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律师,我开了一家从事制鞋、服装生产的淘宝店。今年3月与上海一个老板签订了3万多元来料加工业务,可货物交付后,对方却拒付加工费……”
“如果你们已签订合同,而对方拒不执行,你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赔偿责任。”
前不久,江苏泗阳县居民李陶通过互联网律师事务所视频对讲系统进行法律咨询,来自上海的王律师抢单成功,为他提供了专业的法律意见。
“这是宿迁市司法局出台服务高质量发展20条惠民举措的一个镜头。”宿迁市司法局长徐乃生告诉记者,今年7月,宿迁市司法局针对群众反映的法律服务“痛点、难点”,出台服务高质量发展20条,具体包括全面推行公证“最多跑一次”、减免公证费用、实行法律援助申请承诺制、开设互联网律师事务所等,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惠企便民,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环境整治普法先行
“不环保,再挣钱也不能要!”
宿城区耿车镇是闻名全国的“淘宝镇”,家家户户通过生产小家具网络销售走上了富裕路。但小作坊生产带来的油漆、粉尘、噪音等环境污染问题逐步显现。今年6月,宿迁市着手重点整治污染严重的企业。
李铮(化名)自2016年起,就在自家宅基地搭建厂房,从事小家具生产销售,年销售额达2000万元,带动周边20多人就业。面对环境整治行动,他拒不配合,还多次与工作人员发生言语冲突。
“生态环境的高质量”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宿迁市司法局出台“惠民20条”措施,专门成立环境污染纠纷调委会,定期开展环境污染纠纷排查化解,就地化解矛盾纠纷。新成立的环境污染纠纷调委会主动宣传环保法律法规,邀请李铮参加环境污染案件的庭审旁听。
“原来污染环境还违法。”“留给下一代最好的礼物是生态环境。”这些生动的话语真正打动了李铮,并让他下定决心:“不环保,再挣钱也不能要!企业也有社会责任,不能干违法的事!”
环境污染纠纷调委会随即指导他办理环评手续,并建议镇里优先邀请他入驻生态环保创业园。目前,李铮已踏上绿色创业的新征程。
在农村环境整治中,宿迁市坚持“环境整治,普法先行”的理念,组织文艺宣传队,以《宪法》《环境保护法》《宿迁绿地保护条例》、“宿迁文明20条”等为主要内容,编排法治文艺节目,深入乡镇、村居广泛宣传,共发放普法宣传资料10万余份,现场接受群众法律咨询2万余人次。
今年以来,全市先后排查调处涉及农村环境整治纠纷1149件,调处成功1145件,防止群体性事件21起460人。
律师服务让“濒死”房企“回生”
600家债权人妥善安置,人生不会“烂尾”
按合同约定本该2016年10月交付的新房始终没个说法。先是停工一年多,接着开发商破产清算案由法院受理。
“我和家人所有积蓄都砸在里面,要是这房子无休止地烂尾下去,不仅婚事要被搅黄,我的人生也要‘烂尾’了。”某置业国际花园楼盘业主小吴和家人苦不堪言。
背负7亿多巨额债务的某置业,有购房业主和经营性债权人600家,各债权人间需求各异,分歧较大。该案由法院裁定予以重整,并指定江苏钟山明镜律所担任管理人。
经债权人会议高票通过的重整计划正式启动。适逢宿迁司法局出台“服务高质量发展20条”,在“提供全流程风险防控法律服务”的支持下,专项法律顾问团一边细化配套措施,保障监督重整计划顺利执行,一边对“扶上马”的企业“陪跑”护航,出具风险评估和整体防控解决方案,防止二次破产。如今,该置业资产经营状况好转。
“交房时间终于有了着落,婚期不用再推迟了。”伴随小吴心头烦心事的消除,这起蕴含金融和社会风险的重大案件也随之化解。
7月上旬,宿迁市成立由律师协会会长担任团长的防范化解风险法律顾问团,主动对接发改委、财政局等部门,了解PPP项目情况,组织开展“双走双访”活动,走百家重点企业和百家小微企业,访重点工业项目和产业园区,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和法律服务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法律服务方案,防控化解企业经营和金融风险。
不仅如此,他们还以“防风险、促转型、护发展”为主题,举办防范金融风险法治培训班,及时组建专业法律服务团队为房地产项目提供风险防控法律建议,编印发放《政府债务风险防范手册》《房地产法律风险防范手册》等法治宣传资料2万余份。通过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双管齐下,形成了从风险防范到处置的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链条。
公证五条释放惠民乘数效应
“你们烈日奔波,换来我们纳凉不跑腿。”
8月的一天,骄阳似火,72岁的冯老太在儿子的陪伴下来到宿迁公证处,冯老太的胞弟在外地突然死亡。作为弟弟唯一在世的亲人,当地联系老人前去奔丧,冯老太身体不好,想让儿子前去代为处理。
“材料去哪开具啊?又要耽搁几天啊?”委托公证所需的材料,冯老太除了身份证之外,其他亲属关系情况、婚姻状况等材料都无法提供,老人急得当场落泪。
针对这一情况,宿迁公证处立即启动专项取证小组代为“跑腿”,先后赶往民政局、派出所、村委会,核实户籍和婚姻情况。来回奔波300多里,当晚23点,公证处工作人员连夜制作公证书,并交到了冯老太的手上。老人红着眼圈不停道谢:“你们顶着烈日奔波,换来我们在屋里吹空调,你们辛苦了!”
“‘法律服务20条’要服务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更要服务高质量的人民生活。”徐乃生介绍说,为群众解决实际难题,宿迁司法局主动作为,优化法律服务,聚焦与群众关系密切的领域,全面推行公证“最多跑一次”等惠民措施。
充分利用民政、公安的大数据,建立核实快捷通道,利用公证乡镇联系点减少当事人提供不必要材料1000余件,通过网上查询减少必要提供材料200多件。通过“宿迁公证”微信公众号和“12348宿迁法网”在线申办出国留学等公证36件。实行公证延时服务,取消公证执业区域,对标的额5万元以下的小额继承实行信用承诺制。今年上半年,提供公证、司法鉴定“快递到家”服务300多次,减免公证和司法鉴定费用近10万元。
在此基础上,市、县(区)两级法律援助中心全面推行当场审批制度,对符合条件、材料齐全的受援人,做到当场受理、当场审批、当场指派。截至目前,已有50起因材料不全被直接受理。实行“点援制”,加大名优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比重,要求名优律师每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率达到30%以上,法律援助质量更有保障。截至8月底,全市111名名优律师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172件,占全市法律援助案件总数的30%,已有近百件案件因材料不全被直接受理。(郑弋 邢媛媛 程 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