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而不失风度,聪明还时时耍酷……影视作品中的侦探形象,往往都是思维敏捷、脑力惊人,他们都不需要做记录,就能从海量的碎片信息中找到破案关键,令人惊叹不已!
但,现实生活中的案件侦破工作同电视、电影中的一样吗?不,其实那一点都不酷!看看湖南长沙市公安局雨花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李啸的笔记本就知道——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办案时收集的线索、破案的思路、讨论的结果,还有新学到的知识,以及工作心得等等。这,才是一位刑侦民警的工作日常。
几本笔记记录了李啸入警以来(1999年至今)的成长故事
刚入警时的李啸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是李啸刚入警时,师傅教他的硬道理。如果把破案比作做推理题,那犯罪分子作案时留下的蛛丝马迹就是已知条件,嫌疑人是谁、在哪里就是未知项。民警必须思路清晰,才能顺利破题。所以,为避免各种难度的“推理题”交错在一起,最好将每个案件的侦破过程和进度都分门别类记录在笔记本上,这样便一目了然。
从刚入警时的一位普通民警,到现在成长为一名大队中层骨干,笔记本是李啸形影不离的好助手,协助他侦破了一个个重案要案。同时,这些笔记本也见证了一位刑侦战士善于坚持、敢于拼搏、好学上进、与时俱进的成长故事。
坚 持
在李啸的笔记本里,有一张中年男子的头像。他不是李啸的远方亲戚,更不是亲密兄弟,而是一位逃犯。
那是发生在2004年的一起命案。犯罪嫌疑人杨某应朋友邀请,前往雨花区某酒店殴打报复他人,将劝架的保安罗某伟刺伤至死。案发后,民警通过海量的走访调查和摸排工作,追踪到了涉案人员,并逐个抓捕到案,但唯独杨某脱逃,一直下落不明。此后李啸就把杨某的照片夹在了笔记本里,时刻提醒自己还有一个“欠债”没还。
由于过去公安技侦手段缺乏,民警无法掌握嫌疑人的动态信息,李啸和同事们就用“土办法”,多次前往杨某父母及其亲朋好友家中进行摸排,甚至伪装成杨某近亲属的“网友”默默搜集情况。期间,李啸的笔记本成了信息收集和案件研判的紧密纽带,记录了刑侦民警曲折前行的艰难足迹,也为案件层层推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民警正在现场走访摸排,追踪杨某行踪
2011年清网行动后,高科技开始融入警务实战,李啸笔记本上的案件信息被科技逐步激活,在网上串联起来,成了研判杨某行踪的关键所在。
2018年9月24日,李啸再一次对杨某及其近亲属情况分析研判,发现杨某亲属“张刚”的身份证号码被注销过,2012年还受到过外地公安机关的打击处理,十分可疑。李啸迅速调取了“张刚”当时的照片,经过仔细对比,发现这个“张刚”并非本人,却和杨某十分相似。
民警抓获逃了14年的杨某
抓住这一有力线索,李啸进一步调查发现,这个“张刚”的社会关系中有一个叫“伍某雅”的女人。该女没有结婚史,同户里却有一个五岁的“伍”姓小孩,现居海南海口。9月25日一大早,在李啸的部署下,刑侦大队中队长卢筱康与同事赶乘最早的飞机前往海口,经过几日蹲守,终于在9月28日将嫌疑人杨某抓获,结清欠了整14年的“债”!
雨花分局对外通报该案细节
“犯罪分子再狡猾,也斗不过自己的人性。”李啸坚信这个道理。坚持是侦察民警必不可少的品质,只要持之以恒地收集线索、掌握实时情况,潜水再深的嫌疑人,终有一天也会漏出破绽,给民警留下抓捕的机会。
智 取
抓捕嫌疑人,除了能坚持,还要会智取。李啸的笔记本中记录了不少“智取威虎山”的破案过程。从他行云流水的字迹可以看出,当时和嫌疑人斗智的李啸是多么的兴奋。
李啸是孩子们眼中的“名侦探”
2009年底,嫌疑人邓某在长沙某小区与他人发生纠纷,并将受害人故意伤害致死,随后逃之夭夭、去向不明,线索仅有一个昆明电信号码。难道嫌疑人逃往昆明了?李啸和同事立即赶赴昆明,却发现嫌疑人非常谨慎,既没有用该号码与亲属朋友联系,也没有留下任何行动踪迹。
李啸在与同事一起研判案情
那一晚,李啸失眠了。他有些心不甘,反复思索:嫌疑人不打电话,那开通这个电话号码干什么?他独自跑到网吧,翻看该号码的电子话单(当时未普及触屏智能手机)。简简单单的通话记录里,只有若干个电信客服10000号的通话记录。
10000号,李啸在笔记本上重复划写着,突然,发现了之前忽略的细节:嫌疑人总在深夜固定时段拨打电信客服号码!电信人工客服是有班制的。凭着职业的敏感,李啸再次跑到中国电信昆明分公司了解情况,发现嫌疑人拨打10000号的几个时点,都是同一个客服人员在坐台。
经进一步调查,李啸发现该名客服就是嫌疑人邓某的女友。根据这一有力线索,李啸和同事们火线追踪,次日将正在昆明某公司找工作的邓某抓获。
嫌疑人邓某在案发三天后抓获归案
至此,看似不可能侦破的案件,却被奇思妙想的李啸找对了破案思路,并在案发后三天内就将嫌疑人抓获归案。所以说,不要以为手持钢枪、冲锋陷阵的刑侦民警都是一群武家子,其实,与犯罪分子长期斗智斗勇的他们智勇双全。
上 进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们在成长,犯罪分子也在不断更新犯罪手段。如今,在公安机关的有效打击下,恶性案件少了许多,但新型的网络犯罪却成为了犯罪的主流。”在李啸的笔记本中,有一部分是他对刑侦工作的思考和学习记录。
李啸获得的荣誉,包括公安部两次授予的三等功、省厅授予的全省办案能手等
李啸在与各所队刑侦骨干交流破案经验
李啸借平时出差办案、到外地学习的机会,接触到了一些全国性的公安工作经验交流群。平时没事,他就和群里同行们交流作战经验,并把可借鉴的经典破案手法,记在笔记本上。
李啸在与厦门市公安局同行交流办案经验
今年4月份,东塘派出所辖区陆续发生一起起“灵异事件”:20余户居民一觉醒来,发现手机趁自己睡觉时“自动”完成了发送验证码、输入验证码、修改密码等一系列手续,并“成功”从自己的银行卡里刷掉一笔钱!一时间人心惶惶。
接到报警后,刑侦大队、东塘派出所民警随即到受害人家中询问情况,收集线索,展开侦查。大家以为这是伪基站作案,并在案发地四周蹲点搜寻装有伪基站的可疑车辆。可李啸不这么认为。
“这不是传统的伪基站作案。此次案件中,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已经完全超出了伪基站的功能。外地警方遇到过类似情况,可借鉴他们的办案经验”。原来,李啸曾和同行群友交流过类似案件,了解到犯罪分子的作案设备已经升级,不但可以接收假冒信息,还能自动发送二维码、自动转账。他立即带领刑侦大队战友联合派出所民警,到案发地周边进行侦察。最终在6月25日,将家住天心区某小区的犯罪嫌疑人王某抓获,查获了大量作案器材,及时遏止了嫌疑人的侵财野心,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嫌疑人王某指认犯罪现场
嫌疑人被抓后,在演示嗅探设备
传 承
李啸的优秀的“办案”基因和独特“侦查”天赋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与他所在单位——雨花公安刑侦大队密不可分。
雨花公安刑侦大队是全国青年文明号单位,是长沙公安刑侦战线上活力四射、与时俱进的王牌队伍。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民警都在此孕育而出,为维护社会正义,打击违法犯罪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正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李啸入警在此,成长也于此,现在作为大队骨干的他,也必将传承和发扬大队精神文化,培育出更多更优秀的新生民警,为雨花公安刑侦大队继续付出汗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