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年前的中秋夜,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某酒店保安罗某倒在血泊中,持刀杀人的嫌疑人杨铭(化名)畏罪潜逃,“人间蒸发”。14年后,又是一年中秋,办案民警从一个被注销的身份证号中抓住蛛丝马迹,于9月28日在海口市将杨铭抓获归案……10月11日上午,长沙雨花警方对外通报了该案。
下文中,除民警外,人物均为化名

2004年9月28日,时值中秋,当晚杨铭应朋友要求,前往长沙市雨花区某酒店殴打报复他人,将劝架的保安罗大伟刺伤至死。案发后,时任雨花刑侦大队中队长的杨毅军,带领中队民警李啸、卢筱康等人通过几天几夜的连续作战,将涉案人员逐个抓捕到案,但唯独持刀杀人的杨铭脱逃后一直下落不明。
经过海量的调查走访和摸排工作,侦查员发现杨铭家庭关系十分复杂。杨有两个亲姐姐,父母离异后均重组家庭,父亲新组的家庭里又有两个继子(张刚、张亮)。2004年案发前杨铭一直跟着二姐生活,在二姐的餐馆帮忙。案发后,杨铭如人间蒸发一般消失无任何讯息,从不和父母、家人联系。由于当时侦查条件十分有限,侦查工作无法推进。
杨铭这一逃就是14年整。在这14年期间,当年的中队长杨毅军已经成为雨花刑侦的领头人,现任刑侦大队大队长,当年的主办侦查员李啸、卢筱康也从普通侦查员成长为雨花刑侦大队的中坚骨干,分别担任刑侦大队副大队长和中队长。

对终日与重要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的刑侦民警来说,职务的晋升代表着个人的丰盈与成熟,更是意味着肩负的责任与担当。14年来,这起中秋之夜命案的关键嫌疑人“杨铭”的名字就像一块大石头一直刻在他们心里。副大队长李啸甚至把“杨铭”的照片一直夹在自己的笔记本里,时刻提醒自己还有一个“欠债”没还。
尽管毫无音讯,但侦查员没放弃任何可做的工作,多次前往杨铭湘阴生父家和望城生母家中进行摸排和收集信息。而且每隔半年围绕杨铭及其近亲属搜集所有可以获取的情况,尤其是每年中秋节和杨铭生父母生日的时候,必定会逐一摸排一次,十多年来默默搜集情况。
到2011年清网行动时,公安信息化有了长足发展,副大队长李啸对逃犯杨铭及其近亲属进行再次研判,发现原本在长沙开餐馆,与杨铭一起销声匿迹的二姐在东莞有暂住记录,十分可疑,当即出差核查,可发现二姐已于2008年结婚并定居湖南衡阳,依然没有杨铭踪迹。
咬定“线索”不放松,似乎是所有长沙公安刑警的一种心瘾,永远戒不掉。年复一年,长此以往,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
2018年9月24,又是一年中秋节,副大队长李啸再一次对杨铭及其近亲属情况分析研判,发现杨铭父亲再婚后,随继母一起迁来的张刚、张亮兄弟中,张亮的身份证号码却突然注销了。身份证号码注销,原因无非是死亡或重号。张亮身份证号码的注销,是否意味着张刚曾经也有过两个身份证号码?刑侦民警从不会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进一步侦查发现,张亮又在原籍的村里办了新的二代身份证,并且同户成员还有一个多年前已被注销的张刚身份证号码。
就是这个已被注销身份证号码的“张刚”,2012年以后居然被外地公安机关打击处理过。发现这个疑点后,李啸迅速调取了当时的“张刚”照片,经过仔细对比,发现这个“张刚”并非本人,却和杨铭十分相似。
而且,这个“张刚”十分可疑,没有任何生活轨迹,仅仅在面对公安机关打击处理时,才出现“张刚”的名字和身份证号码。侦查员围绕“张刚”社会关系进行研判,发现一个叫“伍素雅”的女人,同户里面有一个五岁的小孩,但该女并没有结婚史,这更加引起侦查员怀疑,或许这就是找到杨铭的重要节点!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9月25日大早,卢筱康与同事赶乘最早的飞机前往海口。经现地侦查,发现伍素雅所住的地方是城中村,情况十分复杂,且他们都是老居民,为避免打草惊蛇,侦查员决定从伍素雅的儿子入手,到附近幼儿园进行蹲守。终于,在蹲守的第三天,伍素雅送儿子上幼儿园,侦查员一直跟随至家门口时,终于发现了“张刚”,与14年前杀人逃跑的杨铭十分像,“确认了眼神”,证实了之前所有的推测。
侦查员随即与海口市刑侦支队取得联系,请求支援,2018年9月28日11时许,在逃整整14年的杨铭被抓获归案。

至此,让杨毅军、李啸、卢筱康等刑侦民警背负14年之久,“强迫”形成工作惯性的命案之“债”终于结清!
同样,对杨铭来说,14年来未与家人联系,隐姓埋名生活,这起冲动之“债”的偿还也是一种开启新生活的“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