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多县公安民警在巡山途中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与可可西里相接,长江上游最大一条支流聂恰河穿城而过,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县”。这里空气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40%左右,被称为“生命禁区”。有这么一支队伍,他们意志坚定、赤胆忠心,以一颗拳拳爱民之心,扎根于人民群众中,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生命赞歌。他们就是全省公安模范集体代表治多县公安局。
如何立足岗位职责,更好地服务人民,一直是治多县公安局思考的重点。为此,该局坚持把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检验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以尖刀精神铸造警魂,促使警营风清气正,用实际行动兑现“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2015年9月的一天,局里接到一个救援任务,局领导带着扎河乡派出所所长扎多和同事,驱车四百多公里,紧急赶往事发地点。由于刚下过雪,道路湿滑不说,还有大大小小的坑洼,刚走了一段路,警车后车轮便陷进了泥坑,大家只好下来推车。直到大家把车从泥坑里拉出来,扎多才意识到自己的左胳膊已经动不了,任务完成后,他被送进了医院。由于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导致血管破裂,扎多的胳膊从此留下了病根。在治多公安民警当中,像扎多这样轻伤不下火线的民警不在少数。他们时刻为人民群众着想,把老百姓当亲人融入到每一个治多公安人的血液里。
“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帮助我们的人民警察。”扎河乡马赛村牧民东闹高兴地说。扎河乡马赛村是治多县公安局联点帮扶的三级重点贫困村,人均年收入仅有2000余元。该局通过走访了解,把村里30个特困户列为帮扶对象,以40万元的扶贫资金,打造生态畜牧合作产业链、传统手工艺品加工销售,为特困户开辟了致富的新途径。
“每当看到群众一张张喜悦的笑脸,听到一声声发自内心的‘嘎正切’,我们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治多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更求桑周说。
近年来,该局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先后荣获“全省公安机关模范集体”“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示范单位”“全州公安机关警史馆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他们守护着高原的安宁与祥和,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
守责奉献勇当破案先锋的刑侦尖兵
他,长期奋战在刑侦工作一线,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用无私奉献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凭着对公安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刑侦工作的热爱,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他就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公安局副局长郑涛。
“作为一名警察,我要做的就是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这是我的职责使命。”从警20多年来,郑涛参与侦破各类刑事案件3000多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800余人。在他的带领下,德令哈市公安局刑警大队民警充分发挥打击犯罪尖刀作用,深挖线索,循线追击,全力提升破案能力。2013年以来,全市命案全破,先后破获了张某杀人案、李某等人盗猎案、董某等人涉枪盗猎案等恶性案件,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刑侦绩效考核工作中连续四年排名第一。
“破刑案,还要拼功底。有了过硬的功底,才能把每一件案子突破,才能把每一个犯罪嫌疑人抓获。”郑涛的这种功底,来自于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热情,也源于他对刑侦工作的那份执着。2013年,郑涛在担任刑警大队长期间,带领刑侦大队民警经过7个月艰苦工作,一举打掉了以郭某、妥某为首的涉黑团伙,抓获涉案人员25人,破获赌博、强奸、抢劫等违法犯罪案件100余起,有效净化了社会风气,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使郑涛患上了多种疾病,但他经常带病坚守在岗位上,他的敬业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海西州公安局政治部干部张杰说。多年来,为了破案,郑涛经常放弃休假和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加班数百个工作日无暇顾及家人,人们称他的生活中除了办案还是办案。刑侦工作不仅有抽丝剥茧的艰辛,也有破案后的喜悦和畅快。对一些棘手、久侦不破的案件,面对困惑和阻力,他始终坚持“忠于法律、忠于事实”,不懈地努力完成使命。
近年来,郑涛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6次;先后荣获全省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省“优秀共产党员”、海西州“青年岗位能手”、“青年卫士”等称号,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公务员等荣誉称号。
守责奉献勇当破案先锋的刑侦尖兵
他,独自一人在帐篷检查站驻守6年,为维护社会稳定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他就是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公安局辅警马占武。
今年33岁的马占武是一名退伍士兵,2005年1月,他来到刚察县公安局成为一名勤务辅助人员,开始了全新的警营生活。虽然是辅警,工资低、工作辛苦,但他喜欢这个职业,并决心要干出成绩。
2009年开始,马占武被安排驻守甘子河收费站的治安卡口。这里地处荒山荒坡,周围没有人家。10平方米的帐篷,一床、一桌、一炉子,外加一个塑料水桶,就是他全部家当。6年来,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拦车登记、检查放行。清晨要早早起来去一两公里外的河滩里背水,晚上天黑前得把晚饭做好。没有电视,没有娱乐,也没有人陪伴,但他始终坚守岗位,无怨无悔。
2010年夏季的一天,正在排查车辆的马占武接到县局指挥中心指令:有几个犯罪嫌疑人盗窃了价值万元的羊羔皮往检查站方向逃逸。不一会他看到一辆行驶缓慢、行迹可疑的出租车开过来。车上连司机一共有5个人,全是精壮小伙子,但他顾不上那么多,上前叫停车辆,打开后备箱,被盗的羊羔皮赫然在目。还好有其他同事及时赶到,大家一起制服了犯罪嫌疑人,收集了证据,这次行动中马占武配带的装备只有一根橡胶警棍。像这种惊险的经历还有很多。在危急关头,他总是冲锋在前,用赤诚之心守护一方平安。
2016年4月,马占武调至刚察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工作,主要负责全县旅馆业和加油站的系统维护和日常管理。因为地处牧区,大多数旅馆业主和加油站服务员都是藏族群众,遇到旅馆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和散装汽油管理信息系统出现故障,群众都会给“小马警官”打电话,无论是上班时间还是休息在家,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寒冬腊月,只要是电话那头找他,他就会第一时间赶去维护,用责任和爱心赢得了群众的依赖和称赞。
近年来,马占武荣立三等功一次,11次被刚察县公安局评为“先进个人”,先后荣获哈尔盖塘渠村“优秀党员”称号,全省公安机关优秀辅警等荣誉称号。
为爱人撑起一片天空
一名优秀的民警成绩一半是自己的奋斗,而另一半来是自家属的支持。万倩,是中国农业银行青海省分行风险管理部职工,也是西宁市公安局城中公安分局礼让街派出所副所长牛文博的妻子。多年来她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一个人挑起了家庭重担,让牛文博工作起来没有后顾之忧。自2014年以来,牛文博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还获得过西宁市公安局个人三等功。从治安民警到派出所中队长,牛文博成为派出所里的业务能手,是所领导的得力助手,是战友们的主心骨。而所里人也都知道,牛文博之所以能这么一心扑在工作上,应归功于家里有个乐观能干的好警嫂。
“选择了当警嫂,就是选择了支持、理解与奉献。”2014年,牛文博与万倩从相识相恋步入婚姻的殿堂,由于警察职业的特殊性,牛文博经常加班加点,照顾家里时间少之又少。万倩从最初的不适应到完全适应到默默奉献,以一颗乐观朴实的心,温暖着自己的另一半。对丈夫的家人她也尽心照顾,丈夫老家远在陕西扶风,她经常打电话向公婆嘘寒问暖,常常把他们接来西宁居住,解除了丈夫的后顾之忧。
2016年3月,正在上班的万倩听同事说微博上有一条在西宁市城中区人民街一辆无牌照奔驰车驾驶人在接受警方盘问时,意欲逃跑,民警鸣枪示警之后,嫌疑人驾车连撞数辆汽车逃跑的新闻。她急忙拿起手机,准备发短信,却怕丈夫分了心最后还是把手机合上了,一直等到丈夫平安的消息后她才安下心来。这件事后,夫妻两人承诺,以后回不了家的晚上在睡觉前必须发个信息,报个平安。
“作为一名警嫂,无论在家庭还是工作方面,我必须做到自立自强,让丈夫安心,无后顾之忧。”在照顾好自己家庭的同时,万倩没有忘记本职工作,她钻研业务,严控风险,加班加点,从不抱怨。在单位有时工作没有做完,她会利用业余时间继续加班,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让她成为了同事的榜样,近年来,她先后荣获“青年服务明星”“青年岗位能手”“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