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同志,我的钱包掉在出租车上了,身份证什么的都在里面呢,快帮我找找啊!车牌号?这我可不记得……”炎炎烈日下,一名男子“闯”进贵州省赫章县城关派出所,满头大汗地向警察求助。
派出所民警热情地接待了该男子,安慰道:“不记得车牌也没事,只要记得上下车的地点,也能给你把钱包找回来。”
男子报了两个地名,将信将疑的语气,明显对民警的话缺乏信心。
在男子怀疑的目光中,民警不慌不忙地轻点鼠标、进入系统,根据其描述的路线,调取了事发路段的监控录像。
经过监控比对,民警成功找到了男子所乘坐的出租车并联系到司机,顺利将其丢失的钱包找回。
从接到报警信息到破案,整个过程仅花了1小时,可谓神速。
“这惊人的破案效率,得益于我们所‘天人合一’的防控网络。”城关派出所所长陈大伟一语揭开神速破案的谜底。
赫章县城关派出所辖区内有9个村、6个居委会及3个社区,6万余人,管辖地域广、单位多、事务杂,所里的几十名民警和辅警每天都忙得焦头烂额。
如何让有限的警力,发挥最大的作用,实现辖区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目标?经过近年来的不断探索,城关派出所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今年1月,我们成立了勤务指挥室,并依托监控指挥中心,24小时开展网上巡逻。”陈大伟介绍道。
陈大伟一边说话一边移动鼠标,一幅幅画面在大屏幕上闪过,仔细一看,这都是派出所辖区的各个社区、街道的监控画面。
“网上巡逻不仅弥补了派出所警力不足的短板,也显著提升了破案打击能力。”陈大伟说,通过视频监控,在派出所就能看到辖区内的实时情况,一旦发现警情,可立即通知相关警种赶赴现场处置。
勤务指挥室打通了监控值守和接处警警力、街面巡防力量同步运行的“任督二脉”,是派出所的“神经中枢”,而在它之外,还有无数的“神经元”在为辖区社会治安挥洒汗水。
“除了视频监控的‘天眼’,我们还有人民群众的‘肉眼’。”陈大伟笑道,辖区群众的安全,是由“天人合一”来守护的。
借助“互联网+”的发展机遇,城关派出所将警务服务延伸,联合辖区各企业、高校、经营户等建立了不同行业的微信群,使民警、协勤能实时掌握最新、最快、最全的警务信息。
陈大伟拿出手机,屏幕上,联动力量群、物业保安群、夜宵微信群等微信群一列排开,每个群都活跃无比。
通过在微信群上公开的互动,民警与群众成了“网友”,群众的肉眼也成了“天眼”的延伸,为民警盯住了监控看不见、看不清的各个角落。
警民互动微信群的作用可不止于此。当报警人说不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时,可通过定位,直接将自己所在的位置发到微信群,民警就能“按图索骥”,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处警。
据统计,今年以来,城关派出所已通过群众提供的5000多条信息,破获案件75起,救助服务群众500余次,消除安全隐患58处。城关镇刑事发案量同比下降了56%,破案率同比提升23%。
如今,在“天人合一”的守护下,城关镇社会治安情况明显好转,群众满意度、幸福感显著提高,大家都说,民警跟群众更亲近了,走在路上也更放心了!(多彩贵州网记者 罗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