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法医“秦明”湖北版:让死者“开口”,寻求真相

2018-08-07 09:36  来源:建始公安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张昆
字号  分享至:

  原标题:【最美警察候选人】鲁云胜:为求真相,让死者“开口”!        

                                                        恩施最美警察

鲁云胜

 现场勘查时

他细致入微 善于发现蛛丝马迹

用物证“说话”

尸体检验时

他尊重生命 善于破解生命密码

让死者“开口”

    他,就是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公安司法鉴定中心主任、法医师鲁云胜。

  01、抽丝剥茧让证据“说话”

  “真相就藏在案发现场中,只有‘读懂’现场,才能提取关键物证,用证据‘说话’,为死者提供无声辩词。”每逢重大刑事案件,从事法医工作的鲁云胜总是第一时间进入案件现场,耐心细致地找寻蛛丝马迹,用蕴藏着真相的物证协助战友锁定元凶。

  在许多重大疑难案件侦破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建始县公安局连续6年命案全破作出积极贡献。

  1、参与案件现场勘察

  800余次

  2、侦办命案

  20余起

  3、完成法医学检验鉴定

  1000余件

  4、协助处置非正常死亡

  300余起

  2015年12月

  建始县官店镇发生一起入室凶杀案。

  伤者疑似被人用铁锤重击头部后,倒在血泊中神志不清,后经抢救无效死亡。案发后,鲁云胜带领队友迅速勘查现场,因现场提取的铁锤沾满血迹,无法获取有价值的痕迹物证,专案组围绕死者社会关系摸排数日,也未发现有效线索,侦查工作一度陷入困境。

  “嫌疑人究竟是怎样进出房间的?”

  带着疑问,鲁云胜对现场进行复勘,一个细节引起他的警觉。在受害人家卧室内,他发现通往室外的卧室门虽处于紧闭状态,但按常理本应插牢的插栓并未插好,结合外围勘查情况,他大胆推翻关于嫌疑人出入口相同的判断,推测嫌疑人作案后是从卧室门逃离现场的,并立即提取插栓送上级公安机关鉴定,成功检测到嫌疑人脱落在插栓上的生物物证。专案组借此缩小摸排范围,最终将真凶绳之以法。

  02、尸体检验还亡灵尊严

  “活人可能撒谎,但尸体不会。”

  与尸体和死人打交道,在普通人看来难以接受。但尸体检验是确定死因、分析死亡性质,为侦查和审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的重要一步。

  为了完成一次尸体检验任务,鲁云胜和同事们需着工作服、戴口罩,以防被病菌感染,但有时为判明死因,必须摘下口罩闻气味。夏季高温天气时,面对快速腐烂的遗体,他们需要强忍一切不适,彻底忘掉自我,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

  2016年11月

  建始县发生一起命案。

  高某因琐事与其奶奶卢某在其居住的二楼卧室内发生拉扯,拉扯导致卢某从二楼坠下摔伤。高某的母亲侯某赶到现场后,用吹火筒击打卢某头部致其死亡,并将死亡现场伪造成摔死现场。

  鲁云胜在对死者进行验尸时,死者尸体已经被埋了14天。尸体高度腐败、散发恶臭。他开棺验尸,在现场对尸体进行进行颅腔、腹腔、胸腔的三腔全面解剖。经过对死者生前伤进行鉴定,确定了死者系他杀。最终,案件的真相水落石出,还死者公平和尊严。

  3、刑侦一线为责任站岗

  警情就是命令。哪里有命案,哪里有非正常死亡事件,鲁云胜和战友们的身影就会出现在哪里,无论白天黑夜或雨雪风霜,无论城区街道还是深山丛林。

  刑警本色,风雨无阻。

  在鲁云胜的带领下,刑侦大队技术中队365天在岗,24小时备勤,忠于职守、无怨无悔。

  2017年10月,鲁云胜本可以公休,因有突发事件,他放弃休息,带队成功处置7起非正常死亡事件,完成10起交通事故现场勘查和尸体检验鉴定,为亡人交通事故的及时处理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参与16起案件的现场勘查工作,完成13起检验鉴定工作。

  2013年以来

  刑事技术先进个人

  先后3次被恩施州公安局评为“刑事技术先进个人”

  全省刑事技术先进个人

  湖北省公安厅表彰为“全省刑事技术先进个人”

  个人三等功

  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

  湖北百佳刑警

  2018年,他光荣当选首届“湖北百佳刑警”。

  如今的鲁云胜,早已练就高超的技术、丰富的知识和刑警的胆识,成长为全县公安机关刑侦战线的业务骨干,是名符其实的“刑侦尖兵”。2017年,他主持编写了建始县公安司法鉴定中心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等关键资料,使司法鉴定中心的机构运行日益规范,当年成功通过省级实验室资质认定,极大地提高了全县公安机关刑事技术水平。因为擅长从现场细微之处发现线索、侦破密案,他被同事们赞为“法医神探”。(文曾志强)