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腊梅抱雪,冬去春来。
在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庭上,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奚晓明受贿案正在审理。公诉席上,一位女检察官格外引人瞩目。她举止端庄大气,言语铿锵有力,从她身上,人们明显感受到正义的力量。她,就是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民事行政检察部主任闫旭彤。
身材娇小、言语温柔、态度亲和,这是日常接触中闫旭彤给人的印象。而一旦接手大要案,面临重大疑难问题,这个平时温文尔雅的女子立即表现出她外柔内刚的本质,冲锋在前,敢打敢拼,决不言退。在二十八年的从检生涯中,她先后在控告申诉处、二审监督处、公诉处、民行处等多个部门履职,饱经历练,初心不改,以实际行动展示出一名当代女检察官“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
顶天立地像高山 铮铮铁骨打硬仗
山的使命是支撑天际,所以大山稳健而执着。
1989年,带着中国政法大学四年专业熏陶的书卷气,闫旭彤踏入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的大门。从那一刻起,她就立志要用法律之剑匡扶正义、抗击邪恶,像大山一样为人民遮风挡雨。为了练就一身真本事、硬功夫,她勤学善思、边学边干,一点一滴积累经验,提升能力,逐渐成为刑检工作的行家里手。在公诉处工作期间,闫旭彤经手主办或参与经办、审批的刑事案件达三百多起,其中包括震惊天津市的张义民开发区恶意撞人案、中央领导批示关注的涉税金额1.5亿元的李维奇等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涉黑案等一系列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无论是大案要案,还是普通刑事犯罪案件,闫旭彤都秉持正义、一丝不苟、不枉不纵,所办案件无一差错。

2012年,闫旭彤参与办理了在天津有重大影响的一起涉黑专案,该案涉案人数众多,犯罪涉及面广,社会危害大,又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难度和压力可想而知。面对挑战,闫旭彤没有丝毫的犹疑和退缩,作为本案的第一公诉人,她带领团队不分昼夜,加班加点,熟读了107册卷宗和证据材料,梳理了45起案件事实,制作完成40多万字的审查报告和近2万字的起诉书,撰写20多万字的出庭预案和5万多字的汇报材料,为出庭公诉做好了充分准备。开庭时,面对听众席上数百名群众凝重的表情,顶着32名被告人和45名辩护律师咄咄逼人的目光,闫旭彤精神抖擞、斗志昂扬、正气凛然。虽然在宣读公诉书两个小时后声音已近嘶哑,但是始终保持着国家公诉人应有的庄重威严,与团队成员默契配合,沉着应对,举证条理清晰,答辩入情入理,在连续整整六天的庭审较量中,节奏不乱、气势不减,逐一驳斥了被告人和辩护人的观点,使犯罪分子最终受到应有的惩处。由于该案表现出色,闫旭彤带领的专案组荣立集体三等功。
无怨无悔似流水 款款真情暖民心
水的使命是滋养大地,所以流水奉献而无悔。
身为一名女检察官,闫旭彤身上有独特的细腻和敏感。她常常说:“案件依法办结并不是司法的全部目的,我们还要从人性化的角度多做释法说理工作,让人们能够理性地接受案件结果,发自内心地信法服法。”

2013年,李某因不服二分院办理的一起聚众斗殴案的处理结果而频繁闹访,甚至拿刀威胁,扬言自杀。原来,她年仅20岁的儿子在这起案件中丧生,而该案的主犯没有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从接到判决书起,李某就头上缠着写满“冤”字的白布条,手捧着被害人遗像,在二分院接待室门口声嘶力竭地大叫。身为公诉处副处长的闫旭彤听到消息后以最快的速度冲进接待室,把李某扶坐在椅子上。李某全身颤抖痛哭失声,闫旭彤给她递上一包纸巾,倒上一杯热水,拉着她的手,坐在她的身旁,说:“妹子,都是母亲,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但大喊大叫解决不了问题,我们坐下慢慢说。”李某渐渐平静了下来,开始倾诉她的痛苦和要求。闫旭彤非常认真的听着,不时交流自己的看法。经过沟通,闫旭彤敏锐地抓住了关键问题——李某的律师对她有很多误导,导致她对案件处理结果产生质疑。闫旭彤将李某和律师一同请来,从事实、法律以及判例各方面剖析案情和处理结果,最后还讲到了李某今后的生活……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两个小时过去了,李某被闫旭彤的真诚热情感动,也为她耐心细致的说理折服。离开前,她深情地向闫旭彤鞠了一躬,说:“闫姐,经历了这么多人和事,我只信任您一个人,跟您说说话我心里豁亮多了,您是我见过最负责任也是最为群众着想的检察官。”

2014年,闫旭彤调任民行处任处长,经过调研,很快形成了“以办案为中心、以制度为抓手、以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和调研、宣传为重点”的民行工作思路。特别是针对比较突出和棘手的冯某某、闫某某等一批缠访老户案结事不了的问题,她不推脱,不回避,逐一分析,主动约见,充分释法,让一块块坚冰逐渐消融。2016年新年伊始,83岁的郝某某突然滞留二分院控申大厅,绝食绝水,要求检察院支持其申诉请求。闫旭彤第一时间赶到,认真倾听老人的诉求,用最朴实的语言解释法律适用,不厌其烦地回答老人的问题,用事实分析案件的客观情况,用法律衡量老人的具体诉求,帮助老人自觉认识到依法维权的底线和边界,以合法方式获得合理补偿。当闫旭彤亲手为老人系好扣错的衣扣,又端来了热粥和鸡蛋,倔强的老人留下了感动的泪水。最终,在她的努力下,这起长达十年久拖不决的医疗纠纷案得以和解。白发苍苍的老人亲自上门致谢,握着闫旭彤的手久久不愿放下。事后被问及如何说服一位缠访十年、以死相拼的老人,闫旭彤沉吟道:“我也有一位年近八十的老父亲,将心比心,我怎么能看着这把年纪的老人绝食、绝水,还绝望?”正是凭着一种发自内心的为民情怀,闫旭彤在民行工作岗位上进一步展示出她刚柔并济的一面,她说这也是她心目中法律应有的样子——打击犯罪决不手软,保护人民赤诚拳拳。
舍家为业勤钻研 忠诚担当在路上
日月穿梭,青春飞逝,转眼间一个风华正茂的青涩书记员已经变成了鬓染青霜的成熟检察官。自从走上工作岗位,她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的角色就几乎全被“检察官”这个角色覆盖了。舍小家为大业,对所有像她一样的检察官来说,根本不是口号,而是现实。28年的时间里,她用来陪伴家人的时间几乎少得可怜。她常常为自己在家庭中的失职感到自责,但作为一名检察干部,她却是无比称职的。

作为支部书记,闫旭彤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严格履行一岗双责,以党建促队建。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多元化党性教育的方式:把从市委党校学习的成果制作成微课程,在二分院微信平台上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家谈”的第一讲播出;率先在二分院建立“常态化”谈心机制,在干部思想发生波动时第一时间与他们促膝谈心,及时进行思想交流;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送法进社区、送法到基层,真正做到“谁执法谁普法”。针对民行检察工作直面纷繁复杂社会矛盾的特点,闫旭彤将民行党支部全心打造成服务型党组织,在全市率先执行接待群众“三个三”工作机制,提出民行案件审查“四个到位”工作要求,建立案件四级跟踪机制和四级接访制度。在2014年底进行了我市民行案件“公开听证”的首次尝试,并在多次实践和总结的基础上制订了《民行案件公开听证暂行规定》。

在她的影响和带领下,民行部门干警爱岗敬业、奋发有为,涌现出“全国民事行政检察业务能手”、天津市检察机关“民事行政检察业务标兵”等多名先进人物。民行处先后被评为“全市青年文明号”“全市三八红旗集体”,屡获殊荣。
二十八年的检察岁月匆匆逝去,带走了闫旭彤的青春,却带不走她对检察事业历久弥坚的热爱。她说:“胸前这一抹鲜红的检徽,承载的是沉甸甸的责任,只要这颗心在跳动,检徽就永远闪光!”她以自己对检察事业的忠诚和对人民群众的赤诚,不断续写着她的侠骨柔情,像一道绚丽的彩虹,越是风雨后,越是贯长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