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3个月,2300起矛盾纠纷化解在乡镇,这个市的法院是如何做到的?

2018-08-25 23:09  来源:河北法制网  责任编辑:黄海英
字号  分享至:

  据统计,今年5月到7月底,河北省廊坊全市基层法院66个乡(镇)法庭共诉前调解案件874件,转诉讼后又调解结案1426件。

  为何短短3个月时间,2300起矛盾纠纷不出乡镇就得到圆满化解?这是缘于河北省廊坊全市系统开展“创建无诉讼乡(镇)村(街)活动”的结果。

  进入新时代,人民法庭如何发挥作用服务乡村振兴?河北省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苑三国表示,要以开展“创建无诉讼乡(镇)村(街)活动”为抓手,深入推进“一乡一庭”建设,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综合性的基层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网络体系,让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在廊坊广大乡村落地生根。

  对此,今年4月,河北廊坊中院制定了《创建无诉讼乡(镇)、村(街)活动指导意见》、《创建无诉讼乡(镇)、村(街)活动考核办法》,在河北省廊坊全市法院探索开展了创建无诉讼乡(镇)、村(街)活动。

  创建活动推进“一乡一庭”建设更规范

  创建活动开展伊始,河北廊坊法院明确了增强化解社会矛盾能力、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不上交、辖区内诉讼案件明显减少或无、培育乡风家风民风等活动的四个目标导向,并落实了网上数据信息共享机制、矛盾纠纷隐患排查机制、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诉调对接机制、培训指导机制、情报信息沟通机制、保障机制、考评机制等八项工作机制,以更加规范推进“一乡一庭”建设。

  同时,河北省廊坊法院还明确两个考核指标,即本村(街)家庭成员之间、村(居)民之间或村(居)民与本村(街)集体经济组织之间无诉讼案件,或虽然有诉讼案件,但最终以调撤方式结案的,且考核得分在80分以上的村(街),可以申报“无诉讼村(街)”。本乡(镇)辖区内80%以上村(街)达到“无诉讼村(街)”标准,且考核得分在80分以上的乡(镇),可以申报“无诉讼乡(镇)”。

  创建活动开展后,迅速被河北省廊坊市委确定为全市重点改革任务。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华维,固安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黄万民,三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崔浩泉等,对创建活动高度重视,担任创建活动的组长,推动了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386个自然村中,达到无诉讼、无涉诉信访、未发生治安案件标准的村街已有39个。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通过乡镇法庭诉前调解案件后,5个中心法庭新收诉讼案件871件,同比下降8%;辖区300个自然村中,达到无诉标准的村街已有31个,创建活动呈现出“形稳”“质优”“势好”的局面。

  创建活动推进“一乡一庭”建设更联动

  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河北省廊坊市基层法院共调整66个乡(镇)法庭庭长,选配268名有经验的人民陪审员、87名书记员,引入1227名人民调解员,明确2158名包村法官,统一协调沟通联络各方力量。

  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黄某和卢某、卢某某系前后邻居,2017年黄某翻建自家房屋,要将院墙建在卢某、卢某某的后房山上,引起二人不满,进行阻挠,致使黄某长时间无法建房,三家为此多次发生冲突。

  该村调解联络员获悉这一情况后,立即将情况反映到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工业区法庭,驻庭人民陪审员随即启动工作预案,将案情登记在台账上,并利用电脑输入到“一乡一庭”的工作平台,该案正式纳入法庭调解视线。

  包村法官、驻庭人民陪审员介入案件后,随即组织三方当事人进行现场勘查,利用自身处理基层矛盾纠纷的经验,联动村街调解联络员,向三方当事人讲法律说乡情。经过多番努力,当事三方最终接受了调解方案,曾经反目的手终于又握在了一起。

  创建活动推进“一乡一庭”建设更智能

  在创建活动中,无论是无诉讼乡村信息的录入,还是“一乡一庭”系统数据的录入,都是以信息化方式完成。

  法庭在每个下辖村确定2名人民调解员,由法庭负责人与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人民调解员建立通讯录及微信群。每个法庭和村委会的桌牌上都有扫描微信群的二维码,辖区群众扫一扫二维码就可进群解决纠纷。部分法庭还与移动公司协商,租赁了建设云视讯平台系统,该系统支持高清客户端、手机等终端接入,可以点对点及单点对多点视频会议模式解决纠纷。

  在处理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尚各庄村一饲养动物咬伤人的纠纷中,法庭第一时间通过微信群与村支部书记、乡镇副镇长取得联系,通过云视讯平台系统与当事人进行全面沟通后,发现此案件表面上看似侵权类纠纷,实则该纠纷的根源在于双方多年来都主张一块空地使用小摩擦不断。对此,法庭法官利用云视讯平台系统,与村支部书记、副镇长一起释法说理,进行调解,最终消除了双方存在的误区,关系和好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