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兵团刑警,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2018-10-21 14:38  来源:兵团政法综治网  责任编辑:赵利丽
字号  分享至:

  原标题:刑警,有种贱到骨子里的心瘾

    你了解兵团刑警吗?

  在我心目中,刑警队里都是些得道成仙的人物,是电影电视里思维敏捷、身手不凡的世外高人——不出手则矣,出手必点石成金。

  兵团刑警更应如此。但是,刑警队毕竟不是娱乐圈,没人是你的仙人、神上。

  如果不是因为走近他们,有些“误会”可能还会继续下去。比如,除了冷眼观世相,他们也会流泪,也有重压之下的叹息……

  1连孩子都嫌弃他

  刑警队真的是个神奇存在。

  这里的人不太在乎最终是不是自己立功受奖,大家更在乎最后是谁“掏开”了嫌疑人的嘴巴。

  这里的老家伙们喜欢得瑟炫耀,反复唠叨自己的破案经历,无数的侦查办案宝贵经验都是在这种得瑟中得到传承。

  这里的气氛并不经常融洽,至少,大家在案件分析会各抒己见时,意见相左会跳起脚来对着“切磋”。

  这样的氛围,硬是将一个个不擅言辞、看见嫌疑人还脸红的青涩小警变成个个逢人说话、遇鬼打卦,审讯室内单枪匹马冲上前去剐下嫌疑人心头最痛那一“刀”的刑侦精锐。

  但在家人眼中,在普通人看来,他们的付出和辛劳又是那么的难以理解。更多时候,他们得承受各种担忧、怀疑和指责。苦?那就自己咽;累?那就自己扛;难?那就自己想办法……

  因为熬夜,他们差不多个个都成了老烟枪,一个案子办下来,回家连孩子都嫌弃——一身烟味,一对熊猫眼,胡子拉碴的模样,是有点吓人。

  资料图:处警归来,第一师阿拉尔市城区公安局刑警大队大队长朱晓明在警车上眯一会儿

  因为办案,他们差不多人人都“说话不算话”,答应家人的团圆饭,答应孩子的生日会,答应朋友的周末游,都在各种“理由”“借口”中变成了“下一次”。

  然而,只要一个电话,他们就能精神抖擞;只要一声令下,他们就能忘记危难;只要一案未破,他们就箭在弦上,勇往直前……

  2“土警察”

  今年3月某日凌晨7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城区公安局刑警大队接到一起警情:一条防渗渠内发现一名老太太的尸体!

  王宁跟战友们一同急赴现场。到达后发现,老太太还在水渠里——无人敢下去打捞!

  王宁和战友向周围的管水员借来水裤,穿上后马上跳下去,冰冷的融水、僵硬的尸体,一番周折后,尸体被打捞上岸。法医初步鉴定,死者因溺水而亡,遇难时间在8小时以上。

  但周边无居民,更没有监控,正直春灌高峰期,水流湍急,事发地点会不会在上游?

  王宁和战友们沿着渠道一点点寻找线索,16个小时后,终于在距离发现尸体十公里左右的地点发现了一双鞋,与死者脚部尺码相符。

  但周围群众看了死者照片后均表示不认识,案件陷入僵局。走访一户枣园地住户时,发现了突破口,这家人表示,老人出门一天多了也没回来,十分担心。

  家属到现场辨认,嚎啕大哭,“是我妈,她怎么掉到渠里了呀!”

  原来,老人为节省自来水费,到渠道边洗衣服,结果不小心掉了下去。

  资料图:第一师阿拉尔市城区公安局刑警大队技术员王宁在处警现场采集信息

  王宁一边安慰家属,一边偷偷抹掉眼角的泪水。忙活完回到家里,他才感到下肢已冻得麻木,浑身颤抖起来。女儿见到他躲起来,妻子也吓了一跳,一看镜子,自己浑身上下全是泥。

  “土警察!”女儿脱口而出。

  王宁笑笑。一家人在一起,真好。

  3听进去,却做不到

  一层一层爬上尚未完工的近百米高的住宅楼,站在未装防护栏的楼顶边缘,站定,俯身……

  吐逊江·托乎尼亚孜手拿相机,边挪动脚步边往下拍。身为第一师阿拉尔市城区公安局刑警大队的现场勘查技术员,他正在还原一起高空坠楼案的细节。

  资料图:第一师阿拉尔市城区公安局刑警大队现场勘查技术员吐逊江·托乎尼亚孜在高层住宅楼顶拍照取证

  通过比对由吐逊江·托乎尼亚孜拍摄整理的大量照片和一手资料,死者一步步走向楼顶、爬上阳台、一跃而下等整个过程被还原出来。

  死者是自杀身亡。案子破了,吐逊江总算可以休息一会儿,但躺下后,高空眩晕的场景不停在脑海里浮现……手机响起,是妻子打来的电话,怀孕3个月了,妻子想让他陪伴回十四团看望父母。

  吐逊江一口答应下来。第二天,到了团场,他发现妻子脸色苍白,去医院一检查,有流产先兆!

  “幸好来得及时,孩子保住了,但一定要注意休息,家人要多陪伴,保持心情愉悦。”医生一再嘱咐说。

  这些话,吐逊江听进去了,却做不到,他只能连连点头,心中满是愧疚……

  那,兵团刑警,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是一腔情怀——明知生涯苦,偏爱苦中乐。

  是一种精神——风雨永无阻,迎战毅刚强。

  是一道传承——从警万里路,薪火相传多。

  更是一种“贱”到骨子里的心瘾——嘴里成天说不想干了不想干了,但遇到疑难案件就会眼放绿光毫不犹豫扑上去的锲而不舍!(李桃)

他用生命让炸弹沉默,我们应该记住他的名字!

一场虚惊,就是他祈祷的最好结果。

现场直击:上海金融法院敲响司法审批第一槌

庭审最后,原被告双方都表示愿意接受调解,上海金融法院开庭审理的首个案件有望通过调解方式结案。

用政法新媒体的春天,带来政法事业的万紫千红!

我们必须为共和国守住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

这一夜,他们是这座城市最美的“城市之光”

万家灯火,他们帮我们默默守候;岁月静好,他们替我们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