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拉萨的天气已经逐渐变的有些冷了,早上,天还下着下雨。在拉萨市公安局监管支队看守所民警的带领下,记者通过了一道又一道的“铁将军”的把守,终于在接待室见到了罗涛。简单的接待室里没有花哨的装饰,除了群众赠送的锦旗还是锦旗,房间的四面墙壁都已经被锦旗覆盖,看不到墙体的颜色了。“细心护理,关爱倍加”,“人间真情,爱心无限”正是在押人员赠送给罗涛的锦旗,也是对罗涛的评价。
“罗涛工作敬业,对在押人员的照顾更是体贴入微,我们这的在押人员心里有什么事都愿意和他聊天。”罗涛的同事周渝淞这样说道。
今年26岁的罗涛,是西藏民族大学的医学专业科班出身,从事狱医这份特殊的职业已经五年了,虽说年轻,却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医生”了。刚刚上了一个通宵夜班的罗涛,神态看起来有些疲惫,但干起工作来还是手脚麻利、干脆利落,听诊、量血压、配药一气呵成。
“不管他在外面犯了什么罪、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这里他们都是我的病人,我要对他们的健康负责。其实他们都有情感上的弱点,亲情也好,爱情也好,我们都需要用爱心和耐心和他们沟通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让他们敞开心扉接受法律的教育。”罗涛说。
前不久,罗涛收到了一名在押人员写的一封长长的感谢信。原来这位在押人员患有严重的胃病,从2016年起就受到了罗涛的照顾,每天给他巡诊送药再加上看守所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这位在押人员的胃病就被罗涛给治好了。
“有人昏倒,有人昏倒!快叫罗医生,快叫罗医生!”。在监所工作的几年中最让罗涛感到后怕的还是2017年8月的一个晚上,那天晚上罗涛值班,当时钟的指针将要指向凌晨三点的时候,对讲机传来了一阵急促的呼喊声。一名吸毒11年的在押人员,突发疾病昏厥了过去,罗涛听到呼叫迅速赶到现场,在不了解在押人员是否携带其他传染疾病的情况下,罗涛采取了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按压的方式对在押人员进行了紧急施救。整个急救过程长达20分钟,罗涛早已是累的筋疲力尽,豆大的汗珠铺满了他的额头和脸颊,体力不支的瘫坐在了地上。在看守所关押的对象中,病重犯人占了一定的比例,各种传染病的类型还是很多的。比如肝炎、肺结核、皮肤病等,都需要狱医来处理,时时刻刻都伴随着危险。事后,同事担心的问他不担心被感染上传染疾病吗?“当时并没有想太多,只是想一心把他救活,我是医生,这种时候没人比我更适合冲在前面。不过现在想想还真有些后怕。”罗涛说着脸上露出了朴素的笑容。
在罗涛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监所里医生少,只有他和一个老医生一起工作,两人撑了一年的时间老医生坚持不住了,生病住进了医院,那三个月的时间都是罗涛一个人在撑着。在监所工作的五年时间里,罗涛和同事每天都负责监所6个监区早晚各一次的巡诊,最长时间连续工作了一周。虽说晚上可以稍微休息会,但是对讲机里会断断续续传来同事们巡查的情况通报,不过这也并没有影响罗涛白天工作时的状态。
“干一行爱一行呗,这个没的说,在这个岗位上面你还天天想着其他啥的,那你工作肯定也干不好。在我看来其实看守所和医院本质是一样的,都是治病救人。”当记者问道罗涛怎么在狱医这个职业上坚持这么久时罗涛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