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白驹过隙,倏然而逝。改革开放已然过去40年了,这40年的时间说长不长,可说短也不短。40年,是一名基层监狱人民警察的职业生涯的“一辈子”。40年,对于基层监狱人民警察付家君来说,更是人生中最辉煌的时间段——他把一腔热血,满心抱负,都奉献在了这单调却又繁重的管教工作上。
付家君今年60岁,同事都亲切叫“老付”,吉林省长春净月监狱,是他奉献了一生的地方。闲暇时,老付愿意读报,而且还会把新鲜事第一时间讲给同事们听。老付说过这样一句话:“可别小瞧了改革,一点一滴都关系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呢!”
老付说得没有错,他亲身经历了这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风风雨雨。按他的话讲,“是改革开放圆了他的军人梦,是改革开放让他的人生更有意义。”
1975年,老付赶上了“上山下乡”,在农村劳动的日子是他记忆中难忘的时光。9年后,老付遇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那是改变他一生的事情。
1984年,是改革开放的第六个年头,在老付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进工厂当工人,一条是进监狱当管教员。当时的他反复思量,最终他选择了管教员。有人劝他:“去工厂多好啊,一辈子不招灾不惹祸!去监狱干什么?成天和犯人打交道,自己也成无期徒刑了!”但是老付依然坚持自我,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当狱警!
只有他自己知道选择的原因,是为了圆他的从军梦,改革开放的大潮,让他有了追逐梦想的机会。
刚踏入管教岗位,老付也曾一度迷茫,他发现日复一日的工作并没有之前他所期待的那种光荣和自豪。但老付相信改革会让自己的小家过得更好,能让他工作得更好。
在工作中,老付遇到了一个18岁的服刑人员。这孩子对自己的错并没有心生悔意,相反,他对社会充满了敌意,父母离异让他不相信有人在意他。老付了解之后,努力用自己的真心去感动他,让他能够重新做人,堂堂正正的生活。一次又一次的谈心,一天又一天的努力,老付所做的一切没有白费,最终这个少年迷途知返,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就在他即将出狱的时候,他害怕了,他怕这个社会无法接纳他,他怕他无法适应外面的世界。他的心思被老付一眼看穿,老付就把报纸上关于改革开放的新动向讲给他听,对于一些他不懂的政策也耐心解读,告诉他党和政府,始终都没有放弃他,只要他肯努力,外面的世界仍旧精彩充满希望。正是这一次的谈话,让曾经的迷途浪子对出监后的新人生充满了希望。
老付在会见室工作16年,见证了无数滴眼泪。这16年里,几乎没有休假,老付说过,他在接见室里,是一个最孤单的旁观者。在这里,老付见证了人世间的各种情感。有一次,一位老母亲来见自己的儿子,刚见到身陷囹圄的儿子情绪就失控了,儿子也在铁窗的另一侧不停地给母亲磕头,请求母亲的原谅,而这位老母亲情绪太过激动,突发了心脏病,多亏老付随身携带速效救心丸,才及时救了这位老母亲。
来探视的家属都会说这样一句话:好好改造,出来以后一切都会好的。老付每每听到这句话,都会在心里感慨,是啊,一切都在越来越好,国家政策越来越好,改革开放的力度越来越大,司法制度越来越健全,一切都在变好,作为一个狱警,他不能让任何一个服刑人员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被抛弃。他一定要将自己了解到的最新政策,和一切关乎到服刑人员的好消息告诉他们,好让他们对生活充满希望,积极改造,争取减刑,早一些看到外面的世界——那个吹遍改革开放的春风的世界。
2018年7月9日,老付退休了,离开了工作近40年的地方。他脑海里不断回想刚来到这里的那天,带着青涩、迷茫、抱负和信仰。而今,他离开了这里,带走的却是坚毅的品格和岁月的沧桑。老付不后悔自己当年的选择,就在即将离开工作岗位的时候,他和同事感慨说:“工作没干够,同事没处够,岗位没待够。”工作苦,苦在环境,苦在平凡;可工作也甜,甜在心里,甜在每一名服刑人员离开这里,重新投入到社会建设的人群中去。
当改革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这四十年的风雨都印在老付的心上,更印在所有监狱人民警察的心里。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是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实证明这四十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神州大地焕发勃勃生机。两个一百年的梦想,已吹响了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号角,我们更应该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在不断深化改革中体现一名监狱人民警察的价值,贡献属于我们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