天天的肥壮起来,艾比布拉心里乐开了花:"现在我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好,以后的日子也有盼头了。"
据了解,在工作队的引导下,村里已有16户村民开始养殖黄牛。在对当地地理环境优势和市场行情进行调研后,工作队还组织村民加入了沙雅县养殖合作社,帮助养殖户实现科学化养殖。
"打好脱贫攻坚战不仅要做到精准扶贫,还要扶志和扶智,只有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脱贫的志气、挺起脱贫的腰板,才能激发出他们脱贫致富的动力,真正实现谋发展致富增收。"红旗镇多勒昆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艾力·吾买尔说。(马芳贾萍 穆合普力·木合塔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