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山东省青岛市各级各有关部门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推动专项斗争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9月26日,通过采访多名扫黑除恶的一线政法干警和基层单位工作人员,通过他们的讲述,展现了这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的青岛印记。
拔“毒刺”
涉黑涉恶者使用“软暴力”
提到扫黑除恶的打击对象,很多人会想起那些身上“刺龙画虎”,挂着金链子的壮汉,或者是联想到“保护费”“打砸”等字眼;得罪了黑社会、恶势力,被几个“刺龙画虎”的壮汉塞进面包车,带到无人的角落吊打、围殴、拘禁甚至是各种羞辱……但青岛扫黑除恶一线的政法干警告诉记者,这些往往是影视剧中的桥段。“社会在进步,涉黑涉恶的违法犯罪行为也在不断发展,给我们侦办案件带来了挑战。”一名刑警告诉记者,涉黑涉恶的违法犯罪往往和经济行为挂钩,而且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他们近期侦办的“套路贷”案件中就有明显特点:和受害人签合同的时候,穿着衬衣西裤的白领笑眯眯地来了,到了欠钱还不上的时候,壮汉就上阵了。除此之外,讨债、威胁受害人往往使用的是叫骂、挂横幅、喷字等“软暴力”,看上去像是普通的经济纠纷。
正因为有经济行为这张“羊皮”,要准确辨别经济行为背后是否隐藏着诈骗、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行为,考验着每个一线政法干警的头脑和法律知识。涉恶犯罪尚且如此,要做到精准打击那些具有组织、经济实力、行为、非法控制等四大特征的涉黑犯罪,对于民警更是一场“大考”。办案民警告诉记者,很多涉黑犯罪嫌疑人,往往是被多次打击处理过的前科人员,异常狡猾。为了更精准、更有效地打击涉黑涉恶犯罪,公安干警经常组织集中学习《刑法》《刑事诉讼法》《合同法》《民法总则》等法律,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的各项司法解释。新形势下扫黑除恶,政法干警不仅要和不法分子斗勇,更要斗智。
打“村霸”
黑手伸向农村基层政权
公安部相关领导和学者曾指出,中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黑恶势力滋生发展的土壤和条件仍然存在,一些地方黑恶势力犯罪仍然比较活跃,其滋生快、发展快,再生能力强,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稳定,威胁人民群众安全感。提到黑恶势力,很多人往往会想起码头、建材市场、练歌房夜总会等地方,但现实生活中,黑恶势力开始向农村蔓延,甚至把黑手伸向基层政权。这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青岛市政法机关把依法、准确、有力惩处黑恶势力犯罪和全面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全面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结合了起来。
近期,莱西警方成功侦破今年青岛第一起把持基层政权的涉黑犯罪案件。警方查明,2012年起,莱西市某村支部书记李某某与其母亲王某某、司机赵某等人陆续纠集几十名无业青年、刑满释放人员及部分村干部,先后实施非法采矿、强迫交易、敲诈勒索、寻衅滋事、故意毁坏财物等多起涉嫌违法犯罪行为。根据群众举报,莱西市公安局展开调查,于2018年4月至7月,先后将该组织29名犯罪嫌疑人抓获。 “针对农村地区把持基层政权、横行乡里、恃强凌弱等‘土霸王’,公安机关深入开展打击农村黑恶势力犯罪专项行动,共打掉农村地区涉恶团伙116个。 ”青岛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新动态
冲破“关系网”打掉“保护伞”
这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得到了纪检监察机关的强有力配合与支持。今年以来,青岛市纪检监察机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纪委、市委要求,坚持把扫黑除恶同反腐败斗争和基层“拍蝇”结合起来,强化监督、铁面执纪、严肃问责,坚决冲破“关系网”、打掉“保护伞”,为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攻坚仗提供坚强纪律保障。市纪委监委分管负责人逐一赴10个区
(市),督促推动区(市)党委、政府落实专项斗争主体责任;对区(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进行集体约谈。市纪委监委组织对全市142个镇(街道)纪(工)委履职情况进行了全覆盖巡查,把责任和压力传导到基层。
纪检监察机关还与政法机关建立问题线索双向移送和查办结果反馈机制,发现涉及对方管辖的问题线索,第一时间通报或移交。聚焦群众身边的涉黑涉恶腐败、充当“保护伞”和工作推动不力三类打击重点,持续加大惩治力度,以有案必查、一查到底的决心和行动,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莱西市一村支书因涉黑涉恶、把持基层政权被查处,为他充当“保护伞”的13名党员干部被依规依纪严肃问责;市北区台东街道台东六路社区党员李学跃因涉黑涉恶、强收摊位费被处理,当地市场建设、城市管理部门5名党员干部因为其提供庇护被问责。纪检监察机关精心筛选典型案件,对24名党员干部涉黑涉恶腐败和充当 “保护伞”问题点名道姓进行了公开通报曝光,形成了强烈警示和震慑作用。
新策略
布设网格员提报新线索
网格员们平时走街串巷,及时发现并化解问题矛盾,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一线,也有网格员们的身影,他们不仅要排查相关线索,还时刻紧盯辖区各类可能涉黑涉恶的“高危”人员。近期,青岛西海岸新区社会治理中心将涉黑涉恶问题巡查也纳入到网格治安巡查重要内容,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专职网格员社会治安领域培训,提高专职网格员排查网格内涉黑涉恶问题线索的能力,叮嘱他们将线索及时移交相关部门查处,让他们真正成为政法机关的信息源。专职网格员们通过发动群众广泛参与的方式,随时发现并提报可疑情况,及时向公安专业网格员通报信息,建立有效联动机制。巡查中,网格员会时刻紧盯网格内各类有前科的、有可能涉黑涉恶的重点人员,将排查出的问题信息建成扫黑除恶重点人员和事件档案,详实登记人员和事件处理情况,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正在推动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开展。
“我们把横行乡里,欺负弱者的‘村赖’也纳入到扫黑除恶行动中。 ”琅琊台管区社会治理办公室负责人称。近日,琅琊台管区网格员金悦巡查到陈家台后村时,发现村民老肖家门口污物堆积,恶臭扑鼻。金悦入户走访得知,这是住在他屋后的一名女子所为。金悦进一步调查情况,到村监控室截图取证时发现,这名女子近日经常半夜到老肖门前空地上挖沟强占土地,在其屋后制造噪音,还多次到老肖家门前泼洒粪便,老肖怕影响家中两个孩子和患病的父亲,每次都忍气吞声不去计较。派出所民警对监控视频都已取证存档,如再发生违法行为将依法处理。
新举措
公检法联手揪出恶势力
今年7月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督导工作方案》,强调要以督导保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沿着正确方向深入开展。青岛一线办案的政法干警告诉记者,随着通讯、社交手段日新月异的发展,很多涉黑涉恶的犯罪嫌疑人也在利用这一便利,去“学习”如何在非法活动中隐藏自己、逃避打击,这无疑增大了对其打击的难度,更需要公安、检察院、法院等机关密切联系、精心组织、形成打击重拳。
在采访中发现,青岛各个区市的政法机关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不断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确保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公安部门经常与检察院、法院沟通,听取相关建议,及时调整侦查方向和思路,在侦查中充分收集到涉黑涉恶的有效证据;公安机关还经常调阅外地的典型案卷,学习先进的方式方法。除此之外,青岛西海岸新区各政法单位还定期组织培训,提高政法干警的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崂山区人民检察院非常善于运用提前介入机制,他们积极与政法委、公安等相关部门联系,提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实效。 “涉黑涉恶案件往往涉及多个罪名,相对复杂。公安机关立案后,会根据案情需要向我们发出提前介入的邀请。 ”检察官介绍说,提前介入后,会在听取公安机关办案人介绍案情、查阅案卷的基础上,就侦查方向、侦查重点、证据的收集调取等提出建议,积极引导公安机关有针对性地开展侦查取证工作,也为后续批捕工作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