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在海南东方,有这么一位“钢铁警察”……
入警14年,做刑警13年,从一名普通刑警到海南东方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破获了一起又一起大案要案,获得海南省十佳刑警、个人三等功、“带情能手”等多项荣誉,他就是人称“钢铁警察”的杨伟俊。
8月15日,记者在东方市公安局见到了杨伟俊。在采访的过程中,杨伟俊掀开了左侧衣领,一条10多公分长的疤痕清晰可见,这是他几年前抓捕罪犯时留下的伤痕,当时医院诊断为左锁骨粉碎性骨折,据其介绍,他先后进行了3次手术,直到2015年才拆去钢板,如今的伤口位置还是时而发痒。
工作中的杨伟俊记者董林摄
2011年,杨伟俊受命缉捕一抢劫逃犯陈某。当杨伟俊和同事包围陈某准备实施抓捕时,谁想陈某突然发动摩托车逃窜。为了阻止陈某逃脱,也为了对陈某形成合围之势的战友不受到伤害,杨伟俊不顾个人安危,果断驾驶摩托车加速撞向陈某驾乘的摩托车。只听见“砰”的一声响,两辆摩托车同时倒地,杨伟俊与犯罪嫌疑人陈某都摔倒在地,他又立即从地上爬起来,死死抓住陈某并将其制服。将犯罪嫌疑人戴上手铐后,杨伟俊才感到自己左手臂钻心的疼痛,鲜血直流。到了医院,杨伟俊没有顾及自己的伤情,直到他把准备抓捕的另外一个团伙情况介绍清楚,把手头上的工作安排妥当,他才安心进入手术室。经诊断,杨伟俊锁骨粉碎性骨折,经4个多小时的手术,他的左锁骨被钉了一块钢板。手术康复后,杨伟俊带着“钢板”继续奋战在打击犯罪一线,“钢铁警察”的称号就这样悄然传开了。
杨伟俊对发生警情及时做好笔记并录入电脑 记者董林摄
“轻伤不下火线。杨队总是冲在抓捕最前线。”同事回忆,2012年,在侦办系列贩毒案时,锁骨做完手术的杨伟俊主动请战,带领抓捕小组冲在第一线。面对凶残的毒贩,杨伟俊沉着冷静、勇敢应对,择机进行抓捕,在与毒贩进行搏斗时,他的鞋子掉了,衣服磨破了,身上多处擦伤。但他仍用尽全身力气将毒贩扑倒在地,最终将其彻底制服,当场缴获毒品10多克。
还有一次,在参与抓捕系列盗窃汽车案犯罪嫌疑人罗某过程中,遭到该罗某极力反抗,杨伟俊第一个冲上去,和其扭打在一起,将其按倒在地。罗某倒地时将杨伟俊的右手重重地压在了身下,并趁机掏出刀片划伤杨伟俊的手臂,为防止罗某伤及战友,他强忍疼痛,死死抓住罗某双手不放。待战友们给罗某戴上手铐后,杨伟俊的右手已有些变形,脸色蜡黄,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直往下流,但他始终没喊一声疼。抓获犯罪嫌疑人后,杨伟俊只是做了简单的包扎,又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去。
抓浦犯罪嫌疑人指认现场
“杨队身材魁梧,大眼睛,皮肤黝黑,身手敏捷,破案神速,犯罪份子见了他都非常胆寒。”同事跟记者说,杨队是犯罪嫌疑人眼中的“致命克星”,是群众心里的铁面钟馗。
杨伟俊从警14年来亲手抓获的犯罪嫌疑人多达300余名,特别是2011年清网行动中逃犯全部抓获。
杨伟俊不仅对大要案件高度重视,还紧紧抓住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盗抢骗等多发性侵财案件不放松,为东方百姓的安居乐业筑起一道坚强的“安全屏障”。近五年来,杨伟俊共破获“盗抢骗”等各类侵财案件400余起,打掉侵财犯罪团伙20余个,破获团伙200余起,累计追回被盗汽车20余辆,被盗两轮机动车100余辆,被盗手机70余部,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
成功解救被拐儿童
为了刑侦事业劳碌奔波,杨伟俊从未叫苦喊累,当记者问起家人的情况时,因为长期工作在一线,有时又会被抽调去专案组破案,很少回家照顾家人,连最小的儿子都对他产生陌生和惧怕心里,反而怕他回家。因侦办专案就连母亲出车祸手摔断都是叫朋友帮忙去照顾,说到此时,这让杨伟俊深感对家庭的愧疚,眼中也流露出几多伤感。平静了下心情他继续说道,这么多年来,感谢局领导信任和战友们对自己工作的支持,有了他们的协同作战,才保得了一方平安和取得的业绩。也想对家人说声抱歉,多年来没有对家庭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感谢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自从警以来,杨伟俊已收到群众发来感谢信10余封,锦旗50余面。他面对各种荣誉不骄不躁,当有新的警情时,他又和战友们精心研判,继续奋战在一线。(董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