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标题:北京知产法院:案件审理新机制 助力商标“速审战”
2011年,演员杨某先后开设了名为“天珠传奇”的实体店和网店,销售天珠、水晶、蜜蜡等商品。2015年5月,为了开拓市场,杨某申请注册商标“天珠传奇”。历经一年时间的准备、审核,“天珠传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驳回。
杨某不服驳回决定,提出复审申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经审理,以申请商标具有欺骗性、缺乏显著性为由驳回了杨某的复审申请。
杨某于2016年12月1日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起诉至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同日即收到开庭传票,这让经常代理各类案件的杨某委托代理人兰陵感到诧异。
立案当天拿到开庭传票,开庭后70余天依法作出裁判。法院判决认为,诉争商标属于《商标法》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二)项“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的”情形,缺乏商标应有的显著特征;而不应同时适用《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七)项“带有欺骗性,容易使公众对商品的质量等特点或者产地产生误认”的情形。被诉决定适用法律存在不当,但审查结论正确,驳回杨某的诉讼请求。
以上如此快速的审理过程并不是因为原告的特殊身份,而是由于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自2016年3月以来探索的商标驳回复审行政案件速审机制。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1《法治天下》栏目之《商标“速审战”》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
商标驳回复审行政案件速审机制旨在有效缓解案件压力,提升审判质效,推进专业化审判,实现繁简分流,探索构建知识产权案件速审新机制。速审团队由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杜长辉法官亲自指导、北京市审判业务专家张剑法官牵头负责,采用“1+2+4”审判模式,“1”即一个立案窗口负责咨询、立案、排期等工作,“2”即两个审前准备室负责证据交换、送达等工作,“4”即四个一线法官办案团队,审判法官平均审判经验19年以上,具有扎实、专业的知识产权案件审判能力。通过优化办案团队配置,形成“1名法官+2名在编法官助理+3名聘辅人员”的金字塔型法官团队,从而发挥团队最大合力,进一步提高审判质效。
商标驳回复审行政案件速审机制运行两年多来,成效颇丰。截至2018年8月31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共受理9438起商标驳回复审行政案件,共审结7212起。其中,2017年司品华法官团队、杨钊法官团队、侯占恒法官团队分别审结798起、758起、733起,结案量均位居全市结案量前列。在全市法官业绩综合评价中,杨钊法官、司品华法官、侯占恒法官、宁勃法官四位一线法官位列全市中级法院前四名。
在提升审判质效的同时,商标驳回复审行政案件速审机制突出权利保障与权力制约,着力维护司法公正:
? 优化审理流程,确保机制高效有序运行。商标驳回复审行政案件速审机制改变以往立案庭先立案、后逐一分配至业务庭的传统做法,做到商标驳回复审行政案件即时分流。改变以往分散送达的方式为集中送达。改变传统庭审模式为集中排期开庭;
? 改革开庭审理模式,提升审理质效。案件审理采取焦点式审判,在归纳确认案件争议焦点的基础上,将法庭调查与法庭辩论合并进行。
? 撰写要素式裁判文书,提高裁判文书制作效率。对于进入速审机制的案件,除少数疑难复杂案件外,统一采用要点突出、格式精简的要素式裁判文书,简化裁判文书说理部分以外其他部分的撰写,以“文书瘦身”提高裁判文书制作效率。
? 注重将依法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诉讼程序选择权、申请回避权等诉讼权利贯穿始终,充分保障当事人发表举证质证和辩论意见的权利,真正做到对涉及当事人诉讼权利的环节不简化、不压缩。
? 注重合理制约速审法官权力,采取按照立案先后顺序随机分案、每周定期召开速审法官会议以及鼓励法官在判决中援引在先案例、统一裁判标准等措施,切实以司法权力的规范廉洁运行保障案件公正和速审机制持续良性运行。
高效运转的机制锻造了高质量的裁判。商标驳回复审行政案件速审机制运行以来,速审团队审结涉及全国首例声音商标 “嘀嘀嘀嘀嘀嘀”商标,苹果公司“WATCH”系列商标,“白富美”、“高富帅”系列商标,李宁体育“一切皆有可能”商标等一大批社会关注度高、影响范围广的商标驳回复审行政案件。
(全国首例声音商标
“嘀嘀嘀嘀嘀嘀”商标驳回复审案开庭图片)
精湛的业务能力打造了高水平、高效率的审判团队。张剑法官荣获第三届北京市审判业务专家称号,杨钊法官团队荣获北京市法院先进审判团队称号,张晓丽法官荣获北京市法院党建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将继续探索完善商标驳回复审行政案件速审机制,节约审判资源,降低当事人诉讼成本,力争以最少的审判资源化解最多的矛盾纠纷,切实破解案多人少难题,实现审判质效的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