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沈阳市皇姑区法院商事纠纷调解室调解员(中)成功调解一起案件。
“如何运用互联网让法院参与调解矛盾纠纷?”
“法庭以外的调解是否收费?”
“律师是否可以作为调解员参与诉前调解?”
……
这一连串的问题来自于德国法官。去年7月,德国汉堡州法官代表团来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人民法院访问,对该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产生浓厚兴趣。
近年来,皇姑法院通过实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民商事受理案件数量增长率仅为6%,远低于全市基层法院20%的增长率。
“运用这个机制将法官工作前移,与相关部门和组织联调联动,将大量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皇姑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立斌说,2014年12月,该院被最高法确定为辽宁省唯一一家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示范法院。
五大平台畅通诉前调解
嘀、嘀、嘀、嘀……
几声提示音后,孙鸿雁划开手机屏,看到皇姑区寿山社区工作人员刘杰在QQ群向法官咨询房产继承问题。
原来,社区居民张志华去世后,四个子女与张志华后来的老伴因为房子发生纠纷。因为部分房款是后来老伴出得钱,刘杰想以此为切入点调解,便向法官咨询。
“替他人缴纳购买产权款属于一种垫付行为,在继承前可以先扣除,然后再依法继承。”8月29日上午,记者见到行政庭审判长孙鸿雁时,他正在做“兼职”。
孙鸿雁使用的是皇姑区法院搭建的“互联网+答疑与调解”平台,通过街道社区、机关团体、企业协会等5个QQ群,有6名资深法官全天候在线答复。
“像这样具有调解功能的平台,在皇姑区法院还有四个。”皇姑区法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办公室(简称多元办)主任林莉说的这几个平台是:诉调对接平台、专业性矛盾纠纷化解平台、诉前调解中心平台、行政行业调解社团平台。
皇姑区法院多元办有正式编制,职能包括诉前调解、诉调对接、司法确认等,这在辽宁属于首创。案件到诉讼服务大厅后,通过诉调对接平台与诉讼服务中心有效衔接,对可以诉前调解的进行筛选。
针对易发多发类型纠纷,皇姑区法院还搭建起专业性矛盾纠纷化解平台,专门成立劳动、交通、消费者权益保护、旅游等专业法庭,开展专业化调解和审理,调解不成的再由专业法庭及时处理。
“我院诉前调解中心平台触角在全区已遍布10个司法所,辐射126个社区(村)。”张立斌说,该院还与区总工会、人社局以及省消协等85家行政机关和行业协会共同搭建了行政行业调解社团平台,可进行委托调解及联动调解。
四项制度确保规范调解
8月29日,市民李某到诉讼服务大厅,立案庭法官得知她想起诉离婚后,便引导她进行诉前调解。
“这几年我深受丈夫虐待,身心受到极大伤害,决意离婚……”李某哭着说。
了解情况后,值班的小额调裁庭庭长洪深和人民陪审员杨竟耐心地对李某丈夫赵某进行教育和普法,使他认识到对妻子的伤害,最终同意了协议离婚。
让李某受益的,是皇姑区法院的“院庭长参与多元化调解”机制。皇姑区法院规定每天由院、庭长带领一名调解员或陪审员在多元办处理立案阶段分流出的纠纷,开展诉前调解。据统计,这项机制实施以来,共处理纠纷400余件。
“我本人参加过5次这样的调解,成功率60%。”张立斌说,除此之外,皇姑区法院还建立了规范诉讼调解对接制度、引入第三方参与纠纷化解工作机制、立案前集中传唤调解制度等,形成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社会各部门参与的调解的综合机制。
为使这三项制度落到实处,皇姑区法院通过规范诉前调解流程、诉前调解情况复函,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等以第三方身份参与,将调解案件通过集中传唤方式等形式,加以推动。
司法保障提升调处水平
在皇姑区明廉功能区行政服务大厅,有500平方米办公场所,是皇姑区法院社区巡回法庭所在地。
“社区巡回法庭对全区126个社区(村)化解矛盾纠纷进行指导并开展审判工作。”张立斌说,法院规定民事法官到社区点对点对接及时答疑,实现对基层调解员面对面指导。
家住皇姑区的李某等17户居民因一楼居民王某不同意煤气管道施工通过其家中,导致李某等人不能使用天燃气,法官马存起不仅指导调解员还参与调解,促使居民通上了煤气。
“我在前不久给北部功能区共110名调解员进行法律知识和调解技能培训,授课题目是《调解中的方法技巧》。”周廷昌说,法院还通过观摩庭审、召开交流会等多种方式,帮助调解员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法规、调解技巧。
近年来,皇姑区法院共对300余名人民调解员、200余名特邀调解员进行了各类培训。
针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发生的矛盾纠纷日益增多,以及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皇姑区法院将纠纷解决向前适度延伸,在功能区设立调解室,选派院、庭长组成调解团队进行非诉调解有效对接,成功调处行政拆迁补偿纠纷等86件。
“给我印象最为深刻是参与调解某国家重点项目征地拆迁的纠纷。”张立斌说,这次征地拆迁中有40余户对补偿款不满意拒绝搬迁,法院组成由院长、副院长及相关庭长组成的调解团队,以诉前约谈调解方式现场调解,针对每户情况提出可行性建议,最终这些业户全部同意配合政府搬迁。
记者手记
皇姑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办公室调解室特聘调解员刘琳告诉记者,就在记者采访前几天,皇姑区法院运用传唤方式,集中传唤一批小标的案件的当事人,到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办公室进行诉前调解,其中一家饭店因拖欠煤气款而名列其中,在调解员说明利弊后,饭店给付了拖欠款,既省去了双方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又节约了司法审判资源。
皇姑区法院和很多地方的基层法院一样,面临着“案多人少”难题,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很好地解决了这道难题。通过引入社会力量,前移定分止争的端口,形成合力、优势互补,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解放出更多司法审判资源,形成良性循环。(记者张国强 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