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写下这篇文字时,距离我成为监狱人民警察已近10年。10年,青涩到成熟,经历很多成长,也见证很多温暖。此刻,我想用文字记录下那些美好,折射监狱人民警察这个特殊群体的温度,温暖人心、温润岁月。
(一)
这个故事,承载着多方之爱。
9月17日,我接到通知,于明日跟随监狱走访团到服刑人员家中走访。我迅速收集资料,掌握被帮扶服刑人员基本情况。
赵某,阜新市人,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目前在辽宁省女子监狱四监区服刑,入监未满一年。赵某家庭情况十分特殊,2004年,她喜得三胞胎,而丈夫却在2007年因病过世。三个孩子靠她自己用打工挣来的钱和低保补贴带大,生活极为艰辛。然而噩运并未停止,小女儿三年级时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从此打针住院成为常事,本就捉襟见肘的生活变得愈加艰难。赵某从最初借钱为女儿看病,到最后编造理由骗人钱款,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她说,丈夫去世时她没有感到绝望,父母同时住院她也能挺住,可入监时她真的觉得天塌了——父亲卧病在床、三个未成年孩子需人照料、小女儿病情加重急需手术、费尽周折申请的廉租房因其入狱而中止、年迈的母亲独自撑起风雨飘零的家……想起这一切,赵某痛彻心扉,无论警官怎样劝解始终封锁心门。
看到这些,我的心一点点往下沉,为那个家,为那个悔不当初的母亲。可我随即又了解到一些讯息,让我觉得赵某又是如此幸运。
原来,赵某的特殊情况引起监区重视,在对其加强关怀引导的同时,监区将情况层层上报。对于这一同时具有贫困、看病、住房、就学困难的典型性帮扶对象,监狱重点关注,监狱长更是多方联系,搭建起一个集监狱、妇联、镇政府、村委会等多方力量于一体的全方位帮扶体系,并决定于18日一同前往赵某家中帮扶送暖,同时深入了解情况、现场沟通解决其实际困难。
合上资料,我心情难以平复,只觉得明日之行如此厚重,而能亲身经历见证这些温暖,幸运之至。
(二)
9月18日早晨7点多,我们启程前往赵某家。三个多小时的车程中,我尝试在脑海勾勒出那个家庭的轮廓,可事实突破我的想象。那是一个十分偏远的村子,道路崎岖不平,极为简陋的家中,两位年迈体弱的老人和三个稚气未脱的孩子相依为命。
悲凉尚未弥漫,屋子便因扑面而来的温暖而变得温馨。我看到监狱长贾福军将牛奶、生活用品逐一递到赵母手中,又仔细询问赵父健康状况和孩子们的学习情况;我看到阜新市妇联主席张建华始终关切的眼神和传递出的温暖;我看到镇政府、村委会耐心倾听赵某家庭困难,时而低声交流解决方案;我看到当监狱、妇联、地方政府一同为赵母递上帮扶资金时,那位苍老的母亲用颤抖的手握住信封,泣不成声……
由于家庭情况特殊,赵某家人不能每月来监探望。此次走访,监狱特意把赵某想说的话录制下来带给家人。当监区长播放视频时,整间屋子安静下来——“爸妈,好想你们。不要挂念我,监狱改造环境很好,饭菜都是营养配餐,警官对我也十分关心。大龙、二龙、三凤,妈妈很不孝,你们一定要替我好好照顾姥姥姥爷……”泪水划过亲人的脸庞,他们脸上堆满复杂的情绪,静静地享受这份特殊的“团圆”。
“孩子,对着镜头跟妈妈说说话吧,我们带回去给她。”副监狱长王丽艳轻声对孩子说。懂事的孩子们立刻擦去眼角的泪水,大儿子笑着说家里一切都好,二儿子鼓励妈妈安心改造,小女儿说妈妈不要担心、我心脏没事儿。可说着说着,孩子深深低下头,手指来回揉搓,咬牙憋住的眼泪又汹涌而出,她说:“妈妈,我就是想你。”终究只是14岁的孩子,怎能不害怕、不委屈、不想妈。
监区长张延彤走上前,将一摞衣服递给赵母:“这都是她亲手做给你们的,快看看大小合适不。”赵母来回抚摸着衣服,轻轻展开比在身上,女儿在监狱学得的一技之长终于舒展开老母亲眼角的忧愁。监区长又将帮扶物品和赵某亲笔书写的家信递给家人,大儿子主动把内容读给亲人听,他们听到赵某说会努力改造、早日回家时都露出了微笑。那一抹充满希望的笑容,深深地印在我脑海中。
接下来的时间里,监狱、妇联和当地政府耐心而又高效地为这个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在深入了解赵某家人的经济情况后,妇联和当地政府当即决定为赵某父母申请农村低保,一年几千块的低保费对于这个家庭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在得知孩子即将中考后,阜新市妇联承诺在孩子考入高中后将为其申请专项扶贫基金;得知小女儿先天性心脏病日益严重,监狱、妇联和当地政府都非常重视,商讨特事特办,查找政策尽快帮助孩子手术;在了解申请廉租房的具体困难后,市妇联当即责成权益部跟进,全力帮助解决孩子上学住房问题。
困扰在赵母心头的困难被逐一落实,这位朴实的老母亲激动得说不出话。妇联张主席微笑着说:“别有负担,有什么困难随时联系我们。孩子们要好好学习,早日成才,照顾好小家、建设大家!”
临行前,监狱长叮嘱赵某家人:“困难都是暂时的,各级党委、政府都很关心你们家的情况,大家共同想办法,帮助你们解决实际问题,终会渡过难关。”即便不是赵某家人,听到这席话我心中也是温暖的。是啊,有问题共同面对,又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我深深地感受到这个风雨飘摇的小家正在一步步驶向平静的岸边。
回程路上,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500多公里,往返7小时以及崎岖不平的道路都无法阻挡一份用爱谱写的关怀。一次特殊的走访,凝聚着太多人的心血,更使长久以来困扰在赵某心头的贫困、住房、上学、就医等问题有了实质性进展,这让我感受到全方位精准帮扶体系的强大力量。而这只是开端,省女监全方位精准帮扶体系正在逐步完善扩大,这对于触动服刑人员真心悔过以及平安监狱、平安社会的建设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三)
9月20日,中秋节前,阜新市妇联如约走入省女监。在今年的联合帮教大会上,阜新市妇联一如既往地为服刑人员精心准备了节日礼物,赵某作为服刑人员代表上台领取了帮扶物品,那个时候她还不知道接下来有更大的惊喜在等待着她。
帮教大会结束后,礼堂的灯光暗下来,随着一段动人的音乐响起,LED大屏幕呈现出赵某日思夜想的那个家以及牵肠挂肚的家人。她看到卧病在床的父亲说不要惦记家里,看到大儿子说会督促弟弟妹妹学习,看到二儿子说不要担心妹妹的病,看到最为乖巧的小女儿说我会听姥姥、姥爷的话……那一刻,我看到坐在第一排的赵某泪如雨下,那泪水中有锥心刺骨的悔恨、有铭刻于心的感恩、也有弃恶向善的决心。我轻轻掏出纸巾,擦去眼角不知何时留下的泪水。
中秋节后,赵某写了一封信请求我们转交监狱领导,信中说:“我是一个不爱流泪的人,老公过世我没哭,我知道我得撑起一个家;犯罪入监我没哭,哭也弥补不了我的罪过;可观看走访视频那天,我哭成一个泪人,心里的感动、感激、感恩无以言表。感谢监狱领导和警官,感谢社会各界的关心,我会努力改造、早日回家,回报社会、回报国家!”那一刻,我知道,赵某紧锁的心门终于打开了。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此时此刻,监狱和社会各界奔波的脚步并未停止,扩大帮扶体系、建立长期扶贫机制、深入解决家庭困难,以赵某案例为试点以点带面、有效推广……一切都在紧锣密鼓地开展着,这个用爱谱写的乐章仍在继续。
后记:我时常想起这个承载着多方之爱的故事,想着那些同样参加帮扶活动、观看走访视频的服刑人员所受到的触动与震撼,想着那些真情付出使服刑人员真正将党恩铭记于心、从内心深处弃恶向善,心中不免自豪感动。这也许就是监狱人民警察的价值与意义——用真情摆渡迷失灵魂,用心血守护一方平安!(辽宁省女子监狱教育科毛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