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创新,是信息化和基层警务间的唯一桥梁

2018-08-23 14:55  来源:天津政法报  责任编辑:濮阳艺婧
字号  分享至:

  繁华的闹市区,盗窃案发,监控点位时时记录案发现场,为民警提供破案线索并快速破案;人流涌动的繁华金街上,一旦人流密度超出警戒值,一个名为“治安热点地区人流监测系统”的智慧警务系统便会发出预警,引导民警及时疏导人群……曾经,许多影视大片中才能看到的场景,如今在天津公安和平分局辖区内成为了现实。而在这些“智慧警务”系统的研发,以及其为辖区安全大显身手的背后,总有一个人的身影,他就是盛利强。

  图为盛利强

  一条条网络数据、一篇篇电子日志、一道道案情分析研判信息,对公安和平分局情报技术支队一大队教导员盛利强来说,他工作在一条虚拟战线上,海量数据如电光火石般高速运转,驰骋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透过一片数字的蓝海,他成为公安和平分局信息化警务科技创新的带头人,多年来,他主持设计的信息化服务公安实战系统,曾多次获得省部级、局级警务科技创新奖项。

  他自学成才,与电脑结缘完成“角色”转换

  性格沉稳,思路清晰,初见盛利强的人都会感受到他那股敏锐和踏实的气质,而这和普通人理解的IT“技术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今年41岁的他1996年从事公安工作,虽然不是计算机专业出身,但他属于公安队伍中“触网”比较早的人。最初,盛利强在和平分局巡特警指挥调度室负责警务调度工作,由于当时巡控中有大量警情信息需要分析整理,2000年,上级为他所在的部门配备了一台电脑。虽只是台老式的兼容机,运行速度和如今的电脑不可同日而语,但对于盛利强来说却如获至宝,被计算机应用功能可以无限拓展的特点深深吸引,也就是在那时他便与电脑结下不解之缘,没日没夜的泡在电脑跟前自学电脑知识。很快,他运用数据统计的方法,编写了一个预测警情时段的小程序,运行起来效果极佳,得到了领导和同行的赞许,这让盛利强大受鼓舞,而他从一名巡控民警转行“网络尖兵”也离不开这次经历。

  就这样,盛利强在计算机方面的天赋和创新意识被激发出来,为补齐理论知识短板,从2003年开始,他在工作之余,利用10多年的时间,对法学以及计算机知识进行系统学习,并先后拿下了法学专业大专、大本和研究生以及计算机专业的本科学历。他的创新能力,在公安警务机制改革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在此期间他先后参与了分局6个改革前沿部门的创建工作。

  二十二年来在许多部门的工作经历,让盛利强成为分局的“全才”,对于各个警种特别是基层警务工作需求都有着较深地了解,加之涉足计算机领域开阔了他的视野,使他对于警务应用技术创新有着独到地认识。多年来,盛利强设计研发的“民警执法业绩档案系统”“可移动磁盘管理系统”“信息共享应用平台”等先后获得省部级、局级科技创新大奖。“虽然计算机程序设计看起来是一项枯燥的工作,但就像每一个案件细节都各有不同一样,每一个系统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各有不同,当你通过思索解决了它,心中有的是破案一样的成就感。”当问及研发工作的心得时,盛利强总是滔滔不绝。

  宁可自己多费力,也要让基层部门工作更省力

  作为全国警务改革的试点单位,2016年,公安和平分局以信息数据“大整合、全采集、高共享、深应用”为抓手,计划打造合成作战模式下的警务信息研判系统,这个重任也自然而然落在了盛利强和他率领的警务应用技术创新团队身上。

  图为盛利强(中)

  如何让“合成作战平台”实现快速反应、高效运转?如何让案件得到技术支持的审批流程更为规范化?如何做到精准研判?由于没有前人的经验,那时,他和研发团队只能一点点摸索。技术研发工作是一个逻辑性很强的工作,是对人精力、脑力的极大考验,在“合成作战平台”攻关的四个月里,盛利强全身心投入,苦思冥想中的他会一夜夜不眠不休地在电脑前工作,那副执着、苛求程序上完美样子完全就是一个“技术控”。“从0到1,从无到有是一件很难的事”,这是盛利强多年来从事技术研发最深地感受,而每每遇到技术难题时,他都会暗暗地对自己说不能放弃,“虽然现在我自己多费力,但是这工作会给很多人工作上省力,所以付出都是值得的。”

  四个月时间,盛利强和他的创新团队终于攻下“合成作战平台”,它把海量信息汇聚成到综合研判平台上,最大限度实现警务信息共享。自2016年上线以来,这个系统为2900余起案件的破获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大大提高了案件侦破效率。如今,“合成作战平台”成为公安和平分局当之无愧的办案“利器”。而“合成作战平台”全面上线后,在基层更是反响强烈,不仅大幅度提高了破案效率,更多的是完全转变了所有人的工作模式,“从前,基层部门若需技术支持,需要层层审批,有一种到处求人的感觉,如今,通过网络快速审批之后,技术部门对基层的需求进行处理并将结果反馈回来,而基层部门还可以在平台上为技术部门的服务打分,不仅加强了基层和技术部门的沟通,更激发了技术部门工作的积极性。” 盛利强说,“合成作战平台”地诞生既是技术创新,更带动了警务人员工作模式和思维的双重转变,这一切开启了信息化警务的新时代。

  创新无止境,团队合作攻关克难

  盛利强率领的警务应用技术创新团队工作的地方是一个不大的办公间,有别于公安部门标准办公间深蓝色的背景,进入办公间,映入眼帘的尽是让人感到轻松的绿色。盛利强说,他喜欢绿色,虽然极少有时间休息,但是只要能闲下来,他就喜欢摆弄摆弄花草,看着这些充满生机的绿色生命,能让他重新认识自己工作的意义——时刻为警务工作注入创新的活力。

  新办公区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为创新者胜。”这几句话写在团队工作室的墙上,时刻鞭策着这里的每一个人创新对于信息化警务的重要意义,也让他们思维的永不止步。“合成作战平台”上线一年之后,2017年6月,团队又对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盛利强又牵头开发了“多发性侵财预测模块”“治安热点地区人流监测系统”“智能巡防控系统”等六个警务研判模块,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减轻辖区内的治安风险和隐患。

  在这之中,“治安热点地区人流监测系统”的研发过程特别令盛利强记忆犹新。这个系统旨在有效避免大规模人员聚集带来的安全隐患,近年来,将视频侦测技术用于类似和平区繁华商业街这样的复杂路段,高密度人流,特别是夜间灯光照明度较低等环境下尚无先例。缺乏历史数据积累、无成功经验借鉴、普通人流统计数据模型无法照搬使用等问题都是摆在盛利强和研发团队面前的研发障碍。

  盛利强是一个执着的人,虽然困难重重,但他骨子里却总有着志在必得的劲头。他大脑已经习惯了和电脑一样高速运转,为了让系统得到精确的基础数据,他和研发团队必须对和平区繁华路段逐街、逐段进行精确测量。他记得,研发团队勘测道路的时间正值深秋,为了避免干扰,勘测的时间选择在深夜;而了让数据准确无误,一次勘测往往要在一条路中走上好几个来回,连续奋战三四个小时,勘测结束时已是凌晨三四点钟,此刻,夜风吹来,不禁让人直打寒战。盛利强回忆:“一次彻夜勘测归来,整个人被风吹的感冒了,不过,但当我再次专注于勘测时,看到队员们都很认真的测量、记录,他们的工作热情真是深深感染了我,让我竟然感觉不到因生病带来的疲惫和寒冷,”就这样,在研发的三个多月时间里,盛利强和团队成员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最终提前完成系统测试并在2017年底如期投入使用,并在试运行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对于自己的技术研发成果,盛利强评价:“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就是一座桥,把信息化技术和基层警务连接在一起,看到基层民警因此获益,分局整体的工作效率因此提高,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说到此处,盛利强笑了,他那发自内心的笑容里,饱含着他对公安警务信息化建设创新一贯以来的执着、热情与坚定。

上海“杀妻藏尸案”一审宣判:被告被判死刑

法院认为,此案社会危害极大,罪行极其严重,故依法对朱不予从轻处罚。

广东一"村霸"获刑12年 碾压死一只鸡索赔180万元

广东省陆丰市法院依法对被告人涉嫌寻衅滋事、故意伤害、妨害公务、非法持有枪支、弹药一案进行公开宣判。

穿越大半个中国来抓你?三问鸿茅药酒事件

警方跨省抓捕是否涉嫌滥用权力?鸿茅药酒“违法广告”为何屡禁不止?

听说军训又要开始了,请各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