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姓刘,名字就是宪法的宪,我今天的梦想就是赢得4000元登顶金,为童店小学法治书吧而战!”8月25日,江苏如东县“与法有约”家庭梦想基金赢取大赛、首届“我与宪法有个约会”决赛在该县实验小学拉开帷幕。第八组守法童心队队员刘宪信心满满地说,他准备用这4000元启动学校法治书吧建设。
在此次“与法有约”大赛中,共有3个家庭赢得登顶金,3个家庭赢得冲刺金,2个家庭赢得基础金。当天,现场的参赛家庭亲友团近千人,微信直播围观网友1.03万人,其中有2000多名网友对活动进行了点评。省司法厅法宣处副处长宋春辉,南通市司法局副局长祁建中,如东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小军等参加了现场活动。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更加富有活力。此次活动是我们进行的一次尝试,也是为‘七五’普法积累经验。”如东县法宣办主任、司法局长许亚军对记者说。
立足家庭,构建全民学法“微细胞”
“普法与娱乐融合,学法与圆梦结合,竞技与刺激并存,这次大赛的创意和形式都比较新颖。”在活动现场,南通市司法局副局长祁建中给出了如是评价。
家庭是社会细胞,家庭法治意识的提升是推动实现法治社会的前提。如东县司法局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借鉴中央电视台“幸福账单”的形式,以家庭为单位,谋划开展“与法有约”家庭梦想基金大赛及首届“我与宪法有个约会”家庭学法大赛,主题定为“幸福梦想,与法同行。”
参赛家庭通过参与答题赢取法治梦想基金,每个参赛家庭最多可答三轮题,根据题目难易程度,预先设定1000元、2000元、4000元三个等级的答题金,答题正确者即可获取相应等级的梦想基金,但奖金不可累积。在答题前,每一个参赛家庭还在现场进行才艺表演,有法治书法展示,有宪法诗歌朗诵,有《国家》歌曲演唱等,给观众们带来了欢声笑语。
创新形式,吸引社会各界“共添柴”
“我在网上看到了‘与法有约’家庭梦想基金赢取大赛的推送通知,于是在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南京财经大学法学专业的如东籍学生祁新豫对记者说。
此次家庭学法大赛自6月开始,即通过公开征集、单位推荐等多种方式进行。其中,公开征集主要通过微信、微博、网站等平台,推送大赛通知、活动内容等,单位推荐则深入基层镇区、机关部门、中小学校,开展专题宣传活动,并要求各单位至少推荐一个家庭参赛。同时通过向学生家长宣传,先后有近万名学生和社会人士报名参赛,经过层层筛选,共有200多个家庭进入预赛阶段,经过一番角逐选拔,最终有8个家庭进入了最好的决赛。
现场直播,激发观众网友“同参与”
“如东普法真是太棒了!”在当天的“如东普法”微信直播平台,网友“飞飞鱼”这样评论说。
为扩大家庭学法大赛的影响,如东县司法局还积极创新宣传方式,联合该县文广传媒中心,利用新媒体,对学法决赛进行微信直播。由于首次开展直播活动,如东县司法局先后组织相关人员到现场测试,并同时开设4个机位,以确保直播效果。
为了增强观众的参与度,他们还在决赛现场和直播过程中,增设观众互动环节。观众可通过参加互动,回答法律问题,赢取法治礼品,有效提升现场和直播的氛围。
他们还参照央视春晚的模式,发动观众抢微信红包,现场共发放1000个红包,切实提高观众参与的积极性。据统计,通过当天的电视直播和微信直播,以及后来的转播,先后有十余万人次群众观看和参与了家庭学法决赛,2635名网友在直播中点赞点评。
学习宪法,护航经济社会“大发展”
“通过参加此次家庭学法知识大赛,促使我系统地学习了宪法法律知识,对我以后的学习、生活将有很大的帮助。”栟茶镇茗海中学初二学生汪诗语高兴地说。
今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是我国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广泛深入学习、宣传宪法法律知识,大力推进“宪法进家庭”,如东县司法局创新举办“与法有约”家庭梦想基金赢取大赛、首届“我与宪法有个约会”家庭学法决赛,在全县范围内营造起了学习宪法、尊崇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浓厚氛围。(郑 弋 顾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