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改革开放四十年,丨从黑白胶卷到天网 湖南武陵公安走进“互联网+”

2018-08-15 11:56  来源:红网  责任编辑:王淑静
字号  分享至:

  从三轮摩托到小汽车,从记事本到互联网+,从黑白胶卷相机到天网“黑科技”,40年时光流转,湖南省常德市公安局武陵分局传承着象征忠诚与使命的接力棒,在变与不变中,演绎一路芳华,诠释为民赤心。


   武陵公安分局老办公大楼。


   武陵公安分局新办公大楼。

  1949年,常德市公安局成立,1988年常德撤市建区后,改为常德市武陵区公安局,2008年更名为常德市公安局武陵分局。改名称后,辖区总面积270平方公里,下辖11个街道办事处、3个乡镇。

  作为城区公安局,武陵公安在寸土寸金的步行街“蜗居”了半个世纪,从木板房熬到了小砖房。2011年冬,终于结束“蜗居史”,迁入独立大楼,依托这座集现代化指挥通讯、城市电子监控、刑事科学技术、公安信息网络、警务后勤保障为一体的高科技多功能建筑,开启新征程。


   1972年的一起诈骗案,用黑白胶卷相机照的物证。


   2003年的一起案件,民警用磁性粉末采集指纹。


   武陵公安分局情报指挥中心。

  据《常德市公安志》统计,1978年,刑事案件一年发案数为279件。到去年,已翻了好几番,达到6000多件。“当年破案,一个手电筒,一台胶卷相机,一个勘察箱,就是全套装备。”武陵公安分局刑事科学技术室主任余鑫回忆。

  随后,余鑫带记者来到法医物证室,288个物证箱,拂去历史尘埃,40年的破案记忆一帧帧袭来。“这是1972年的一起诈骗案,当时用黑白胶卷相机照的物证,照片都要自己在暗房洗。”打开一个个纸袋,余鑫的话匣子也打开了。“这是2003年,市城区一家银行的副行长在车内被杀害,当时用磁性粉末采集指纹,都是比较老的手段。”

  科技发展,互联网+、大数据让破案如虎添翼。在武陵公安分局情报指挥中心,一块大屏幕,2000多个摄像头,犯罪分子无所遁形。“现在街面犯罪越来越少,只要被摄像头拍到,必有被抓到的一天。”武陵公安分局情报指挥中心主任吴清平自信地说。“还有车牌抓拍、人脸识别功能,只要网上追逃的人出现在摄像头里,这个系统就会报警。”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民警(左)外出检查。


   武陵公安早期警车发放仪式。


   现在,民警外出巡逻配齐装备。

  改革开放初期,民警大多走路去办案,条件好一点才配一辆自行车。“那时候犯罪分子骑着摩托跑,民警却要踩着自行车追,真让人哭笑不得。”府坪派出所所长石骋告诉记者。后来,办案车辆从脚蹬的自行车升级换代为摩托车。“尤其是侧三轮摩托,骑在大街上感觉很威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警车进入四轮时代,能自由驰骋在各种路况,为公安事业立下汗马功劳。

  除了警车,单警装备也由“青铜”升到了“王者”。“以前巡逻,除了警服,没啥别的保护装备,有时候遇到了犯罪分子,全靠肉搏,受伤是经常的事。”石骋回忆。现在,手铐、甩棍、防刺手套、急救包、防弹衣、防暴头盔、执法记录仪等一应俱全,“安全系数越来越高,执法越来越规范,对警民都是保障。”石骋表示。


   市民体验“只跑一次”。


   武陵公安分局人口与出入境接待大厅的办证流程图。

  改革开放春风吹来,出入境人员陡然增多,出入境管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1999年,武陵公安分局组建出入境管理科,负责境外国外来武陵区人员的管理和武陵区公民因公因私出境出国申请的受理和初步审核,以及涉外事件与案件的查处。

  “当年办理护照和港澳通行证,需要准备厚厚的资料,境外邀请函,资金担保,单位意见等等。”市民黄女士是较早一批尝鲜“出境游”的人,那时候的手续繁琐,可费了不少功夫。今年,当她带着女儿来办护照的时候,“只跑一次”政策实行,只需简单的一张申请表,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及往来台湾通行证就可轻松拥有。“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黄女士感叹。

  警察工作靠吼、治安巡逻靠走、起草文件靠手的公安时代已落幕,上天、入地、下海、互联网+、大数据、黑科技的公安时代已开启,但忠诚、敬业、不忘初心、为人民服务永恒。(郑江晖 金婷 左强  徐灏)


最新消息!失联辅警在大家洼找到?全城祈福!

让我们共同祈祷,人民卫士平安归来!

广东一"村霸"获刑12年 碾压死一只鸡索赔180万元

广东省陆丰市法院依法对被告人涉嫌寻衅滋事、故意伤害、妨害公务、非法持有枪支、弹药一案进行公开宣判。

穿越大半个中国来抓你?三问鸿茅药酒事件

警方跨省抓捕是否涉嫌滥用权力?鸿茅药酒“违法广告”为何屡禁不止?

可可西里无人区不平静

只有雪山,只有布满沙砾的土地,在阳光下反射着莹莹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