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法官感悟:人民调解的魅力

2018-10-16 15:10  来源:京法网事 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黄海英
字号  分享至:

美酒历经岁月的陈酿,愈发香浓

人生经历时光的积淀,愈发厚重

酒心巧克力

香甜中带着美酒的沁人心脾

就像我们的人民调解员

他们淳朴和蔼

调解工作中又透着阅历累积起的

经验和智慧

今天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速裁法官韩玉感悟到的

人民调解的魅力

话说人民调解的魅力

来河北人民法庭六年多的时间,审理了许多类型的民事案件,最困扰我的就是相邻关系或排除妨害纠纷的案件了。这些案件说小也小,往往就是邻里之间的小矛盾,但是说大也大,吵红脖子打着架。

六年的时间里,我从一个连“四至”都不懂的懵懂小姑娘,变成了方向感极强的女汉子;也从一个下乡勘验还需要前辈指导的年轻人,变成了可以独当一面的速裁法官……

说起现场勘验,若双方意见分歧很大,极易发生争吵,这对我们顺利完成勘验工作是不小的挑战,我也因此经常感到“压力山大”。

不过,院里不断深入开展的立案阶段多元调解+速裁工作,由人民调解员参与案件的诉前调解,大大缓解了我的压力。

在我们河北人民法庭就有一位优秀的人民调解员崔军虎,他是一位具有丰富民调经验、并且无比淳朴、常带暖心笑容的村主任,大家都亲切的叫他崔老师。

一天,崔老师正在调解一个案子,我一听案由是相邻关系纠纷,暗自觉得这场调解的难度系数太高,因为在没有看现场的情况下很难对案件有一个直观的感觉,并且双方各有各的诉求,在调解室里一度吵得面红耳赤……

这时候,崔老师连忙带被告一方去调解室隔壁的休息室等待,安抚他的情绪。待被告的情绪稍有缓和,崔老师又回到调解室里,开始跟原告谈。

崔老师有他独特的“问缘由,听意见,想办法,调矛盾”四步调解工作法,语言朴实、态度温和。在宽松的交谈气氛中,原告不再说气话了,情绪也惭惭稳定下来了,开始在崔老师的引导下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了解了原告的诉求后,崔老师又去当事人休息室跟被告谈,认真听取被告的意见后,再组织双方同时回到调解室中,共同协商案件的处理办法。经过一番耐心的单独调解,双方当事人也都冷静下来了,不面红耳赤的争吵,开始在崔老师的指导下共同想解决矛盾的办法。

不到两个小时,崔老师就把案件稳稳地给调解了,原告微信扫码给钱,被告一周内挪走南墙上堆放的红砖,我们速裁组当场就出具了民事调解书。就是这么快!没错!

送走当事人,我连忙向崔老师请教经验。崔老师则慢悠悠地说:“我天天在农村里生活,处理老百姓生活中家长理短、房前屋后的事情,所以他俩一说,不用去看,就知道怎么回事,也知道他们症结在哪里。摆事实、讲道理、说方案,邻居之间还是和为贵嘛,所以就调了!”

↑ 人民调解员崔军虎为当事人开展调解工作

听了崔老师的话,我不由地想,看来经验还是王道,我还需要潜心向崔老师不断学习,不断在此类案件中吸取经验教训,不能有畏难情绪,必须迎难而上!

在速裁的日子,我的速裁小团队忙碌紧张又充实,每天开庭,跟崔老师等人民调解员一起协同调解案件,有收获、有烦恼、偶尔也会有些小困倦。但是回头再忆时,发现团队中每个人都在不断成长。

虽然目前我离开了速裁团队,但是遇到案件中不懂的问题,崔老师还是会特别耐心地给我解答,给我意见和建议,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也是不断积累审判经验的一个过程。

虽然离开,唯愿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供稿: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


带你走进“云端上的守护神”:“马背上的派出所”

“马背上的派出所”,坚守在5000米海拔的峭壁上,吃水果蔬菜是奢望……

浙江杭州萧山90后“黑老大”一审被判15年

除李帅外,其余被告人一审被判处一年二个月至十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或罚金。

用政法新媒体的春天,带来政法事业的万紫千红!

我们必须为共和国守住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

法官感悟:人民调解的魅力

唯愿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