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的早上已退却往日的湿热,早上8点刚过,张迪已经开始了自己一天的工作。每天提前到岗是她多年坚持的习惯。

图为张迪
“一天之计在于晨,手头准备工作搞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接待群众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张迪说。从业16年,张迪一直坚守在公证工作一线,虽然岗位平凡,但她却心系大爱做小事,为前来办理公证的每位当事人倾力服务。
在张迪看来,小小的公证书背后,体现的是一名公证员的担当与责任。她必须对经办的每一件公证认真把关,确保程序规范、质量过硬。
倾心为民解难题
每天面对普普通通的百姓,张迪感触最深的是:多问一句,能让群众少跑很多的冤枉路;多想一点,能使群众的权益得到维护;多做一点,能换回群众的理解与感激。所以,每当接待当事人时,她都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尽量为当事人提供方便,及时解决问题。
去年3月的一天,李女士到北方公证处申请办理继承公证。当天正是张迪接待的李女士。据李女士讲,他的丈夫因病突然去世后,由于她和丈夫多年前已经下岗,她们的档案中没有配偶及子女的记载。连日来,她跑了多个部门,虽然开具了相关证明,但仍无法证明李女士是第一顺序继承人。于是,李女士便打算办理继承公证。了解到这个情况,张迪告诉李女士,她的情况不符合受理条件。没想到,听到这话,李女士抹起了眼泪:“我做过大手术,身体也不好,丈夫走了,我们也没孩子,剩下我一个人,如果今后再没生活来源,我活着也没什么希望了。”张迪在和领导商量后,决定先受理公证,后续的调查核实工作由她自己来完成。
张迪先后多次到李女士夫妇二人的存档单位、民政局及所在的居委会了解实际情况、调取证明材料,及时办结了公证事项。由于当事人生活困难,张迪还主动申请,减免了部分公证费。事后,李女士万分感激,送来了一面写有“心系百姓、贴心服务”的锦旗。
踏下心去办公证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公证员?张迪的答案很简单:踏下心。话虽容易,但做起来却比较困难。张迪说:“做好公证工作,不是坐在窗口简单和当事人说两句就能解决问题。‘磨破嘴、跑断腿’是一名公证员的工作常态。”
图为张迪
2015年,刘女士来到北方公证处办理遗嘱公证。张迪了解到,刘女士的丈夫是台湾同胞,曾经在北方公证处办理过遗嘱公证,受益人就是刘女士。丈夫在台湾去世。通过进一步了解,因为在大陆没有刘女士丈夫的死亡证明及档案材料,所以公证处无法受理刘女士的公证事项。看着刘女士焦急的神情,张迪建议刘女士先去台湾办理丈夫的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子女声明书的公证书并通过海基会、公证协会寄送相关证明材料给她进行办理。刘女士立即动身前往台湾办理相关事宜。刘女士办好相关事宜,并将材料先寄回大陆。数天后,当刘女士打算返回大陆时,接到了张迪大电话,告诉她继承公证已经办结。
由于刘女士的女儿在美国定居,她准备去美国和女儿团聚。在出国前,刘女士打算立遗嘱,想让女儿继承自己的全部财产。当刘女士再次求助张迪后,张迪帮她及时办理了公证。
2017年的一个晚上,张迪接到了刘女士从美国打来的越洋电话:由于签证即将到期,美国移民局要求她提供出生公证才能为其办理续签手续。情急之下她又想到张迪,希望这次能够再帮助她解决困难。在张迪的帮助下,刘女士及时拿到公证书办理了签证。刘女士在电话中激动和张迪说:“本来以为自己还要亲自回国办公证,没想到这么简单就办好了,您真是给老百姓办实事!”
手机号十六年没换过
张迪说:“刚从事公证工作时,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如此大。随着工作年限增长,接触的百姓越来越多,我体会到,对于很多人来说,办理公证是他们唯一解决难题的方法,公证员如果不帮他们,很多人面临的情况将很艰难。”
去年4月,一位出生在印度尼西亚的老华侨李先生在家人的搀扶下来到北方公证处进行咨询。李先生从十几岁跟随父母回祖国定居,一晃几十年过去。已经70多所的他想回印度尼西亚生活。但由于李先生早已取得户籍,要想重回印度尼西亚定居,必须办理出生证明公证。张迪经过多方联系,得知由于时间太长,在印度尼西亚已经找不到李先生的相关出生证明。根据相关规定,公证处不能给他办理公证。为了满足老先生的心愿,张迪在和领导沟通后,向市司法局公证管理处进行了申请,特事特办,为李先生办理了出生证明表公证。李先生在回印度尼西亚前特意到公证处找到张迪说:“谢谢你帮我了却了心愿!”
张迪还长期负责办理外国家庭来华收养由福利院所抚养弃婴的公证,因外国家庭在华时间短,要求高效准确地出具公证书,否则会造成签证和回国办理手续的困难。今年8月,一对美国夫妇打算从天津市儿童福利院收养一名孤儿。但这名孤儿在8月12日将年满14周岁。根据我国法律,年满14周岁的儿童将不能被收养。而这对美国夫妇在8月6日才刚得到我国的收养许可。时间紧迫,张迪利用中午时间进行了材料准备、草拟公证书和翻译工作,终于在8月10日下午,为这对美国夫妇办理出证。
从2017年至今,张迪共为数十个收养家庭办理了212项各类公证,得到了天津市儿童福利院的高度认可。
张迪的热情服务得到了当事人的一致认可,许多当事人都和她成为朋友。只要遇到公证方面的问题都会找她。为此,张迪的手机号十六年都不曾换。
北方公证处的前身是市公证处。时至今日,许多公证难题都由北方公证处进行解答和办理。北方公证处可以说是本市公证行业的最后一道屏障。
身为其中一员,张迪深知责任重大。她说:“我愿意做那块最坚固的屏障,为百姓解难题,为本市公证事业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