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由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主办、红河州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协办、河口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承办的“走边关法院、访国门法庭”系列宣传活动走进“口岸明珠·国门河口”,带你了解边关法院的历史变迁,感受国门法庭的神圣庄严。
本次活动由新浪直播平台同步视频、图文直播,在河口法院副院长陈宏的介绍下,对河口法院边疆民族特色诉讼服务中心进行详细了解,并对到中心进行诉讼咨询的越南籍当事人进行采访,记录和见证了河口法院在处理简易涉外小额诉讼纠纷中,启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预案,对涉外案件进行诉前调解、司法确认的整个服务过程。
河口瑶族自治县与越南老街市隔南溪河、红河相望,边境线长达193公里。河口法院在推进中越友好、促进边疆稳定和主动融入、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发挥了司法机关的职能作用。立足边境口岸实际,打造国门法院新亮点,与越南老街市法院成功举行15次工作会谈,成为云南法院首家与越南法院达成会谈机制常态化的法院,服务保障了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立足民族特点,作为云南省唯一一个以瑶族为主体的自治县,成立了边疆民族特色诉讼服务中心,不断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方式方法,将瑶族“度戒”成人礼中具有准法律效果的“十戒”、“十问”,作为司法、道德宣传主线,积极开展民族性司法活动。一直以来,河口法院在红河中院的监督指导下,在河口县委的领导下,为守好国门、维护民族团结、边境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河口法院仅仅是奔腾红河的一朵浪花。2018年,全州法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四次和州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州委“13611”工作思路,结合全州法院工作实际,依法审理各类案件、妥善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捍卫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中发挥积极作用。
40年改革开放春华秋实。40年来,从土基房到数字化综合审判楼、从蜡板刻写手印到语音实时记录一键生成,红河州法院公正司法的初心未改。40年来,从爬山涉水到人工智能,从纠问式审判到以审判为中心的控辩式、从单一化处置矛盾到多元化解纷机制,从审执分立到员额改革,红河州法院司法为民的脚步未停。
这是一个人的坚守、是一群人的坚守、是几代人的坚守,变的是岁月韶华,不变是一片丹心。
改革开放让越来越多的人共享“阳光司法”的温暖。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新起点,全州法院肩负着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体制改革这一历史性任务,让人民群众在公平正义上有越来越多的“获得感”,我们与时代同行!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新闻办调研员胡鹏、红河州中院副院长左一萍、河口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杨晋、河口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总工会主席邓东艳、河口县政协副主席陶相伕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民主与法制社、春城晚报、新浪云南、云南经济日报、红河日报、红河电视台、红河电台等媒体对此次活动进行了全景报道。(作者:红河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