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公安厅制证中心style|每年制作身份证30余万张,服务群众1万2千多次
“下巴再高一点,笑一笑。”区公安厅治安总队居民身份证制作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区公安厅制证中心”)民警杨丹对正在拍摄身份证照片的顿珠加措和蔼地说。
8月8日,区公安厅制证中心来了290位小朋友,他们都来自自治区儿童福利院。手上端着由中心辅警们为孩子们购买的甜茶和饼子,孩子们有说有笑地坐在中心等着拍照,迎来他们人生中的第一张身份证。
9岁的多吉江才一脸稚气地对记者说:“我可喜欢这里的警察叔叔、阿姨了,他们笑眯眯地给我们照相,好亲切啊。”
区公安厅制证中心主任次丹旺钦,这位在中心工作20多年,40岁出头的警官,看起来比同龄人多了许多和气,他告诉记者,这次集中给自治区儿童福利院小朋友办理身份证,孩子们能统一拿到身份证,办证更准确、效率更高。
集中给自治区儿童福利院小朋友们办理身份证,只是区公安厅制证中心日常最平凡的一项工作。可是,他们的细心周到让自治区儿童福利院的老师们既放心又感激。
区公安厅制证中心承担着全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公安现役部队身份证的查询和制证等工作,是我区公安机关深化“放管服”改革中,任务较为繁重的部门之一。
这里,每年要按时完成30余万张第二代身份证的制作,接听查询电话1万余次,接待咨询群众2500余人次,处理问题数据7万余条,处理照片30余万张……
这里,民(辅)警通过传帮带、向内地工程师学习等方式自学,努力提高业务能力,主动学习办证各个程序的应用操作,实现了工作相互交叉…
这里,对老弱病残及弱势群体主动上门走访,变“被动等群众办事”为主动上门服务,上门采集人像信息,制证后送证上门……
这里,每年1月—6月会主动联系教育部门,为参加高、中考的考生开通绿色通道,通过约定时间、固定窗口、专人负责等方式开展工作,向社会公布非工作时间急事急办预约电话,确保参加高、中考的考生顺利参加考试。据统计,每年公安厅制证中心要为参加高、中考的考生制证3万余张……
这里,一套设备运转了16年,一旦出现问题,由于维修成本高,费时费力,会极大地影响制证工作,为节省人力财力,节约维修时间,民(辅)警们二话不说,拿起螺丝刀、扳手等工具,一面咨询内地工程师,一面自己摸索着维修。设备修好了,民(辅)警们脸上都是油渍、衣服上都是尘土,擦擦脸、拍拍土,继续工作,不论男女……
这里,制证工作的接收信息、处理数据、分拣数证、打印数据、错误反馈、打包证件等总共11项工作程序,不仅枯燥乏味,而且制证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刺鼻气味等影响着民(辅)警的健康。
可是,区公安厅制证中心连续13年“零失误”。为了第一时间向群众提供周到的服务,区公安厅制证中心推行了“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急事急办制”等制度。对于符合急事急办条件的,区公安厅制证中心加班加点,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制证;对于手续齐全、符合规定的申办证件,当场受理,明确期限一次办结。
在次丹旺钦的记忆中,各种身份证办理的效率是越来越快。早些年,由于交通不便,有的偏远地区要等当地公安局到拉萨办事时,才能顺便把办证申请人办理的证件带过来再带回去,等送到办证申请人手上少说也得几个月时间;现在,物流快递业发展起来,制好的证件第一时间打包、分发、邮寄到各县公安局,从证件受理到拿到证件只需要20个工作日,这样的办证效率在全国来说也算很快了。
在区公安厅制证中心,记者看到7月14日在日喀则岗多派出所申请办理的身份证,7月17日就已经从中心寄出,仅仅3个工作日。可即便如此,遇到特殊情况,比如证件申请人着急买房贷款、进出西藏、看病就诊的情况,(下转第二版)申请人虽能第一时间领到临时身份证,但由于个别单位或个别工作人员对“临时身份证与长期身份证具有同样法律效力”的规定不了解、不执行,即使第一时间领到证件也无济于事。
这时,区公安厅制证中心又为赶制一张证件忙碌了起来。“把每一位办证申请人热情地迎进来,高兴地送出去,以心贴心的服务解决群众的困难与问题,是区公安厅制证中心不变的工作理念。”次丹旺钦说。
不管工作多忙多累,群众的方便、办证的快捷,是区公安厅制证中心每一位民(辅)警的责任和追求,更是加在他们身上不小的压力。早上班、晚下班,数不清的白天夜晚,身穿防辐射服的他们不知疲惫、不计付出地赶制了多少证件,连他们自己都说不清楚……唯有一张张及时制好的证件送到群众手中,悄无声息地,却又无比清晰地勾勒出他们那片为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
在我区公安机关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进程中,区公安厅制证中心正继续加快着服务的脚步。目前,中心正在申请开通微信公众号,今后在上面直接输入受理的相关信息便可轻松查询证件受理情况、办理状态,待域名确定后微信公众号将正式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