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面对毒贩,警方多次主动放弃抓捕机会,究竟为何......

2018-09-07 14:16  来源:平安广西网  责任编辑:张昆
字号  分享至:

斩断“瘾君子”背后的毒链

环江警方破获特大贩毒案,缴获海洛因147.56克,逮捕嫌疑人6名

  今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公安局民警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一名社区戒毒人员复吸,遂顺藤摸瓜,深挖背后的涉毒犯罪线索。经过5个多月的艰苦侦查,环江警方一举打掉了一个贩毒犯罪团伙,缴获海洛因147.56克,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9月5日,随着该团伙最后一名犯罪嫌疑人蓝某被依法逮捕,该案正式进入司法程序。

  “瘾君子”牵出贩毒团伙

  今年3月,环江县公安局禁毒大队民警在对社区戒毒人员魏某进行常规尿检时,发现其有复吸的嫌疑。为防止类似案件的发生,民警决定追查毒品来源,最大限度挤压毒品犯罪活动的生存空间。

  然而,侦查工作进展并不顺利,魏某拒不配合公安机关的破案工作,对毒品来源守口如瓶。民警分析认为,魏某的背后很可能隐藏着一个较大的贩毒团伙,必须把他们扼杀在摇篮。

辨认、称量毒品

  虽然魏某总是闪烁其词,但经验丰富的侦查员仍能从他的闲言碎语中捋出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办案民警紧密围绕魏某的社会关系开展调查,不放过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功夫不负有心人。民警经多方调查,最终获得了魏某与谭某交往密切的重要线索。民警又围绕谭某的社会关系进一步调查,发现谭某是一名“瘾君子”,有吸毒和贩毒的前科,曾多次被公安机关打击处理。民警认为魏某的毒品极有可能来自谭某,于是把破案重心转到谭某身上,重点围绕谭某的活动规律开展调查。

  谭某的社会关系十分复杂,且行踪不定,给侦查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民警认真梳理谭某的社会关系,并把案情通报给网安部门,充分发挥科技手段的威力,搜集有效证据。

抓捕现场

  狡猾毒贩躲过抓捕

  毒品犯罪案件隐蔽性很强,取证难度大,对证据要求也很高、很严,必须做到人赃俱获才算破案成功。而谭某长期与毒品打交道,具有很强的反侦查能力,这给取证工作增加了难度。为此,在没有掌握充分的犯罪证据之前,民警不敢轻易接触谭某,如果草率行动,不但会提高谭某的警惕性,而且他还有可能转移或毁灭犯罪证据。

  “无论吃多少苦,遇到多少困难,都要斩断这条贩毒链条。”环江县副县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韦创一的指令对全体参战人员来说既是鞭策,也是鼓励。全体参战民警顶着烈日,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奋战在最危险、最艰苦的缉毒前线,与毒贩展开了一次次马拉松式的侦查与反侦查斗争。


抓捕蓝某现场

  随着调查工作的推进,民警发现谭某有一辆私家车,他平时都是驾驶该车出入,行踪十分神秘,很难掌握他“进货”的确切时间。因此,民警多次主动放弃抓捕机会。

  4月中旬的一天,民警获得谭某欲驾车到南宁购进毒品的消息,立即在河池高速公路出口处设下埋伏,欲对谭某实施抓捕。民警苦苦蹲守了10多个小时,直到次日3时才发现谭某返回。

  虽然谭某已返回,但民警感到很纳闷:按常理谭某应该在天黑之前返回,这次为何那么晚?他是否成功购得毒品?购得的毒品达到立案标准吗?一切都不得而知,虽然可以轻松地对谭某实施抓捕,但为了保险起见,现场指挥长决定放弃抓捕。

  斩断贩毒链条

  错过了这次大好的抓捕时机,侦查员又苦等了1个多月。5月20日,侦查员得到可靠消息:谭某乘坐一辆出租车前往宜州区准备购买毒品。线报显示,谭某这次交易的毒品数量比较大。

  民警立即制定周密的抓捕方案,兵分多路对谭某实施抓捕,其中一组秘密跟踪谭某,在谭某可能经过的路段设下埋伏。当天中午,民警秘密跟踪谭某进入宜州境内。

犯罪嫌疑人辨认现场

  谭某十分狡猾,进入宜州城区后瞎转了8个多小时,才驱车通过高速路驶往洛东乡,来到一个偏僻村庄。为防止走漏风声、暴露身份,侦查员不敢贸然尾随进村,只得在洛东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伏击守候。

  令民警没想到的是,1个多小时后,谭某竟然绕开了警方卡点直奔环江县城。民警立即启动第二套抓捕方案,紧随谭某直奔环江县。几经周折,民警最终在环江县一家酒店附近将谭某抓获,当场缴获毒品海洛因147.56克。

现场搜出海洛因

  谭某到案后,民警顾不上长途奔波的疲劳与艰辛,连夜开展审讯工作。谭某交代,5月18日,韦某欲从蓝某处购买海洛因,总价11万元,但资金不足,邀请他合伙购买。他们商量后又邀请黄某等人入伙,共同筹集毒资。5月20日,他带着5.4万元现金到宜州与韦某、黄某汇合,韦某联系蓝某并约定在宜州区洛东乡一个村庄交易。当天下午,他与韦某、黄某驱车来到洛东乡等候,蓝某则从柳城县送货到指定地点,交易结束各自返程,没想到刚回到环江就被民警抓获。

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审讯

  谭某落网后,其他涉案人员似乎听到了风声,全都消失得无影无踪。虽然嫌犯很狡猾,但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过猎人雪亮的眼睛。民警通过各种侦查手段,先后将韦某、黄某、蓝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林长龙  梁庆鲜)


国务院就个税和社保费释放重磅利好,实惠不少!

好几条跟你密切相关!

全国首例"套路贷"涉黑案开庭审理 涉案2300余万元

该组织以民间借贷为名,行“套路贷”之实。

用政法新媒体的春天,带来政法事业的万紫千红!

我们必须为共和国守住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

检察官说:庭审结束后,被告人为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