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深秋的茫崖寒风呼啸、黄沙漫天 “风警”在这里日夜戍守 

2018-10-22 15: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贾蒙
字号  分享至:

  深秋的茫崖寒风呼啸、黄沙漫天,严冬的味道扑面而来。在距青海省海西州茫崖花土沟镇8公里、315国道1206公里处,有一片海关式的查缉楼和绿色警营,这里是茫崖公安检查站,文学式叫“风警”的民警和武警日夜戍守,守护着青海、新疆乃至内地的平安。

  据资料显示,青海省海西州的茫崖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北部,东连冷湖、南接格尔木、西邻新疆若羌、北濒新疆罗布泊,是通甘进疆入藏的咽喉要道,也是青海省的“西大门”。茫崖公安检查站位于尕斯隘口,是新疆冷空气进入青藏高原的风口,迎风而建的检查站经常出现扬沙或沙尘暴天气。

  海西州最西部的瀚海公安铁军风雨无阻,常年全天在检查站执勤生活,最大限度过滤着不稳定因素。“查缉岗楼一夫当关,坚守要道的执勤民警以血肉之躯迎风面对车来车往,是要求执勤最规范、严格、文明,也是警装最厚重的岗位!”茫崖行委公安局副局长唐拓华说。

  茫崖检查站平均2分钟要过往一辆车,每天检查车辆2200辆、人员4500人左右,工作量大、负荷重,执勤的民警们要警惕高、精神高度集中。他们挺立在铁军精神高地,在戈壁大荒中守护着着315国道——南疆出疆进青大通道的安宁。

  在恶劣的环境和条件中,一线民警总结出“四斗”精神,即斗风沙、斗严寒、斗酷暑、斗蚊虫。“这边恶劣的自然环境是无法想象的,严冬,在外执勤穿戴着厚重的衣服像排爆特警,春天沙尘暴肆虐,我们似固沙的冲天杨,炙夏要佩戴防蚊面罩才能到户外活动”,检查站民警、教官陈磊介绍。

  最初的公安检查站并不是记者看到的模样。“10年来我们白手起家,摸着石头过河,最初的临时检查站特别简陋,只有一个小板房、一个沙包掩体、几名民警、一辆旧车和几张简陋的办公桌椅”,唐拓华感慨说。

  据了解,2008年以来,茫崖行委公安局多次在315国道设立“环疆临时检查站”;2012年,开始建设固定检查站,并于2013年1月28日投入使用;2015年,在上级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茫崖公安检查站全方位扩建,2016年1月新的“海关式”查缉楼和封闭式营房正式投入使用,如今有了一流公安检查站的模式。

  让记者感动的是,他们充分利用2000多平方米、封闭式营区空间,按警营文化划分出军体训练、羽排球场、图书阅览等功能区;又集思广益,引进一千多株水养花卉和盆景树种,建成了新颖的绿色警营和氧吧,与外面的防护林交相辉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警文化”。

  在公安检查站戍守的警察们,以站为家,难有周末和节假日,一年之中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但是没有一个人抱怨、没有一个人退缩,大家以苦为乐、砥砺振奋,将火热的青春奉献在这片戈壁滩上,是瀚海铁军鲜活的广告。

  记者在检查站遇到了刚来一个多月的武警海西支队茫崖中队的排长高爽,虽然他蹲点的时间不长,但是对这份枯燥的工作已经有了深刻的理解。

  “十一期间,我查哨的时候发现新兵刘进山刚刚哭过,上前询问得知,他刚才检查了一辆大巴车。检查完,车上的学生们在执勤哨岗前集体向他敬了一个少先队礼,当时他就感动哭了,通过这件事情,我也意识到了我们肩负着的人民安危的担子有多重”,高爽深有感触地说。

  正是有了这一群群民警和武警全天24小时执行路查勤务,分分秒秒为奋力打造青藏高原最具安全感自治州而站岗放哨,才换来了我们平安稳定的生活。

  茫崖公安检查站将继续以“枫桥经验”为蓝本,以“长安杯”为目标昼夜兼程,奋力打造连接青藏新甘四省区的一片“警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