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矢志不移少年梦初心不改为人民——记第二届“最美人民警察”候选人仁青
“记者,明天早上9点半可以的。我今天24小时值班,刚好值到明天早上9点半,我到时候等您。”9月13日晚8时,记者电话联系仁青,想和他约好第二天上午作个采访,仁青在电话那头这样说道。听仁青这么一说,考虑到他工作的辛苦,于是把采访时间安排到当晚。10时左右,记者来到生态路便民警务站,在这里见到了正在执勤的仁青。仁青一边招呼着,一边说道:“真是麻烦了,这么晚还让您跑一趟。”记者后来得知,直到第二天早上9时30分,仁青就连续执勤48个小时。仁青说对于这样的作息时间已经习惯了,虽言语间轻描淡写,但其中的辛苦却不言自明。
谈起自己当警察的初衷,仁青告诉记者:“我的家乡在四川甘孜地区。在我小时候,家乡的治安不太好,打架斗殴、扒窃抢劫事件时有发生,给村民的生活造成很坏的影响。每次看到警察出来维持治安时,我都觉得他们是为民除害的英雄。他们穿着制服,看上去特别威武。从那时起,我就从心底想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人。我想去惩治那些恶霸,给那些被欺负的人出口气。”1990年11月,仁青进入武警西藏总队,成为一名正式的“新兵蛋子”。那一年,仁青18岁。
1994年1月,仁青结束了当兵生涯,进入拉萨市公安局工作。“当一个警察”的儿时梦想,仁青终于实现了。其实在武警西藏总队的日子里,仁青也时有被派出从事治安维稳工作。所以可以这样说,从18岁那年起,仁青就已经是一名人民警察了。在“人民警察”这条道路上,仁青始终迈着坚定的步伐,一往无前,迎难而上。2003年8月,仁青开始在羊八井青巡大队从事民警工作。2005年10月,仁青被调回拉萨市八廓街派出所。在八廓街派出所工作期间,因成绩显著,仁青先后荣获公安厅嘉奖数次、市人民政府嘉奖一次、市人民政府颁发荣誉证书一次。“当时的八廓街派出所管辖范围比现在大很多,在派出所二警区,我担任警长职务。直到2011年11月,我被安排到生态路便民警务站,担任副站长,主持各项工作,到现在已将近7年时间。”仁青回忆道。
在担任生态路便民警务站副站长期间,仁青于2012年10月荣获市公安局嘉奖一次,2016年荣获“个人三等功”。2017年,警务站先后被评为“‘党的十九大’安保维稳工作先进集体”和“拉萨市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在仁青的带领下,生态路便民警务站年年都被评为“优秀警务站”“优秀110便民警务站”,数次被评为“先进集体”。凭借自己的努力,仁青年年都被评为“优秀便民警务站站长”。
在生态路便民警务站的四面墙上,挂了数十面锦旗。“现在我们警务站共有10名民警和6名辅警,这些荣誉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付出换来的。”仁青说完后,向记者介绍了其中几幅锦旗背后的故事。
“人民好警察,百姓贴心人”这面锦旗背后,是一个救助昏迷老奶奶的故事。这位老奶奶从四川来到拉萨旅游。因为身体不好,加上高原反应,老奶奶在路边晕倒了。警务站民警及时赶到,给老奶奶吸氧,再辅以其他救助措施,让老奶奶逐渐从昏迷中恢复正常。为此,老奶奶的家人送来了这面锦旗。“雷厉风行一心为民,严格执法热情服务”这面锦旗背后,是一名女士遭遇抢劫的故事。这位张女士的手提包里有许多贵重物品,遭遇抢劫后,张女士马上向警务站求助。成功将手提包追回后,张女士给警务站送来了这面锦旗。“便民服务特别好,急人民群众所急”这面锦旗背后,是一个调解纠纷的故事。“关爱高龄老年人,构建和谐警民情”这面锦旗背后,是一个寻找迷路老太太的故事。“人民警察为人民,维稳为民保四方”这面锦旗背后,是一个救助诊所病人的故事。
辖区有聋哑学校,在重要节日,仁青都以警务站的名义,给学校买学习用品。仁青曾有机会调出公安队伍,最后因为热爱公安事业,所以选择坚守。仁青格外关照站里的孤儿民(辅)警,有时候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2014年由辅警转为民警的孤儿次加扎西说:“我从小就缺乏亲情,而且身体状况也不好。几次生病晕倒后,站长及时把我送到医院,还组织站里给我捐款。站长就像我大哥一样,手把手教我接处警,还鼓励我考学。”对于自己所做的这一切,仁青说:“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便民警务站的工作不就是便民、利民、为人民服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